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口

含有「登山口」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看了雲瀑,是否也會覺得雲是有生命的?! 西大武山又稱下大武山,一個山友蒐集三角點,卻不見得真正喜歡的山頭。我卻是真真正正打從心底喜歡這座山。西大武還是可以有一點點視野的,雲瀑就是在這望向南大武拍的。
Thumbnail
To the king!上山前從登山口拍的雲瀑。 好樂觀呀!但爬山不是這樣算的啦。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是輕裝走呢還是重裝,背10公斤或是15公斤;天候狀況與路況,下過雨呢還是乾燥的路徑;個人狀況,有沒有睡飽,訓練足夠嗎……
Thumbnail
前一日從塔塔加遊客中心回到和社,在和社教育中心度過了一夜,清晨的日光照在這個園區上十分優美。 稍微介紹「和社教育中心」,順便小抱怨一下。 來之前稍微爬過網,對和社教育中心的文章其實並不多,總有點神秘的樣子。 和社教育中心屬於台灣大學實驗林所管理,和大家所熟悉的溪頭相同。 園區的範圍不大,所以遊客很
Thumbnail
尼古拉 特斯拉 : 自科學界開始研究非物質現象的那一天起,在十年內所取得的進展,將會超越人類此前幾個世紀所取得的所有成果。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昀揚
再啦
眼看著開學的日子一天天倒數,我畢業設計到底想要做什麼?竟然沒有想法那就再走一遍吧
Thumbnail
「為了能夠解開沉重感,我想將墓園所發生的活動轉換為空間並賦予除了紀念性外的第二用途」這個決定太快做了,而且其實是很支微的決定。這可以等設計發展走到中間後再決定這種設計手段即可。 你該盡快決定的除了要蓋什麼外,也包括了,要在這裡放什麼機能、需求。這才是該盡快決定的。
生命的盡頭與開始總是相連,若你不在生命當中你也脫離了死亡。我們無法確定生命的過程以及長短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死亡終將是結局。
Thumbnail
有個問題喔,紀念故人必須要有「宗教」嗎? (這個問題跟上一個問題無關,但也要思考的是)如果答案是Yes的話,為什麼要是佛教與基督教呢? 到這裡應該還容易回答,下一個問題是文化性的,也非常難以回答,但我希望你們要有這樣的認識。 花東原住民在1950年代開始就幾乎是金馬獎保障班底。請搜尋陸森寶的《美麗的稻穗》還有《思故鄉》(皆為1958)。這段時間因為砲戰(1958)因為砲宣(直至1979)所犧牲的原住民我們要怎麼「一併」理解?現在的狀況是連意識到這件事實的存在都沒有喔,我說的是,如果要思考生命的本質,那是不是該先理解到生命的本質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多麽的不同(很多小盒子)後,找出一個更為宏觀的可能性(更大點的盒子),在設計中回應這所有的文化價值的本質? 我相信,越戰退伍軍人紀念碑(1982年)即是如此。在此前的奧馬哈海灘美軍陣亡將士公墓(1956)以簡潔的符號(十字架、大衛之星)標示著逝者的人生觀(宗教信仰),這做法算是美國這個中型大小的盒子所呈現的方式。 如果要談可能性,我自己認為至少心中的目標要到這地平線彼端的這一點(我當然也一直在追尋著這條地平線)。當然溝通用的語言(評圖時)不必講白到這個程度,反正講台上的沒人有這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