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邪惡

含有「平凡的邪惡」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漢娜·阿倫特所著《平凡的邪惡: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1963)是一部深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與倫理探討著作,自出版以來,引發廣泛討論與爭議,直至今日仍具有啟發性與警示意義。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7/04
嗨,午安!缺乏判斷力的危害,是呀!處現代此刻到底清醒擁判斷力者有多少?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4
林漢清 凡庸之輩,若掌握生殺大權,真是恐怖。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4/5夢想集中營
雖然漢娜·鄂蘭赫赫有名,但我對政治學向來敬而遠之,所以從沒想過要拜讀其作品。然而面對世界各地,尤其切身的警暴問題,我不得不感嘆:「一個人怎可能為了服從命令,狠下心殘害另一個軟弱無力的人?到底這些人有沒有良知?」
Thumbnail
漢娜鄂蘭透過全程觀察和思辯,提出「平凡的邪惡」理論(the banality of evil),她綜觀艾希曼人生,找不到任何魔性、邪惡,故她不認為艾西曼十惡不赦,相反的,只是欠缺思考,如實地屢行上級任務屠殺猶太人而已,而從某個納粹角度而言,艾希曼更可堪稱為優秀工作者。意即任何一個平凡的人,在欠缺思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拿刀砍人,開槍殺人,刀和槍要負責嗎? 刀槍是工具,沒生命的東西怎麼負責?那如果工具是人呢? 1961年4月11日,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en)在耶路撒冷受審。他是納粹「最終處理方案」的指揮官,負責屠殺猶太人。二戰結束時,乘亂逃亡阿根廷,是漏網大魚!躲藏15年,被以色列特工秘密抓回以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