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近期對於佛法體悟又有了另一層解讀:
對於大部分學佛者認知的因果輪迴, 後學打個比方, 一個含晶片的USB或硬碟載體, 裡面可儲存龐大資料如影片. 照片. 文件. app....等信息, 直觀來看這個有晶片的USB或硬碟, 有如我們的靈魂(肉身維度更低, 如容易壞掉的外殼或包裝), 裡面儲存的信息檔案如人類的記憶. 情緒. 經驗. 習氣...等, 彼此如因陀羅網般纏繞而成因果, 所謂的修行就是將這些"因果"善了, 停止造新因果, 靈魂就能解脫得登淨土~
然而若對諸部大小乘經典有一定理契後, 可知曉佛陀提到要真正的大解脫始終不離空性, 並且對真如清淨心的說法, 佛陀的教導大多是妙用譬喻或否定諸相的方式, 而非提出頭腦所能分析的實解, 因此與上段的修行觀念會產生極大的理型矛盾, 而一般初階學佛者所知曉的修行觀, 反而相似古印度外道的神我論
後學有了從另一方面反側解讀之奇想: 即是我們以為的靈魂, 其實也只是假有的客體, 而真正的"主體"反而是法界中虛無飄渺的"信息", 如記憶. 情緒. 經驗.思想...當這些信息當因緣俱足強大到產生互聯性時, 就會凝集投射出"識"的作用, 然而"識"本身乃是法界所有因緣和資訊不斷地聚散離合的變化, 在我們三維世界受限的頭腦裡, 足以產生有一個"靈魂"的連續性存在妄想, 可以修行提升及造業墮落, 同時體會到萬法無常的苦澀滋味~換句話說, 其實是"資料和訊息"(因果關係)在低維度空間投影出了那有晶片的USB, 而這USB以為自己是具體存在的妄想啊!
法界彷彿在運算不可思量的龐大因果公式, 諸多因果投射其相應之舞台與人事, 待這些資訊除完了bug, 或是找到了法界恆等式的"解", 宇宙萬象就"啪"一響後, 歸入無聲的原點, 也許就是所謂清淨法身和無餘涅槃吧..也呼應了"無一法可說, 無一人可度"的空性境界
後學另打比方, 某數學系教授好不容易證明完一個公式, 但他還可以用不同方式重新來分析及求證同個公式, 有點像科幻片的宇宙輪迴或是重開平行世界的劇情, 因此法界可"止息"入真空, 但絕不是"斷滅"~ 後學只是想到以不同的方向來解讀三法印, 因緣法, 及不同佛門宗派對於空性, 意識, 真如等觀點的歧異, 並非有意論證某個標準答案或至理,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