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狀態

含有「戰爭狀態」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假設對臺海戰爭爆發,但侵略的一方沒有足夠的登陸戰力,甚至直接無法實施登陸;飛彈也不足以對臺灣構成任何有意義的破壞;而且解放軍完全佔不到空優,而美日也明確表示對臺給予支援,無人機也不佔優勢。而且外來的物流供應不斷,與美日與東南亞的貿易能維持,水電糧食供應皆不受影響。 那臺灣不僅固若金湯,民生用品也沒
付費限定
人們長期想像與恐懼的臺海戰爭,多數是指對臺灣本島的登陸作戰。面對這樣的可能性,臺灣民間也為此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甚至包括民間的演練,物資的儲存,在地理上必須以海運維持後勤,再加上日本與美國在背後,直接登陸本島這種軍事投機屬於是風險極高的行為。 問題在於,面對本島登陸以外的戰爭,民間的討論卻是相對少
付費限定
在談論臺海戰爭的時候,大家大部份談的都是如果開戰的話,臺灣能打贏嗎?就我從 1996 年臺海危機開始留意,網絡上或者很多作者對於臺海戰爭的預期,都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 不少人想像的臺海戰爭是解放軍以壓倒性綜合的實力(特別是強調飛彈)集中進行飽和攻擊,先是飛彈洗禮,然後是空軍轟炸,跟著是大量解放軍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同時,霍布斯也指出,他並非要控訴人性,也沒有誇大這種人與人的爭鬥與不信任。但即便在和平時期,他也希望讀者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外出旅行時會帶上武器與旅伴、為什麼返回家中要栓上門閂、甚至在家中,也會將擺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上鎖。明明已經知道存在有法律和公權力,他為什麼會做這些行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