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堂堂正正台灣人:四二四刺蔣案(上)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作者:郭汶伶

「這是全部臺灣人咧奮鬥,我是因為某種機緣,拄拄好行佇上頭前。」(這是全臺灣人的奮鬥,我只是因為某種機緣剛好成為先行者。)

──黃晴美

  1970年4月24日,黃晴美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人生的一瞬,真的可以變成一部慢鏡頭的電影。那一年,黃晴美31歲,她跟作為建築師的丈夫鄭自才,育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日青五歲,日傑兩歲,一家子住在美國紐約市皇后區羅斯福路上的一間民宅。

黃晴美與鄭自才與長女鄭日青攝於哥倫比亞大學。

黃晴美與鄭自才與長女鄭日青攝於哥倫比亞大學。

  她離開臺灣近七年了。原本跟父母約好三年內學成歸國,她沒有做到。1963年,當她踏上美國的土地,聽見美國人可以指稱美國總統的名諱,看見不同種族及國籍的學生與民權人士在校園、街頭遍地開花。她相信世界可能改變,包括臺灣。

  黃晴美選擇留在美國,目的是為了成為民權運動的浪潮,成為席捲臺灣戒嚴體制的那一波大浪,試圖鬆動蔣家的獨裁統治,讓臺灣人可以決定自己的言語與未來。她也知道,成為浪濤的啟示是大浪也會變成浪沫──丈夫、孩子還有她,那間安放他們一家生活與理想的小屋,終將變換。

  1970年4月24日,紐約市烏雲密佈,細雨飄落整座城市。黃晴美拜託全美臺灣獨立聯盟(UFAI)其中一位女同志照顧孩子。彼此都有從事運動的丈夫,都是孩子的母親,很能理解從事運動的心情,總是相互照應。她沒跟對方多說甚麼就離開了,徑直走進車裡,大哥黃文雄、丈夫鄭自才、全美臺灣獨立聯盟的同志賴文雄就在車內,而她的包包裡靜靜躺著貝瑞塔(Brretta)的點二五口徑自動手槍。

  她不後悔她要做的事。這件事極為秘密,只有丈夫自才、大哥黃文雄、同志賴文雄,還有她知情。他們相信刺殺蔣經國這件事的能量足以鬆動蔣家在臺灣獨裁體制。

  前幾晚,丈夫自才走進儲藏室,從高架上拿出貝瑞塔的點二五口徑跟二二口徑的自動手槍,放到客廳的桌上。這兩把槍是同志陳榮成遠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專程用飛機送來。無論電話聯絡或是面對面交談的過程中,陳榮成都沒有過問用槍原因,只在他們皇后區的住處打開行李箱,交付兩把槍跟槍各自的五十多發子彈。

  客廳桌前,三個男人,一個是她的丈夫鄭自才,一個是大哥黃文雄,另一個是同志賴文雄。他們三個看著手槍,爭議誰要當刺客,大哥黃文雄為了她和她的孩子,排除眾議,以他的未婚身分為理由,執意作為刺客。

  在他們的行刺計劃裡,若要確保不傷及無辜,降低安保人員的警戒,讓行刺人極為靠近行刺對象,一發的中,完成任務。那麼就需要除了槍手以外的人,在現場擔任「掩護槍手」的角色,混淆視聽。那誰來做掩護的任務?黃晴美二話不說,答應跟大哥黃文雄假扮情侶,掩護大哥靠近目標。

  三個男人圍著她,她依然篤定,信任大哥跟丈夫的決定。她也相信,「不管結果如何,我自己有能力照顧日青跟日傑。」她對在場的三個男人發下宣言,溫暖細緩的聲調傳達出剛強猛勁的意志。

  大哥跟丈夫驚訝她的堅定無畏。自計畫尚未成形,黃晴美見證刺蔣計畫從零到趨於一。大哥與丈夫為了作刺殺的練習,攜帶陳榮成提供的兩把槍枝,驅車繞道山區跟長島的海邊。他們倆在海風中,躲進樹叢,讓浪濤聲跟風聲捲走槍聲,隱密而安全地鳴槍射擊海灘上的可樂罐。她看在眼裡,跟孩子們待在不遠處的車上,照顧孩子,也靜靜陪伴他們。

  事實上,黃晴美不是不想走上運動的第一線,而是顧慮孩子。為了年幼的孩子,她不大可能每次出現在街頭的示威遊行,許多時候,只能在交付同志照顧與自己照顧之間游移。她自己的時間是孩子們睡著後的時間,閱讀關於臺灣和女性主義的書籍,或是連夜點燈,用布刀裁減孩子們的舊衣,踩著裁縫車,製作示威的布條。同志們連同布條把她的精神一塊帶到抗議現場去,從街頭到白宮前,甚至是美國賓夕尼法州威廉斯波特舉辦世界少棒的棒球場。

  這樣的自己,大哥黃文雄最清楚。她做違反威權國家意志的事情不是第一次,早在就讀新竹女中高中部之際,打聽到初中部的恩師陳偉四度被叫去審訊問話,恩師的妻子以淚洗面。她跟大哥想出辦法閃避情治人員與警察的視線,帶了一點慰問品,陪伴恩師的妻子。

  如果這是一件對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這是她自小以來的信念。所以,她沒有後悔,跟大哥一同先行「廣場飯店」(Plaza Hotel)一帶視察刺殺路線,最終在1970年4月24日坐上這輛開往「廣場飯店」的車子,開啟臺灣命運的轉捩點。

廣場飯店

廣場飯店

  1969年4月,美國國務卿羅吉斯(William P. Rogers)邀請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美,並以接待國家元首的高規格待遇接待蔣經國一行人,預計自4月18日至28日作停留,為期11天。蔣經國此一訪美行程,外傳是美國為了壓制蘇聯,秘密接觸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試圖安撫與中共敵對的蔣氏政權,特意所做的招待。

  1970年4月24日這天,蔣經國預定前往「廣場飯店」,對「美國工商協進會」(East Asian-American Council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發表演說。「廣場飯店」位於美國曼哈頓中城,在號稱「夢之街」第五大道(Fifth Avenue)與第59街交界處。

  蔣經國還沒抵達廣場飯店,30多位不滿蔣氏高壓統治的示威者齊聚在飯店前的噴水池廣場,舉起寫有「台灣人要自決」、「台灣人爭自由」標語的抗議告示牌,齊聲抗議蔣氏政權迫害人權及自由。

  黃晴美與大哥黃文雄、同志賴文雄下車,依照預定路線與計畫,她與大哥穿好雨衣,假扮情侶,排除路上施工的困難,從廣場大道南邊的巷子走近較無安保人員警戒的「亭仔腳」。

  眼看接近預定的刺殺位置,黃晴美神色一如往常的平靜,從包包裡拿出點二五口徑自動手槍,將手槍交付給大哥黃文雄。她很快地抱住大哥黃文雄,抬頭望進對方的眼裡,說了一句:「I love you.(我愛你。)」

  已屆演講時間,蔣經國一行的車隊行經第59街,從他們倆旁邊經過,即將轉入「廣場飯店」入口前的下車處。

  大哥黃文雄聽了她的告白,沒辦法再多說甚麼,親了她的前額,轉身跑向廣場飯店的入口處。

  黃晴美安靜的落下眼淚。那天,她永遠記得是正午的十二點。

  「廣場飯店」的入口處左右各一排迎賓的服務人員,盛大恭迎蔣經國的到來,附近亦有安保人員警戒突發狀況。蔣經國的行車在入口前停下,他下車落地,帶著隨行人員,不疾不徐地走向旋轉門。大哥黃文雄攜槍走向蔣經國,掏出點二五口徑的自動手槍,一槍擊發。

  附近視察狀況的安保人員眼尖察覺黃文雄手中的意圖,朝黃文雄躍起而來,托升黃文雄的手肘,改變子彈彈道。子彈直接打穿旋轉門的玻璃,留下網狀的碎痕。子彈的聲響帶來異常的氣氛,示威的人們一陣騷動。

  蔣經國沒有回頭,神色自若走入「廣場飯店」,留下被多位安保人員反扣在地板上的黃文雄。鄭自才眼見安保人員壓制黃文雄,原本還站在旁邊發送示威傳單來引起安保人員注意,立刻飛身靠向黃文雄,想要救援黃文雄。

  從旁冒出的警棍揮下,鄭自才眼冒金星,頭破血流,眼鏡碎成一地。刺殺事件衍伸出流血衝突,恐慌蔓延四周,人群騷亂。除了事件的當事人,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甚麼事情。

  黃晴美作為事件當事人,也無法耐住性子袖手旁觀。她推開騷動的人群,擠進事件的中心,目睹警棍落在鄭自才的頭殼,深紅色的熱血從鄭自才頭部的傷口處湧出。她難以忍受,身體就要動起來,腦袋使勁地把她拉回現實──她的孩子日青跟日傑還小,需要家長照顧。

  大哥黃文雄以「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讓我像個臺灣人站起來!)」的呼告,要求安保人員讓他站起。黃晴美說不出話,大哥無畏撐起腰桿子,大哥也把頭舉得很高,兩個人的視線就這樣越過安保人員與警察的人牆交會。

  她遵守諾言,沒有出聲,退到後面。警察用手銬限制大哥黃文雄與丈夫鄭自才的人身行動,她靜靜跟在警察後頭,眼睜睜向警車押送大哥與丈夫遠去。

  「廣場飯店」前的群眾喧囂沒有止息,有人大喊:「Calm Down! Calm Down!(冷靜!冷靜!)」。各家記者簇擁而上,在噴水池廣場裡尋找可以解明事件真相與全貌的受訪者。電視機裡,每一臺新聞頻道都在播送最新一條即時重磅新聞,「蔣氏之子蔣經國遇刺」。

  沒有人知道,對黃文雄,那條即時的重磅新聞也是他給女友的情書。為了保護女友,他沒告訴她,他要在這一天行刺蔣經國,只秘密告訴了兩位同樣從事運動的外籍友人。兩位朋友表示反對,他一次次與友人深究、激辯刺殺的目的與效果,說服自己,也說服朋友,最終兩位好友為他舉辦行前送別會,祝福彼此。

  女友不一樣,她甚麼也不知道。他想像女友如期在下午來到他的住處──她走過店家與街道,電視屏幕上全是播送他行刺被捕的畫面,知道危險,遠離他的住處,也遠離他。

  黃文雄大概很難想像黃晴美是如何活過1970年4月24日那天。至親之人,光天化日之下,從眼前被帶走,也無能為力挽救,那究竟是甚麼樣的心情與狀態?黃晴美在這一天懂得。

  1964年的夏天,父親黃耀輝在臺灣公務體制裡遭到陷害,身陷白色恐怖囹圄。黃晴美人在美國念書,讀著家裡捎來的訊息,氣憤不已。1970年的春天,大哥黃文雄跟丈夫鄭自才被拖進警車,衝擊她的身心。她作為事件的參與者,在事件裡,體會到「親身經歷」的重量,無法回神。

  那天晚上,同志賴文雄、呂天民驅車,載她回到皇后區的家。她打開家門,走進客廳,看見幾把槍枝靜靜躺在桌面上,她認不得這些槍,也不太清楚槍枝來源。

  她以為桌上的槍枝是陳榮成攜來的槍枝之一,是為了地下革命所用的無牌槍枝。既然刺殺的任務結束了,不該留下更多證據,也最好不要讓警方跟檢方有機會在他們的住處搜出這些槍枝,避免檢方將事件跟全美臺灣獨立聯盟牽上線。畢竟,是他們四個人決定刺殺蔣經國,組織並不知情。   

  她、賴文雄、呂天民包好槍枝,走出家門,開車在皇后區尋找棄置槍械的所在,直到選定一座大橋,下車,將槍枝扔進橋下湍流的河水。橋下的流水聲與橋上車流的轟鳴交結成聲音的團塊,刺蔣計畫看似結束了,但她很清楚,槍聲除了象徵死亡,也是時代的匯流與突變的開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37會員
99內容數
立足台灣,關注世界,疑案辦探求隱藏在歷史懸案背後的真相。透過縝密的資料爬梳,直視恐懼埋葬的殘酷記憶,我們期待往日疑雲揭開真相的那一天。
2025/07/17
1980年代,台灣外貿成長驚人,熱錢大量湧入,股價不斷攀升,準備迎接20世紀末的最高點。那是美夢成真的年代,累積財富只要一夕之間,彷彿只要敢衝,所有的慾望都可能實現,促進了酒店、賭場、舞廳等娛樂業的盛行,由各方黑道控制著地下社會,壁壘分明。 此時,一名混血面孔的男子卻殺出重圍,打破了一切的規矩⋯⋯
Thumbnail
2025/07/17
1980年代,台灣外貿成長驚人,熱錢大量湧入,股價不斷攀升,準備迎接20世紀末的最高點。那是美夢成真的年代,累積財富只要一夕之間,彷彿只要敢衝,所有的慾望都可能實現,促進了酒店、賭場、舞廳等娛樂業的盛行,由各方黑道控制著地下社會,壁壘分明。 此時,一名混血面孔的男子卻殺出重圍,打破了一切的規矩⋯⋯
Thumbnail
2025/07/12
  到底是何方殺手,敢踏進四海幫地盤,當著全場2、30名四海幫份子的面前,槍殺四海幫精神領袖?殺手的背後又是什麼人指使?真正的殺機為何?陳永和被刺殺一案有著一連串的謎團。
Thumbnail
2025/07/12
  到底是何方殺手,敢踏進四海幫地盤,當著全場2、30名四海幫份子的面前,槍殺四海幫精神領袖?殺手的背後又是什麼人指使?真正的殺機為何?陳永和被刺殺一案有著一連串的謎團。
Thumbnail
2025/07/12
從案發現場來看,非常有可能是起強盜殺人,但犯人行兇手段更發殘酷,處決式的槍殺──近乎是行刑般的手段,不難引起市民惴惴不安。究竟是上門尋仇?還是殺人搶劫?會不會有下一個目標?不難想像各種臆測和傳言會漫天飛,人心惶惶。 此案後被稱之為豐原滅門血案、楊家滅門慘案為後世所知(以下簡稱楊家血案)。
Thumbnail
2025/07/12
從案發現場來看,非常有可能是起強盜殺人,但犯人行兇手段更發殘酷,處決式的槍殺──近乎是行刑般的手段,不難引起市民惴惴不安。究竟是上門尋仇?還是殺人搶劫?會不會有下一個目標?不難想像各種臆測和傳言會漫天飛,人心惶惶。 此案後被稱之為豐原滅門血案、楊家滅門慘案為後世所知(以下簡稱楊家血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師長張靈甫殉職,遺下一門孤兒寡母,蔣宋美齡要接見殉職將領遺孀
Thumbnail
師長張靈甫殉職,遺下一門孤兒寡母,蔣宋美齡要接見殉職將領遺孀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順便介紹本團隊組員 團隊僅有7人,最年長的前輩叫做周師父(是一位基督徒,在本團隊是榮譽團長的頭銜) 第二位是張女士,管理團隊的身心靈健康 第三位是投資選擇權之佼佼者,賢弟我本人 第四位是國會立委辦公室研究助理(若賢弟人有事,就交給他,他是我政治圈的人脈之一) 第五到第七位都是關注教育議
Thumbnail
順便介紹本團隊組員 團隊僅有7人,最年長的前輩叫做周師父(是一位基督徒,在本團隊是榮譽團長的頭銜) 第二位是張女士,管理團隊的身心靈健康 第三位是投資選擇權之佼佼者,賢弟我本人 第四位是國會立委辦公室研究助理(若賢弟人有事,就交給他,他是我政治圈的人脈之一) 第五到第七位都是關注教育議
Thumbnail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日報二版刊出一則電訊《刺齊學啟犯昨在渝槍決》,報導指出,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在仰光日軍俘虜營中,刺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之兇手章吉祥,及主謀教唆夥犯蔡宗夫,已於十二月十三日在重慶槍決。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日報二版刊出一則電訊《刺齊學啟犯昨在渝槍決》,報導指出,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在仰光日軍俘虜營中,刺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之兇手章吉祥,及主謀教唆夥犯蔡宗夫,已於十二月十三日在重慶槍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