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汽水
四年多年前看的劇,以下所言、僅就記憶所及。
1,不覺得曹皇后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宋朝、應亦無此種觀念。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是宋朝女子。朱淑真、唐琬,亦是。趙仁宗年幼時垂簾聽政10年的劉娥,可是嫁過人的街頭賣藝女子,能從卑微出身一步步爬到皇后、太皇太后,除了美貌、還有不斷地學習。被視為有武則天之才,無她之惡。
曹皇后聰慧又飽讀詩書,年少時即女著男裝,跑到應天書院跟著宴殊還是范仲淹學習。才氣、志氣高傲的清素(宴殊之女),也是她的閨蜜之一。這樣的女子,怎可能會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
她有自己的追求,但也勇於承擔。所以僅管對未來夫婿不滿意,她沒有鬧家庭革命,而是遵循禮法地嫁過去。大婚之日,她那只想求仙問道的夫婿對她退避三舍,她才順勢地為自己討要了一紙和離書。唐琬被陸游休了之後,再嫁;也有傳聞李清照南遷後也曾再嫁,劇中的福康公主歷史上與李瑋和離。可見,宋朝不會對女子要求貞操,更不可能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迂腐。
2,劇中,曹皇后的確無法與公主感同身受。一來,感情、婚姻事上她是個勇於承擔之人,兩次婚姻皆是。僅管宋仁宗對她多年冷淡,十五年後才圓房,她仍積極擔起了母儀天下、管理好後宮的責任。在其位、謀其政,在什麼位子就做好這個位子該做的事,不抱怨、不賣慘。
可公主不一樣。我非常同情公主,除了李瑋的貌醜懦弱之外,要和李瑋之母楊氏這樣的人相處,簡直令我窒息。但,站在曹皇后的立場,當初這樁婚事最終還是得到了公主的首肯,不管公主基於何種原因,她的確同意了。既然同意了,就該擔起責任努力經營,而非像個不懂事的小孩一樣一再地挑刺、埋怨、指摘。
二來,曹皇后是個不受寵的皇后,又無所出。為了保全自己,更是為了保全她背後的曹家,她能憑恃的就是祖宗制度、禮法規矩。自然而然地,她也以此要求身旁人、要求公主。為此有兩次她讓宋仁宗覺得她絲亳不講情面,一次是阻止年幼的公主和大家一塊上學,一次是宮變後、堅持殺了那位追隨她多年、擅自與衛兵傳紙條的宮女。堅持殺宮女一事,事後證明她是對的。因為她不受寵,在朝中又無勢力。不殺宮女,張娘子在朝中的勢力不知會如何對她潑髒水?印像中,皇后拿出寶劍準備隨時保護官家,張娘子瘋瘋顛顛地、還違反了宮規。可朝上,張娘子的勢力反而吹噓張娘子護駕有功。
當時,皇后雖已與官家情感融洽。但她首要保護之人是官家,不是公主。而公主的「任性」,也的確讓官家受到司馬光等之訾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