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

含有「宋仁宗」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學牆面,蒞事惟煩——尚書·周官 沒有學問的人,面對牆面也什麼都看不到。這樣的人面對事物,只會填煩增亂。
Thumbnail
電視劇「清平樂」雖以演繹宋仁宗趙禎一生為經緯,但劇終福康公主徽柔的悲劇,卻人令悵然不已,如鯁在喉,意難平。公主與曹評相互戀慕,但仁宗認定長相俊雅又文武雙全的曹評為放浪之人,而執意擇言語木訥、舉止笨拙、其貌不揚的李瑋為駙馬都尉。公主基於對爹爹的愛和孝而出降李家,最後落得癡傻瘋顛。
Thumbnail
橘子汽水-avatar-img
2024/10/14
最近週末才透過電視台看重播,有種覺得曹皇后能德兼備、卻因種種相關因素而與先生有隔閡,因此把有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感慨用在徽柔身上了。(另一個影子)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4
橘子汽水 四年多年前看的劇,以下所言、僅就記憶所及。 1,不覺得曹皇后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宋朝、應亦無此種觀念。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是宋朝女子。朱淑真、唐琬,亦是。趙仁宗年幼時垂簾聽政10年的劉娥,可是嫁過人的街頭賣藝女子,能從卑微出身一步步爬到皇后、太皇太后,除了美貌、還有不斷地學習。被視為有武則天之才,無她之惡。 曹皇后聰慧又飽讀詩書,年少時即女著男裝,跑到應天書院跟著宴殊還是范仲淹學習。才氣、志氣高傲的清素(宴殊之女),也是她的閨蜜之一。這樣的女子,怎可能會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 她有自己的追求,但也勇於承擔。所以僅管對未來夫婿不滿意,她沒有鬧家庭革命,而是遵循禮法地嫁過去。大婚之日,她那只想求仙問道的夫婿對她退避三舍,她才順勢地為自己討要了一紙和離書。唐琬被陸游休了之後,再嫁;也有傳聞李清照南遷後也曾再嫁,劇中的福康公主歷史上與李瑋和離。可見,宋朝不會對女子要求貞操,更不可能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迂腐。 2,劇中,曹皇后的確無法與公主感同身受。一來,感情、婚姻事上她是個勇於承擔之人,兩次婚姻皆是。僅管宋仁宗對她多年冷淡,十五年後才圓房,她仍積極擔起了母儀天下、管理好後宮的責任。在其位、謀其政,在什麼位子就做好這個位子該做的事,不抱怨、不賣慘。 可公主不一樣。我非常同情公主,除了李瑋的貌醜懦弱之外,要和李瑋之母楊氏這樣的人相處,簡直令我窒息。但,站在曹皇后的立場,當初這樁婚事最終還是得到了公主的首肯,不管公主基於何種原因,她的確同意了。既然同意了,就該擔起責任努力經營,而非像個不懂事的小孩一樣一再地挑刺、埋怨、指摘。 二來,曹皇后是個不受寵的皇后,又無所出。為了保全自己,更是為了保全她背後的曹家,她能憑恃的就是祖宗制度、禮法規矩。自然而然地,她也以此要求身旁人、要求公主。為此有兩次她讓宋仁宗覺得她絲亳不講情面,一次是阻止年幼的公主和大家一塊上學,一次是宮變後、堅持殺了那位追隨她多年、擅自與衛兵傳紙條的宮女。堅持殺宮女一事,事後證明她是對的。因為她不受寵,在朝中又無勢力。不殺宮女,張娘子在朝中的勢力不知會如何對她潑髒水?印像中,皇后拿出寶劍準備隨時保護官家,張娘子瘋瘋顛顛地、還違反了宮規。可朝上,張娘子的勢力反而吹噓張娘子護駕有功。 當時,皇后雖已與官家情感融洽。但她首要保護之人是官家,不是公主。而公主的「任性」,也的確讓官家受到司馬光等之訾議。
世界上有一些帝王,雖然並不是創業的第一代,但他們承繼先人的基業,將國家推升到另一個高峰。蔡老師就要來簡述12位這些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屬於二代的生涯,或許可以給各位讀者一些啟發。本集介紹三位斜槓青年皇帝::唐玄宗、宋仁宗、明宣宗。
Thumbnail
晏殊表示:「歐陽修大大你很鬧喔」 最近有部陸劇《清平樂》正夯,劇中以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1010-1063)為故事主軸,但幾個北宋前期重要詩人詞家文學家:如晏殊(991-1055)、范仲淹(989-1052)、歐陽修(1007-1072)等都有相當多的戲份,堪稱是瞭解北宋文學的必追神劇。
Thumbnail
隨著《清平樂》熱播,除了看王凱的英挺帥氣,看他的內斂演技,更為觀眾討論的,莫過於後宮情事,以及趙禎的心之所歸。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為愛情、也為一種政治考量,在種種複雜因素交錯之下,可深得聖心的嬪妃卻寥寥無幾,又或者說,導致每個人的際遇大相徑庭。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