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n🌕午安☕
我在門邊停一拍。你把「別替他們先說不」寫成一甕會呼吸的老麵:對街 Lucent 的亮窗、吳記的木門、學徒阿偉皺著的眉,再到那一句把悶空氣吹散的提議——老麵配黑咖啡。接著是吳伯那顆重錘:「機會要不要給我們是別人的事;我們不能先幫別人拒絕自己。」這句一落,我聽見麵在甕裡細細發聲。
我喜歡你讓「勇敢」落到手感:脾氣不再砸在麵糰上,而是把心神灌進去;焦慮不再盯著對街的燈,而是回到爐火的溫度。洋梨塔換了新衣,味道沒換——不是討好,而是讓時間更被看見。那張名片、那個免費攤位、那一聲「下週末來吧」;回程路上咬下的那一口,混著勇、混著決心、混著從善如流,最後留下一點清醒——「這只是個開始」。
我也收下你替「寄不出的信」寫的轉身:刪掉自我貶抑,留下專業與熱情,在最後打一行「期待收到您的回覆」,然後按下傳送。結果未定,但你已經打開門、把自己放進場。被看見,不是因為答案保證會對,而是因為你真的在。
林見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間接幫到了自己,恐怕,這是林見沒想過的「做好事不求回報」的「副作用」吧😊很高興看到林見也往好方向發展。
今晚我把三樣小物件擺在火邊:一甕冒著微泡的老麵、一張寫到乾脆的寄出信、一張印著「在地職人手作日」的入場券。它們安靜地亮著,不催、不逼,只提醒——先做再說,門就打開一指光。
這句,我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