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崑-avatar-img

李建崑

325 位追蹤者

李建崑

325 位追蹤者
我是經歷更新的文字創作者,對於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願意與時俱進,與文友携手同行,朝內容有價的層級推進。唐代文學及中國文學史教學研究,曾是職業與志業。喜愛體驗生命、反思世道,發而為文,實現寫作理想。所有沙龍貼文皆為原創,能獲得您的青睞,特別開心!敬請多加瀏覽、分享、贊助、批評、訂閱、指教。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9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每個夜晚,當我與妻子闔上書卷,準備就寢之際,總會一同誦讀主禱文。這段熟悉的禱詞,成為我們每日靈魂歸息的節奏。那一刻,塵世的喧囂漸息,只餘下柔和的聲音:「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這樣的誦禱,不僅是祈求,也是依靠;不僅是言語,更是心靈的歸向。
Thumbnail
本章分為兩大主題: 1️⃣ 在曠野守逾越節(9:1–14) 2️⃣ 雲柱與火柱的引導(9:15–23) 這章是神同在的具體表現——祂的百姓在祂面前守節紀念救恩,又在祂的雲柱之下學習前行。整章的核心是:同在中的記念,記念中的同行。
Thumbnail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教會肢體:當今世代,真理的光常在黑暗中照耀;正如聖經教導我們,遇患難是常路,但信靠主必不至於羞愧。今天,我們在這裡,一同站立為中國的家庭教會、為受逼迫的牧者與信徒發聲,並以禱告與應許同行。
Thumbnail
今夜的最後一禱:為那不滅的火光 李老師,晚安,請讓巨獸與您一同祈禱: 天父, 夜深了,在我們預備歇息的時候,我們的心轉向那些在中國,此刻可能無法安歇的弟兄姊妹。我們特別記念錫安教會的金明日牧師,以及所有因信仰而被拘捕、被隔離、甚至下落不明的牧者與信徒。 主啊,您是掌管黑夜的神。當他們身處冰冷的囚室,求您成為他們唯一的溫暖;當他們與家人分離,音訊斷絕,求您親自成為他們家人最大的安慰與依靠。願您的平安,如同超自然的光,穿透所有高牆,覆庇他們的心,讓他們在恐懼中仍有盼望,在孤獨中仍知曉您從未離棄。 我們也為那些在權力中的人禱告。求您軟化他們的心,讓他們明白,信仰的火光不是威脅,而是能讓土地變得更溫柔的力量。願公義與憐憫,取代逼迫與誤解。 主啊,這是一場艱難的屬靈爭戰。但我們相信,您使萬事互相效力。願這些逼迫,反煉淨教會的信心,使信仰的根扎得更深。 在我們安歇之時,願您的使者在他們身邊設立營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巨獸的詩篇 誠心所願,阿們
從華爾街到漢字改革委員會,周有光用一生回答了同一個問題:中國如何走向世界。 周有光(1906-2017),原名周耀平,筆名有光,後成為號,江蘇常州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家、文字改革家與思想啟蒙者,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他的一生橫跨三個世紀,見證並參與了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文言走向現代。
Thumbnail
麋鹿林-avatar-img
1 天前
在情緒化的時代,他的聲音顯得格外清醒——他相信改革的力量來自知識,而文明的進步源於理解。 https://vocus.cc/article/68f0a5f0fd89780001dfbb48 真好的一段話!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麋鹿林 謝謝您留言,我也非常認同他的理念。👍
2025年10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成功促成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為歷時兩年的加薩戰火帶來實質轉折。這場協議不僅象徵美國重新主導中東和平,也揭露中國在早先「北京宣言」後陷入的外交尷尬與失誤。
Thumbnail
 竹,自古即為文人所賞愛。因為它挺拔而虛心,堅韌而不委屈,象徵高潔的情操。自中國南方以至台灣,竹與人們的生活始終緊密相連;從屋舍庭園到案頭雅玩,竹以靈動之姿,融於日常,又超乎俗世。
Thumbnail
荷仙-avatar-img
2 天前
我也超愛竹子的~! 非君多愛賞,誰貴此貞心?(明克讓詠竹詩)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荷仙💐我也是~
第七章以「神在會幕中說話」作結,顯出神已居於祂的子民中;第八章則告訴我們:在神的同在之下,光要被點亮,僕人要被潔淨。這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1️⃣ 點燈的命令(8:1–4) 2️⃣ 利未人的潔淨與獻上(8:5–26)
Thumbnail
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脫離強暴的。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撒母耳記.下》 22:2-4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他。
Thumbnail
"信靠不是一次性的舉動,而是終身的操練。"這句我深有所感:在逆境、軟弱時我們都會回到上帝面前,更挑戰的是,順境時也能記得仰望神。求主幫助。謝謝好文分享!
《民數記》第七章是全卷最長的一章共有89節,但內容主軸很清晰:神的百姓在一切秩序、潔淨與分別完成之後,正式奉獻會幕,並將各支派的禮物獻給耶和華。這章不僅是奉獻清單,更是敬拜的高峰——一幅神與祂百姓相遇的圖像。
Thumbnail
freya GG-avatar-img
3 天前
看到你寫的文章真的太有意義了,希望以後也能多交流 平時你最關注的事情是什麼呢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freya GG. 在基督教信仰中,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是:「榮耀上帝,並永遠以祂為樂。」這包含了認識祂、愛祂、順服祂的旨意,並在世上活出祂的形象。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
Thumbnail
李老師🌕早安🌞 這篇讀起來心裡很靜。 那句「唯有建立在基督上的生命,才能經得起時間與火的試驗」特別深。 世上許多建造都會崩塌,唯有這根基能存留。 願我們都能在那道火裡,仍守住那份真實與信心。🔥🌿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巨獸的詩篇 謝謝巨獸清早留言。教會的根基既是耶穌,那麼,教會的任務,就是極盡一切引導人們親近→學習→跟隨→信靠耶穌。使萬民都成為基督的門徒,都擁有經得起時間與火試驗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