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形

含有「陣形」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陣形的意義,就是一種加成,讓各別單位的火力可以交叉、射程可以涵蓋、防守能夠嚴密。如果單位自己就有所有的能力,陣形就沒有必要,反之若技術已經達到可以超越陣形加成,那麼陣不陣也就沒意義。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Thumbnail
第一次波灣戰爭,聯軍聚集了五十萬大軍,聯合陸海空三軍,以摧枯拉朽之姿擊敗伊拉克。這可以說是陣形迷的最後榮光,因為在此之後的戰役,幾乎就不存在所謂的陣形,只剩下概念。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無線電通訊的發達,以及車輛等快速移動的手段出現下,前線已經不需要全線駐軍。若敵軍集結大軍,我方再相對也集結即可,倘若發現無線電干擾,也正好表達敵軍進攻的意圖。當射程拉到數公里以上,戰場就會跟第一次大戰不同,這點光從第二次大戰後,韓戰、越戰再到波灣戰爭,技術的進展是一日千里。但實際上?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進入二次大戰前,筆者要把戰略上的控制觀念重新解釋一次,不然會弄不清為何一次、二次大戰的戰法,戰略邏輯會跟過去差異這麼大。這個核心觀念,就是訊息傳遞的速度,光速一定比音速快,騎馬總是比人跑要快。因為,進攻或防守都一樣,偵查敵軍位置都佔在首位,現實不是遊戲,會有很多重點城市,以及各式各樣的要塞可以選,
Thumbnail
掘壕固守並非新觀念,鐵絲網也可以當作是障礙物的延伸,只不過配合速射武器後,產生了極為暴力式的回饋。這讓密集陣形徹徹底底退出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再也沒看到密集衝鋒過。但我們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使用的戰術,以及相關的陣形觀念,全盤的錯誤嗎?那可不。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速射武器的出現後,戰場上的戰術陣形幾無意義了,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變回最基礎的火力涵蓋,以及怎樣拉長防禦縱深。但陣形的概念就這樣死了嗎? 那也不見得,由於戰場上的對峙都差不多,先占領地利者往往有巨大優勢,所以工業革命後到了近代(18~19世紀),陣形的概念漸漸拉大,變成了戰略層級的概念。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線列步兵的出現,主要是集中火力,然後在敵軍陣形上打出一個洞。到此為此的思維,跟傳統冷兵器的陣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技術進步,轉變越來越快。 人類躲不開子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維持線列步兵,只是徒增傷亡而已。從拿破崙戰爭開始,到普魯士統一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後,線列步兵確定退出戰場,變成散兵陣形。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熱兵器時代開始進入戰場後,密集方陣就開始退出有火器的會戰了,筆者還是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瞬間改變,而是根據火器的數量與技術提高,漸進的過程。 隨著時代演進,戰場上的野戰砲與火槍越來越多,密集陣形就越來越沒意義,此時的火槍兵陣形,縱陣常用於行軍前進,冷兵器陣形的章節解釋過轉換成橫陣的便利性。
Thumbnail
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到對應的變化結果,還算是相當有趣。常見的縱陣轉橫陣,橫陣轉變為半包圍或是反過來的圓陣陣型,極為考驗將領的統御力,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以及政治管理技術的優劣。但這些進入到火槍時代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怎樣的變化?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