全球貿易

含有「全球貿易」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海關於4月11日公布20項科技產品關稅豁免清單,涵蓋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等核心產品。政策溯及至4月5日,適用所有國家。中國出口美國稅率大幅降低,如智慧型手機從145%降至20%。受益企業包括京鼎、家登、帆宣、中砂、群聯、中磊等發行可轉債的廠商,以及蘋果、台積電等科技巨頭。
Thumbnail
台灣企業雖然避過了今年四月份漲電價的成本危機,但2025愚人節隔日,一場另類的世界大戰爆發,尚未完全從疫情後復甦的全球景氣,再度遭遇新黑天鵝的空襲,讓全世界各國政府陷入慌亂中,也讓不少倚賴貿易的經濟體瀕臨危機。「川普」這個在商言商的名字,勢必在地球歷史上留下了一筆難以抹滅的記載
Thumbnail
川普於2025年4月3日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台灣被課徵32%關稅,中國面臨累計54%高額關稅。半導體等獲豁免,但預計仍將使台灣GDP下降約1%。成衣製鞋、生活家居及運動用品業受影響最鉅,電子產品和汽車零組件次之。建議聚焦內需股票、低美國出口比重及巴西、菲律賓等生產基地公司,以降低關稅衝擊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4/03
就全世界都放棄美國市場,讓他們自己自足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謝謝分享~~
馬士基預計,2025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將增長7%。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回暖,特別是在亞洲和北美市場,集裝箱需求有望大幅上升。隨著供應鏈重建和消費需求回升,航運業將迎來新的增長契機。同時,馬士基也強調了可持續發展對航運業的推動作用。面對風險與挑戰,馬士基如何應對未來市場變化?
經濟議題向來是選民關注的焦點,在即將到來的2024美國總統大選中也不例外。針對稅制、通膨以及關稅等經濟議題,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各自提出迥異的政策主張。然而,已有2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連署支持賀錦麗,認為她更能為中低收入戶帶來希望。
Thumbnail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有關美國「脫鉤」中國不易,美國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雖然美國這幾年已減少了直接來自中國進口的商品,但是還是有些商品仍透過其他管道用不同的形式進入到了美國市場。
Thumbnail
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就會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Thumbnail
隨著歐洲船隊,貿易開始連結全世界,包含了食物、商品等等,每一天,我們都在重構人生與自我及與世界的關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