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

含有「戒嚴」共 1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時,特地參觀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紀錄闡述台灣過去威權戒嚴時代下人權受害的歷史、地景、建築。 國家人權博物館
Thumbnail
她徑直走進車裡,大哥黃文雄、丈夫鄭自才、全美臺灣獨立聯盟的同志賴文雄就在車內,而她的包包裡靜靜躺著貝瑞塔(Brretta)的點二五口徑自動手槍。 她不後悔她要做的事。這件事極為秘密,只有丈夫自才、大哥黃文雄、同志賴文雄,還有她知情。他們相信刺殺蔣經國這件事的能量足以鬆動蔣家在臺灣獨裁體制⋯⋯
Thumbnail
《春雨424》是由公視製作的紀錄長片,以1970年,震驚世界的「黃文雄刺殺蔣經國案」為主題,探討紀錄片。當時蔣經國訪美,在紐約廣場飯店遭到人持槍射擊,事件後有三人被逮捕,三人也展開幾十年的逃亡生涯。紀錄片訪問當事人,和當時海外台獨團體、與國民黨與美國留存的相關歷史資料,還原這個案件真實的狀況。
Thumbnail
提到監所,你會想到什麼?冰冷的鐵欄杆、24小時的監視、平均每人約0.4坪的生活空間、每天半小時到1小時的放封……等,還有各種對人身自由的剝奪,這是對犯下過錯的受刑人給予懲治。但這些對已經被判處死刑的蘇俊模來說,不算什麼,他就是有辦法在獄所裡吃香喝辣,還能外出約會,他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的台灣社會,銀行搶案雖然沒有天天發生,卻也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事。但你知道嗎?在1982年(民國71年)發生的土地銀行持槍搶案,在當時可是前所未見,大膽的犯案手法震撼了整個社會,更間接造成一條無辜性命的消逝……。如果警方抓錯了人,那這位蒙面搶匪的真實身分又是誰呢?
Thumbnail
覺得李先生在那時的黨國時代被惡警當作嫌疑犯、疑似被刑求、疑似被自殺,一整個含冤而死
瑠公圳分屍案剛見報的那天,1961年2月27日,全台灣都在討論這起駭人聽聞的棄屍案件,各家報社唯恐自己銷量輸給競爭對手,都用上大篇全版報導。 何太太也在家裡看報紙了解最新案情,順便幫丈夫的同事顧小孩。那人來接女兒時,她向他攀談道:「你小寶剛才看見分屍案照片,說是她媽媽。」 「這小孩亂講,」男人笑
Thumbnail
5/5搜查瑠公圳
上篇【瑠公圳分屍案】第二幕:三輪車伕的證詞(二)提到,三輪車伕林萬而提供證詞,指認兇手曾經在和平東路一帶帶著屍塊包裹坐他的車前往棄屍,專案小組隨即前往和平東路搜查,在第一個疑兇跟可疑現場碰壁之後,他們隨即發現了另一個可疑的住宅……但那住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空軍少將柳哲生家!究竟柳哲生將軍一家跟這起孕婦
Thumbnail
5/5搜查瑠公圳
※本文內可能含有令人不適、血腥的圖片,閱覽時請注意。 每當社會上有駭人聽聞的命案發生,總是會激發輿論的軒然大波:究竟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命案不僅剝奪受害者的性命,也毀壞了社會大眾習以為常的平靜日常生活。媒體大篇幅的連番轟炸報導,讓受眾滿懷恐懼,原來我們的世界如此不安全,社會越來越亂,小確幸生活一
Thumbnail
秋惠文庫上的屍體照=> 哇、以前都不用馬賽克的喔
我們為什麼要革命呢? 就為了可以用坦克車輾過幾千幾萬人嗎? 為什麼,我們曾經為了推翻獨裁並肩作戰,如今卻成了更深的黑暗?民意怒吼時,你只叫我:「讓他們閉嘴」? 「朴閣下,我已經看不透你了。我們不是說好,要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更民主的嗎?」
Thumbnail
你以為台灣已經解嚴30多年了嗎? 在苗栗還沒,在新竹還沒,在花蓮還沒 在基隆還沒,在桃園還沒,在台中還沒 在新北還沒,在金門還沒,在馬祖還沒 在彰化還沒,在台東還沒,在台北還沒 在原住民還沒 你以為可以投票了,就是解嚴 但當你要罷免時,才發現其實還在戒嚴啊 所以想要真的解嚴,那就把他罷下來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