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法

含有「四依法」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 當宗教成為產業,誰還記得初心? 👉 點擊閱讀,揭開袈裟下的真相。✨
Thumbnail
Visualwind-avatar-img
2025/04/08
(據行政院估算,爆增中的全台立案/未立案宗教場所約有3萬多個,全台處處可見的超商卻僅約1萬多家,這也只是疫情前的數據而已,偉哉全台善男信女...) 當善良變成一種缺陷,被利用會否也是一種價值? 臣服,考驗,帶天命。人類反智三部曲。 凡是歌頌讚歎的不再是宗教本體的善意,而是教主個人代理神發表的意識,九成九九都是洗腦宗教。 最可怕的是遍佈民間的小神棍,舌燦蓮花:「倒霉是種天命、欠債是種考驗、捐款是來世福報…云云」,怎樣都說不過您呢? 宗教於現世並無常律判別管制,個人說法(說嘴)就變成惑眾的手段,別為了尋求身心靈平靜反成為有心人獲取利益的食糧。在法庭上為求勝訴不斷偷換概念與思考模式的人,至少還有法律裁決;而信仰這事,只有自己是法官,一味迎合seafood或師兄調整自己思考,結論就是他在裝神,妳在弄鬼,自欺欺人罷了。
彡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Visualwind 💡當良善成為可被利用的軟肋,信仰之純粹,便極易淪為交易與被操控的籌碼。 的確,如您所言,全台宗教據點之密集,早已遠超便利商店,若無制度規範與公眾思辨雙重淬煉,終將成為「遍地小神棍」的舞台。 🌀「倒霉是天命」、「捐款是福報」,正是有心人將苦難包裝成神意的話術陷阱—— 最可怕的,從不是異端邪說,而是披著神聖語言之誤導。 📿信仰,應回歸本心,安頓自性,不是被話術牽著走。 ——法律尚有裁決,信仰卻只能自省自裁。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的主宰, 辨是非、識真偽,不讓靈魂成為洗腦產業的原料。✨
最近某些心靈成長課程,變成斂財,情緒勒索的溫床,讓我想到,如果大家都能理解佛教的「四依止」,應該可以有相對理智的思想,可以避免被奇怪的課程斂財或情緒勒索。 #何為佛教的「四依止」? 在佛教中,在選擇各種不同的老師及教學方法與內容,釋迦牟尼佛留下了四個原則,就是: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義不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2/14
到底參加這個要幹嘛⋯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宇牛 大部份的狀況: 1、朋友揪我去,不去不好意思。 2、我人生有缺撼,想知道我那裏做的不好? 3、我這麼優秀,一定是仙人下凡,要找一個老師,讓我通靈,知道前世今生,重返天界。 4、最近好衰,可能有冤親債主阻礙,找一個老師指點迷津吧。
※ 當我們面對恐嚇時該如何做呢? 一、學習實踐孔子所教誨的[ 四科 ]生活智慧才藝。四科是什麼呢 ? 二、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情緒及想法。( 這是胡說八道嗎?) ※那我們又該如何讓這些恐嚇惡行遠離我們呢? 學因果智慧、學武術、學法律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禮記》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先賢就已經說出[做老師的標準],第一要做到先[傳授倫理道德]學問,教導做人處世的道理,其次才是[傳授知識],並且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提供解決問題的智慧。當然也要求老師要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典範榜樣。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