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紀律

含有「投資紀律」共 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巴菲特在 2019 年承認錯失 Google 廣告模式投資機會後,為何經歷長達六年的等待,最終在 2025 年以43億美元大手筆買入 Alphabet 股份。作者藉此分析了頂尖價值投資者如何透過極致的投資紀律、情緒自控以及對「安全邊際」的堅持,在修正錯誤同時,避免衝動決策,並進行高明的「代償性調整」
Thumbnail
🌟「市場每天變的是價格,不變的是企業價值與產業趨勢。」 📍 那個讓我賠掉50萬的決定 2024年6月某個炎熱的午後,我坐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咖啡廳裡,看著手機螢幕上跳動的股價,手指顫抖著按下「賣出」鍵。帳面上的數字瞬間從虧損15%變成了實際損失——整整50萬元,那是我辛苦工作兩年存下的積蓄。
Thumbnail
💰別再當韭菜了!90%上班族都踩的投資地雷,一套方法讓你從賭徒變贏家🚨小資族必看:那些年你以為的投資,其實都在送錢給主力?反投機思維讓你翻身 🎯 真正的高手,不是天天盯盤,而是懂得等待 📱 凌晨三點的手機螢幕:你是否也成了K線的奴隸? 你是否曾在深夜三點被心跳驚醒,第一件事就是摸黑打
Thumbnail
📉 一、為什麼大家一跌就慌? 當新聞充斥「美股暴跌」「台積電ADR下跌6.41%」等字眼時, 情緒自然會被市場牽著走。 但冷靜想想—— 股市下跌,真的代表我們虧錢了嗎? 如果是長期投資人,只要還沒賣出,損失都只是「帳面波動」。 市場情緒會起伏,但最終仍會回歸企業基本面與獲利能力
Thumbnail
當馬克斯開始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時,發現與華爾街主流思維格格不入。同事們追逐熱門股票時,他專注被冷落的債券;別人恐懼時他貪婪,別人貪婪時他謹慎。這種孤獨的堅持讓他在公司內部顯得特立獨行,但也讓他的投資績效逐漸脫穎而出。建立個人投資哲學的過程充滿掙扎,但這是成為優秀投資者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10/07
敢於挑戰世界都要承受很多事!
在學校學到的風險等於波動性,但實戰讓馬克斯發現這完全錯誤。真正的風險是永久性的資本損失,而不是價格上下波動。一支股票從100跌到50再漲回80,學術界說風險很高,但若你在50買進,哪來的風險?這個重新定義風險的過程,成為他日後投資哲學的核心基石。風險不是要避免,而是要理解和管理。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10/04
對不一定對 錯不一定錯
羊羹常常在想,學巴菲特到底該學什麼?是複製持股,還是背誦名言?但這些似乎都無法真正讓我們在投資時感到安穩。所以羊羹我花了些時間,從他的人生軌跡中,整理出他思想演進的三個關鍵轉變。這趟探索之旅,或許能幫助大家一起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框架,不再被市場情緒給綁架。
Thumbnail
最近市場的風向變幻莫測,許多過去深信不疑的投資法則似乎都開始失靈,這也讓羊羹我時常在想,身處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到底該相信什麼?與其不斷向外尋求一個標準答案,或許更重要的是向內探索,一步步建立起真正屬於自己的判斷框架。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投資路上,我們都曾反覆自問:這次獲利,究竟是靠實力還是純粹好運?這趟思考之旅,羊羹我將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個被動聽信明牌的散戶,一步步進化成主動設計個人決策系統的架構師。我們將一同探索,如何建立一套能誠實面對自我、不受情緒干擾,並在市場考驗中持續成長的投資哲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