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

含有「戒嚴」共 7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覺得書名有種惡趣味,就是把「動」拆成「重」跟「力」,小說說的也是一個個反動份子集結成冊的故事,加上紅色的圓點像是槍擊後的彈孔(個人腦補),跨越時空又扭曲、重組了重要臺灣史事件的元素,確實有種進入重力不穩感,讀起來有時輕飄飄、有時沉重,有時又覺得好像知道點什麼,但其實沒有真的這麼知道什麼的趣味。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風聲鶴唳緊急戒備的台北城,凰軍的連夜動員控制了局勢,而火之女王失蹤消息甚囂塵上。等不到鳳殿集團發出任何聲明的全球媒體轉向皇一集團求證。人在凰宮裏的織田心急如焚,他將自己的隨身通信權限開至最低,任何未知來源帳號或號碼等等,他一概不拒。「養了一群人,現在都在幹什麼了!」
Thumbnail
時常有人將「現在社會就是太民主自由才這麼亂」,反覆吟誦戒嚴時代的安全與美好,然而社群媒體日前揭露過往擄掠幼女賣為雛妓、女性充斥不安的歷史,顛覆了這種說法。過往官方敘事中對女性「安全」的定義,與現今截然不同,更成為推動設置「軍中樂園(後稱特約茶室)」的理由,本書即以性別角度,揭露這背後的歷史與論爭。
Thumbnail
5/5書評
今年八月底出版的《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中文版,在台灣文史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這場形塑當今世界面貌的世界大戰,即使是終戰近八十年後的現在,帶給現代人的心理衝擊仍然不減當年,像是串流平台上數位上色的二戰紀錄片,都還是很熱門的節目。
Thumbnail
這本同樣在書櫃中買了還沒打開,看來我要先把手綁起來不要一直買新書,不然好多書看不完~~~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講到教官,我有一同學父親就是教官。然後…他的學生為了報復他,…
1986年某日,ㄧ名身穿立領polo衫的男子在公車上睡著了。他醒來時,發現周遭的人行為都很怪異⋯⋯ 這不是日劇情節。
Thumbnail
1攻擊或辱罵坐在博愛座的年輕人,實在不宜。2老人只會愈來愈多,博愛座也是不夠坐的。能夠出來走動的老人其實都可站一下。3社會不斷變化,有些規定的確該修改,這種爭執不斷,真的令人耽心。
人生第一次踏上綠島,不是為了潛水或觀光,而是為了走訪那曾囚禁無數靈魂和身軀,位於火燒島的監獄。 五月,參加了由陳文成基金會舉辦的人權之路之綠島人權走讀,前往位於綠島的白色恐怖園區,走訪當年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並由兩位曾在這被關過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分享親身經歷。一般是以25歲以下青年為主的營隊,我參
Thumbnail
在那麼美麗的地方,卻發生過這麼可怕的事情,受害者能回到那受難的地方,真的很需要勇氣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今年的4月23日,憲法法庭召開「死刑」的言詞辯論會。而這次的辯論,是由於台灣最老的死刑犯「王信福先生」,與其他36名死囚共同提出了釋憲聲請。細看之下會發現,聲請的發起人王信福先生──他最初被判定有罪的原因,竟然跟我們關注的「服裝」有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