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夢

含有「勇敢追夢」共 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深度剖析了「內疚感」與「羞恥感」的關鍵區別。內疚針對「事」,是溫暖的成長階梯,促使我們彌補與修正。羞恥則攻擊「自我」,是冰冷的內耗漩渦,讓人自我否定。文章提供了正念、自我同情等練習,教我們辨識這兩種聲音,選擇聆聽內心的嚮導而非審判官,最終透過與自己和解,實現深刻的自我關愛。
Thumbnail
誠熙-avatar-img
17 小時前
我在求學階段內疚過很長時間,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厲害、不夠努力...,致使我的成長階段並不快樂,如果早個十幾年看到Oren寫的這篇,或許我能更早與自己和解,也不會有更多深刻的心傷😌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 小時前
謝謝誠熙 真誠的分享😊~讀著誠熙的文字,我彷彿也看見了那個在內疚中踽踽獨行的年輕身影,真的很想穿越時空,去給當時的您溫暖的鼓勵~雖然我們都渴望能更早與自己和解,但或許,正是過去的傷痕,才成就了現在這個更具智慧與同理心的自己~ 願我們此刻筆下的每一個字,都能帶著這份得來不易的和解力量,成為一盞小小的燈,溫暖地照亮更多還在路上的靈魂😊😊😊~
本文透過「傻瓜」與「天才」兩種創作者的對比,揭示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道理。主角是個敢於發表粗糙作品的傻瓜,他在不斷被批評與修改中成長;而他的天才室友,卻因苛求完美,作品永遠被鎖在抽屜,最終放棄夢想。故事的核心在於,創作是一場「邊跑邊修車」的比賽,勇敢行動遠比等待完美時機的天賦更有價值。
Thumbnail
juexingway-avatar-img
2 天前
好棒的文章~推推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juexingway 謝謝覺行😊~祝福自在豐盛~~
這篇文章指出,在滑手機的速食愛情時代,《愛在黎明破曉時》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它證明了偉大的愛情無關情節,而在於專注的「對話」。它教我們,真正的靈魂伴侶是追求「聽懂」而非「認同」,並在深刻的連結中,激發出更討人喜歡的自己。這不只是愛情片,更是一堂關於理解與自我發現的哲學課。
Thumbnail
5/5愛在黎明破曉時
Oren,午安🌞 謝謝你分享這麼深刻的觀影體驗🌿。 讀著你的文字,巨獸彷彿也跟著走過 黎明、日落與午夜的三個時刻。原來愛 情不只是一場邂逅,而是一路上的火 光與餘燼🔥。很喜歡你說的,那份專注與傾聽, 比任何浪漫都更真實。期待有機會再聽你聊更多 ,像這樣能陪伴我們走一段長路的電影✨。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巨獸的詩篇 早安安😊~巨獸說的沒錯,專注與傾聽,或許就是愛最樸實也最堅韌的樣貌~~謝謝巨獸的鼓勵,我會繼續尋找那些值得我們一同守候的好電影的~
你也常抱怨生活,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嗎?本文透過一場回到古代的震撼夢境,深刻體驗沒有冰箱、自來水與電燈的匱乏。醒來後才頓悟,我們平凡的日常,竟是古人連作夢都不敢想的未來奇蹟。這是一個關於「珍惜」與「感恩」的療癒故事,帶你重新發現身邊被忽略的幸福,在抱怨中找回溫暖。
Thumbnail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09/03
Oren,這篇真的讓人讀得很 有臨場感 ✨ 無論是環境的細節 🛏️🪔、 飲食的描寫 🍚🥩,還是林見的心境轉 折 💭,都非常寫實。 一看就能體會:便利不是理所當然, 而是時代的禮物 🎁。 讀到最後林見站在電燈下的那一刻 💡, 我也心頭一震——原來我們真的是活在奇蹟裡 🌍。 謝謝妳用文字提醒我們,日常也值得好 好說一聲『謝謝』 🙏❤️。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4
巨獸的詩篇 午安~太好啦~謝謝巨獸😊
《葬送的芙莉蓮》為何封神?本文從「結局即開頭」的反套路敘事,剖析永生者芙莉蓮對時間與生命價值的探索。深入探討其「慢節奏」魅力、內斂情感美學與反功利主義的核心價值,揭示這部現象級作品感動千萬人的秘密。
Thumbnail
5/5葬送的芙莉蓮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9/01
我們的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的走著, 因此終點不是最大的目的,因為大家都一樣。 過程才是人生的目的,所以把握每一個日子,每一天都是平凡又不平凡。🙂 找時間來看這部,謝謝Oren分享!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2
小米粒 謝謝米粒的智慧分享~~很認同😊終點既然都一樣,那過程才是人生的目的~~我很喜歡妳說的「每一天都是平凡又不平凡」,光是這樣想就能讓生活變得閃閃發光~期待妳的觀後感~~
總是感到莫名的疲憊,覺得人生被他人左右嗎?這篇文章分析「心理界線」的重要性。你將能辨識自己是易受影響的「篩網之牆」,還是孤獨的「堡壘之牆」,並找到成為理想「庭院之牆」的具體方法。學習如何溫柔而堅定地說「不」、停止討好,這不僅是為了重拾人生主導權,更是學會愛自己、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開始。
Thumbnail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8/29
學會說「不」,是為了守護一個個更真誠的「是」。~這句說的太好了 一直以來,我常常就是不懂說「不」,讓自己處在一個討好的角色中,於是不快樂。 我在孩子口中的「不」學習到,原來真的可以做自己,就像小孩一樣。 謝謝Oren分享🙂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9
小米粒 謝謝米粒的分享~ 告別討好的角色,真的要不斷練習~妳從孩子身上學到可以純粹地做自己,這個觀察點真的太棒了!孩子有時真的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面對專案失敗與職涯低潮,你是否也深陷無力與迷茫?本文描寫一個從谷底自我療癒的故事。當世界失控,或許你需要的不是宏大計畫,而是從「清理一張桌子」開始。透過這個微小行動,重建內心秩序,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為疲憊的自己,尋得一個得以安穩降落、準備再次起飛的港灣。
Thumbnail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27
讀完你的《人間半糖》,那張桌子的重生瞬間讓我濕了眼眶。 我們總以為需要天崩地裂的契機才能重新開始,其實只需要一個乾淨的角落,讓心靈有個安放的地方。 那句「降落,是為了讓下一次起飛時,我能看清跑道的方向」太美了,像詩一樣溫柔地擁抱了每個在低谷中的人。 有時候,療癒不在遠方,就在我們願意彎腰擦拭那塊頑固污漬的瞬間。謝謝你提醒我,重新開始可以如此溫柔。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8
藝式酪梨 謝謝藝留下這麼深刻又溫暖的回饋😊😊~ 療癒與重啟的力量,其實就藏在最微小的日常行動裡~~
《催眠大師》觀後感:分析這部「沒有鬼的鬼片」。它不只是燒腦懸疑片,更是一場關於內疚與自我救贖的心理魔術。本文將剖析其俄羅斯套娃般的敘事反轉以及結局背後隱藏的心理學細節。推薦給想看驚悚片又膽小的你,保證回味無窮。
Thumbnail
5/5催眠大師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08/25
哈哈,巨獸看到 Oren 自稱膽小鬼時就笑翻了 🤭😆。 原來鬼月也能不靠鬼 👻, 只靠心理反轉 🌀 和雨聲 🌧️ 就能讓人背脊發涼 🫣。 寫得太精彩了 ✨👏, 這篇就是一盞能照進陰影裡的火光 🔥🕯️🌌。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6
巨獸的詩篇 很開心讓你笑翻😆~ 沒錯,這位導演確實很擅長營造氣氛~ 謝謝你的讚美與鼓勵~祝巨獸有愉快的一周😊😊~
總被問怎麼一個人嗎?學學巷口那隻貓,將孤單活成最高級的自由。這篇帶你體會,一個人吃飯、看電影,不是寂寞,而是與世界的單獨約會。你的快樂從不需別人批准,因為在你的世界,你就是太陽,能溫暖自己、自在獨行。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8/22
貓咪真的很懂得做自己,牠們是示範如何活得自在😻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黃璧怡 真的~取悅自己,活得自在~~向主子們學習😊😊~
面對朋友阿哲的低潮貼文,主角因害怕造成壓力而只按了讚,與另一位朋友小雯勇敢留言的溫暖形成對比。 然而,阿哲最終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未曾回應任何人的關心。這讓主角體悟到,關懷的意義或許在於行動本身,而非執著於看見結果或得到回應。
Thumbnail
我也常跟你遇到這種不知道該挑哪一句來回應他。但是一個讚也等於是一種關心祝福你這一位遇到挫折不是壞事那是一種提醒。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 Athena 說的沒錯,有時候一個讚就是最好的支持😊 「 將挫折視為提醒」,這個想法很棒~謝謝Ath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