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含有「讀者」共 1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媒體信任度高的國家怎麼做? 根據 statista,媒體信任度前五名國家分別是芬蘭、肯亞、奈及利亞、丹麥和南非。來看看為什麼這些國家的媒體信任這麼高吧! 芬蘭 根據美媒 Scripps News 的報導,不僅是新聞信任,對於警政機關的信任芬蘭也位居世界第一。 芬蘭新聞研究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創作的迷惘與孤獨,在麥可溫柔的陪伴下漸漸消散。一篇樸實的繪畫日記,意外開啟了與讀者之間的溫馨連結,讓她感受到世界並非冰冷孤單,重燃創作的熱情。
讀者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總會躺到病床上:生病、手術、死亡。不過我無法像碰觸病人那樣接觸他們,我可能會拍拍某人的手或背,也許是輕捏手臂,但最多就只能這樣了。有時我會懷念他人肉身的重量與氣味,以及作為護理師會遭遇的困境,但我告訴自己,我何其有幸能當個圖書館員。
Thumbnail
今日巡水田,難得地到鏡文學那,看到了白書《軍犬♀》有新的留言。問最後是在一起還是開放式結局。欸我以為我寫得很清楚耶⋯⋯ 黑書到現在為止目前有四個結局: -2010初版第一結局 -2010初版第二結局 -2013再版第二結局增修 -2020白書(性別跳躍) 第四個結局需要有性別跳躍
Thumbnail
「公開發行小說」與「自己寫自己看」最大的不同,就是「作品會被人看見」。 一旦有人看見作品,就會有好跟壞的評價,尤其是像我這種沒有出版社擋在作者前面的自出版作者,任何指教或批評都是讀者直接找作者說,然後可能會刀刀見血。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5/03/02
紫色竹子(寫修仙小說的)-avatar-img
2
恭喜!穩定創作這麼長時間真的不容易~
紫色竹子(寫修仙小說的)-avatar-img
2
Carry Kuo 非常感謝大大^^ 以前日更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現在變成寫單行本,就真的要想辦法穩穩寫,這方面還在持續努力中XD
1
「以圖書館為背景、館員為主角,勾人又黑暗的心理懸疑小說,聽起來豈不很可口?正是我們這些愛書人求之不得的吧?我一口氣就讀完。」──哈蘭‧科本(《第43個祕密》作者)
Thumbnail
你有聽過「獨立媒體」嗎?他們和一般新聞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獨立編輯怎麼看待新聞產業!
Thumbnail
2
https://medium.com/@sharontsai_26400/ah-yan-is-an-editor-at-the-independent-media-environment-information-center-and-also-a-podcaster-23b635bfbb2f 這裡有英文版!
2
寫自己的吧~剩下交給命運...台灣的環境 對牛馬作者來說 真的很不友善 但強國只會更壓榨
夏慕聰-avatar-img
1
夏慕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真的。我對自己的精神層面訓練還不足(應該是永遠都不會足⋯⋯)看來只好繼續埋更多的關鍵字在小說裏。下午想著字藏頭藏尾藏中都要做了。
1
跟兒子一起去參加台北書展,結果他拿文化幣買了這部漫畫,是兒子強烈推薦我看的作品,所以花了幾天時間把漫畫進度追完(含線上連載內容),不過目前進度只到小說第五集而已,所以我另外把小說後面進度買完,但還沒看完,就先談談漫畫吧! 老實說就故事主題來說,算這近年早被用爛的「電玩世界現實化」套路,只是這個故事
Thumbnail
potato An-avatar-img
2025/02/23
momoge (毛毛牙)-avatar-img
1
全知讀者視角其實是一本很優秀的科幻小說,文章裡有相當多的資訊量,許多看似普通的第一人稱獨白或角色們的反應,實際上都是重要的伏筆,當閱讀新一集時,重看前面的集數都會有所發現,每個小事件其實背後蘊含的意義都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這樣,舉例「滅亡」的世界或是「讀者」,都不單單只是如此,這種劇情安排完整貫穿小說12集。可能因為小説一回資訊量太多,改編成條漫閱讀會有進展緩慢的感覺,所以為了娛樂性,漫畫把細節都刪掉,只留下大事件的橋段,所以漫畫的氛圍跟小説很不一樣,漫畫如果是爽文感的話,小說更偏向是描述破滅世界的人們,只用漫畫來評價全知的話,實在非常可惜,推薦有時間還是可以去看小說
momoge (毛毛牙)-avatar-img
1
momoge (毛毛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4
potato An 沒錯,小說我也看完了,評價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