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價競爭

含有「削價競爭」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是全球隱形眼鏡的隱形王者,這個產業的反直覺之處在於,真正的競爭不在於品牌廣告或價格戰,而是上游原料的搶奪、獨特的製造工藝,以及快速過審的法規戰術。這使得隱形眼鏡雖為日常耗材,卻因「安全與舒適」的高度信任,形成強大的品牌護城河。台灣廠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生存之路,證明了不靠削價競爭也能成功。
Thumbnail
提供價值高於價格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感到物超所值,可以增加成交機會。除了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之外,提供一個折衷模式:由降低價格過渡到提高價值。另外也談到,客戶轉移服務的成本、削價競爭、對產品類別、行業差異的額外考量。
Thumbnail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國中的時候我就實際一點改為兼職當一名作家,因為深知當一名作家的艱辛與不易。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某網路書店在特定節日,沒經過出版社的同意擅自做了66折的優惠,引發出版業的反彈。 前幾天看到一份問卷,在調查「圖書定價制」的意見。
Thumbnail
楊潔瑜-avatar-img
2023/03/26
我覺得要考量購書者的消費習慣!網購平台是在「滿額」的前提下才享有折扣,想吸引的是會大量購書的族群。我一年購入新書的預算約5、6萬,實施圖書定價制後應該就會避免購買新書,畢竟購入的書原本就看不完,沒必要放著跌價。
夏柔-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6
楊潔瑜 確實消費習慣也是必須要考量的點,這個可能要參考他們平台的數據來討論了,我是認為新書也不用急著第一時間買,除非是真的很想要看或是需要,所以我是屬於那種,不論是舊書還是新書都會買的人,折扣雖然也是我會參考要選擇哪一間的要點,但如果都差不多或甚至折扣少也都還是會買不過也都是純屬個人消費習慣和需求的不同,沒有對錯,對於大量購書,有折扣確實吸引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反正手邊的書看完了再買書也是一種選擇,說不定之後出的新書又出現新的觀點,之前的書到圖書館去借來看也可以,又能省下一筆錢謝謝您的回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訂單歸零、7成員工請辭!他如何帶領組織重生為「伸線設備業 LV」?《後出師表》的啟發。 1. 別怕削價競爭,技術夠好,客戶會回流; 2. 口碑好壞都會傳千里,產品有事得負責到底; 3. 別輕易認輸、放棄,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Thumbnail
誘使我走進書店的動力,除了對於知識內容的興趣之外,也享受在書架瀏覽、翻閱,享受空間場域,享受逛書店的氛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