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戰略學進階──陣形(14):海空軍作戰半徑的極大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可以這樣下個註解,大型陣形確定行不通,概念就是波灣戰爭這時候出現的。在超長的觀測距離跟遠距武器之前,陣形排列的效果已經消失,聯軍沒有排陣,直接橫列壓過去,恐怕也會跟原本的戰果差不了太多。


雖說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只是初期比較像有騎士精神的古風。

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9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主要研究福克蘭戰爭期間圍繞飛魚飛彈的電子支援與電子對抗領域
Thumbnail
主要研究福克蘭戰爭期間圍繞飛魚飛彈的電子支援與電子對抗領域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Thumbnail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Thumbnail
波斯灣戰爭期間最為人銘記的就是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以一百小時橫掃世界第四大陸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雙方當時的海上對抗。然而,伊拉克海軍以飛彈快艇為主力,波斯灣似乎有很多理由適合這樣一種被認為是不對稱威脅之代表的存在發揮作用。但這些理論的現實結果是,伊拉克海軍艦艇沒有做出任何讓世人銘記的事,就無聲無息地消
Thumbnail
波斯灣戰爭期間最為人銘記的就是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以一百小時橫掃世界第四大陸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雙方當時的海上對抗。然而,伊拉克海軍以飛彈快艇為主力,波斯灣似乎有很多理由適合這樣一種被認為是不對稱威脅之代表的存在發揮作用。但這些理論的現實結果是,伊拉克海軍艦艇沒有做出任何讓世人銘記的事,就無聲無息地消
Thumbnail
在歷史上很多時候產生的誤解是當某種至少在眾人眼中以防禦見長的武器能夠被摧毀時,這種武器就會被淘汰 - 戰列艦能夠被魚雷摧毀,戰列艦已死;戰車能夠被成型裝藥摧毀,戰車已死;飛機能夠被飛彈摧毀,飛機已死。然而更加富有遠見的戰略家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找到讓這些已死的兵器適應新規則的方向。
Thumbnail
在歷史上很多時候產生的誤解是當某種至少在眾人眼中以防禦見長的武器能夠被摧毀時,這種武器就會被淘汰 - 戰列艦能夠被魚雷摧毀,戰列艦已死;戰車能夠被成型裝藥摧毀,戰車已死;飛機能夠被飛彈摧毀,飛機已死。然而更加富有遠見的戰略家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找到讓這些已死的兵器適應新規則的方向。
Thumbnail
當你想到海軍的時候,最常想到什麼概念?現代化軍艦的模組外型,一枚枚破空而去的飛彈,還是二戰電影中砲聲隆隆的巨型戰列艦,或是珍珠港到中途島那一架架騰飛而去的戰機?這些都不是海軍長久以來的樣貌,以至於我們常常誤解。
Thumbnail
當你想到海軍的時候,最常想到什麼概念?現代化軍艦的模組外型,一枚枚破空而去的飛彈,還是二戰電影中砲聲隆隆的巨型戰列艦,或是珍珠港到中途島那一架架騰飛而去的戰機?這些都不是海軍長久以來的樣貌,以至於我們常常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