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弔唁性
含有「可弔唁性」共 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6/14
《戰爭的框架》閱讀筆記(四):危脆生命的社會性與從「生殖自由」切入的生命權討論
我們的居所、工作、食物、醫療照護與法律地位,它們都直接關聯到我們生命的存續與茁壯,而這些東西都全然關聯於社會。自生命的最初,這些作為條件的背景就直接關乎到嬰兒是否能存活下來,能否被預設將度過完整的一生--且相對的,如果她在生命過程中逝去,人們會感到悲傷、為其弔唁。
#
前圖紙
#
戰爭的框架
#
閱讀筆記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8
《戰爭的框架》閱讀筆記(二):未曾被視作活著,因此也不會死亡的生命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
前圖紙
#
戰爭的框架
#
閱讀筆記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0
《戰爭的框架》閱讀筆記(一):影像、感官與可被摧毀的(非)生命
透過「士兵報導者」(soldier-reporter),官方將一種符合他們立場的視覺與聽覺透過媒體輸送到我們的感官。我們自然地採取了侵略者(殖民者)的觀看視角,去將畫面中的人類看作是被瞄準(被鏡頭、也被槍械瞄準)的敵人、可摧毀的目標。
#
前圖紙
#
戰爭的框架
#
讀書會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