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參與

含有「政治參與」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前陣子和朋友聊到對政治的態度,他覺得政治很複雜,其中有各種操作和糾葛,還要費心去了解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件始末,他沒有心力去了解這麼多,光是上班、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然而同時他也感到有點使不上力,在投票時因為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憑著對政黨的印象來投,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懷疑。
立院攻防持續,從517到521,黃國昌、羅智強、葉元之、沈伯洋等立委,都直接在立院現場開起直播,為什麼?明明這麼多媒體在拍,為什麼還要自己開直播?這種「立委直播」的現象,繞過新聞媒體、繞過記者提問,立委自己拿起麥克風,直接與社會大眾溝通,究竟是「還原真相」?還是「製造真相」?
Thumbnail
「立委直播到底能否「促成政治討論」,讓公共議題被社會更廣泛的認知及協商,其實蠻考驗觀眾的素養」將"觀眾的素養"當成這項議題的結論是很懶惰的作法,掌握資訊的人不是就有了"教育"的責任嗎?這篇文章的內容很豐富,寫出這篇文章正是媒體實踐教育的行動,確實讓我得到了一些收穫。特別認同的是:立委直播中有誘導性的政策解釋、應該分開看立委的風格理性與風格情緒、去聽不同的聲音。我不認同該秉持「建構論」的態度看事情。因為這樣的結果就是:人們相信絕對客觀的事實不存在,所以會覺得去找答案也沒有意義了。對於「立委直播」是否有助於民主?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你們說的,提升政治參與並不代表實現民主,這是正確的。不過民主可分為兩個階段,最初是參與,再來是判斷。直播讓立委可以用自己想要方式完整發表觀點,而不會像透過其他媒介時,可能遭到刪減、過濾。這可以讓大眾進行更真實的比較。
我們看過大學生的學運,我們也能查到高中生主導抗議的新聞,在民主思潮下成長的孩子,很是我們期待的公民不是嗎? 而台灣你們這些投票仔,資歷最老的,也不過參與過1996年第一次台灣民選總統選舉。 我們憑什麼做直升機父母,自以為替學生掃除他們必須提前練習的事?
Thumbnail
某個選手曾經跟我說:「你不應該支持正名啊,你應該要跟我們站在同一邊才對!」但是我無法。因為我清楚在整件事情後面,真正在污名化正名,在打壓選手與台灣在國際體壇地位的人是誰。認真說,我想你們也清楚是誰。因此我無法跟你們站在同一邊。
Thumbnail
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人缺乏政治生活,缺乏廣泛的政治參與。既沒有全國性的政治參與,也沒有地方性的政治參與、沒有社區生活的參與。在地方政治與全國政治中,大多數中國人不過是木偶與道具,或者看客,對公共事務缺乏參與權與機會,從而降低了他們的關注度,切斷了他們與所在地之間本可以建立起來的歸屬聯繫。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