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含有「心理師的海洋之心」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30
《在世界的地圖上找到自己》讀後感
每隔一段時間嚴長壽就會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書寫他的想法與見解,這裡頭是一份關心,更是一份期待。對於這塊土地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這樣的書寫,每每如同醍醐灌頂,讓人儆醒。可是另一方面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即便多年來,這樣的提醒,總是一針見血,卻未必造成執政者、乃至社會的改變。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閱讀心得
#
在世界的地圖上找到自己
3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27
第03覺: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
什麼是「自我」?什麼又是「我執」?乍看之下內心依稀能夠辨別這兩者是不同的,可是卻又未必能夠精確地道出兩者的差異。然則當無法清楚地釐清兩者的意涵,那麼面對「無我」的議題則往往容易慌了手腳,直覺地把自我丟棄,卻可能掉入了另一種盲從與茫然。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覺醒的旅程
#
榮格與秘宗的29個覺
23
1
旅人小萌
喜歡
謝謝您的分享❤️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26
我已不再是相同的我:「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觀後感
剛開始教書的前兩年,幾乎都會播放「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這部片子給學生看,不是期待他們成為另一個切‧格瓦拉,只是渴望他們可以擁有對於生命的熱誠與純真,只是希冀他們願意去構築屬於自己的夢想與旅程。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電影筆記本
#
摩托車
5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24
「愛之鐘」前的跌跤:失得之間的體悟與感發
跌倒,或者說發生意外往往是旅行中最擔心的其中一件事。因為那還可能牽涉到療傷,甚至就醫,而這一切將很有可能導致行程的延誤、改變乃至於取消。當然其所衍生的代價往往取決於傷勢的嚴重性,不過那所帶來的驚嚇與衝擊總是難以避免。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北海道
#
富良野
3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18
關於山海城的綺麗與璀璨
原訂2020年的荷法之旅因為疫情取消之後,從未想過局勢的發展竟會如此嚴峻,這也使得出國旅行顯得遙不可及。等待了三年,疫情終於趨緩,然而歐洲之行一時間卻仍難以規劃,取而代之的則是再次造訪日本。這次的目標決定以本州的關東為主。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旅城心途
#
關東
7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14
如果房子是一塊畫布:千琴之鎮「米登華德」
「塗鴉」是許多人兒時記憶裡不可或缺的一環,只不過,如果選擇的畫布是牆壁的話,不免遭到一頓斥責。一般來說,塗鴉總帶著一種信手拈來的隨性,那像是心情的抒發、那又像是意象的表達。然則談及繪畫,彷彿就多了那麼點嚴謹,多了那麼點規範。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壁畫
#
小提琴
10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12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讀後感
「永遠記得,你的存在很有意義,你很重要,你是被愛的。而且你為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東西。」這是《男孩、鼴鼠、狐狸與馬》這本書的書腰上的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這更是這本極為精彩的圖畫書,所欲傳遞的深刻提醒與叮嚀,關於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關於如何好好地看待自己。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心河
#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26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10
見山是山抑或者不是山:「天龍寺」的曹源池庭園
眼前所見豈只是庭園,山的壯闊竟然能夠「借」入庭園,更透過池的小大之變,產生遠近交替的錯覺。禪宗提及,風動、旗動,其實是心動。見山,究竟是山,抑或者山於人一如庭園的「借」,只是讓人參悟「本心」。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旅城心途
#
京都
3
留言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08
相信自己來自於生命經驗的積累
相信自己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得要有實際生命經驗的積累,才能夠去抗衡內心的恐懼與遲疑。內心願意去相信著,經歷過這一次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將擁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對往後的人生路途,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保有樂在學習的熱誠與初衷。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一個父親的叨叨絮語
#
學游泳
17
1
漂浮海月
1
很多時候學習這件事情,別給自己設限,而是要勇於嘗試 —來自海默發佈於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https://vocus.cc/article/677dc0dffd897800018de090 有同感!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1/05
《傷心咖啡店之歌》讀後感
面對著社會巨輪的壓迫,潛在心靈中對於存在的意涵、對於自由的吶喊、對於築夢的想望該是愈發真切的。讓人沮喪的是,那樣的真切卻不見得給予自己更多的力量,反而是躲在世俗認可的身份與角色背後,堆砌出另一個無法忽視的自身,隱隱約約地吶喊著、嚎哮著。
#
閱讀心得
#
傷心咖啡店之歌
#
朱少麟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