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國際出版社

含有「維京國際出版社」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天是我生日, 照理說我該獨享那塊最大的蛋糕, 可是一翻開《原來蛋糕可以這樣分》, 我突然有點猶豫,也許把蛋糕分出去, 比一個人吃光還要更快樂。 (也不是只有自己胖喔🤣) 封面上的蛋糕缺了一角, 像剛被切下的月亮。 五雙手從不同方向伸來, 封面的視角是俯瞰的,
Thumbnail
💛在一本繪本的世界裡, 往往藏著比厚重小說還深刻的真相。 《大女孩》便是這樣的一本書。 它看似講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 但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 當一個孩子的身形與社會期待不相符時, 那些眼光與話語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 而一個人又要花多少力氣,才能找回自己? 💛第一眼看到
Thumbnail
今天來看本很美的繪本~ 🔹當夜色沉下來, 一隻小小的蛾從靜默中展翅。 牠貼在樹皮上,幾乎與背景融為一體, 顏色難以辨認,紋路稀疏, 不容易引起任何生物的注意。 但這樣的生命在這個故事中, 悄悄掀開了一頁動盪不安的歷史頁角。 🔹封面的中央是一隻樺尺蛾
Thumbnail
愛筆-avatar-img
2025/07/09
閱讀這篇心得分享後,讓人不自覺想起「一沙一世界」這行詩句,歷史的洪流是由無數道細水匯聚,每個變化也許微小可確實地推動著世界的運轉。繪本裡充滿美感與衝突的畫面生動地結合變化的主題與演化理論,並且始終貫徹文中提到的「保留了只給靜靜凝視者的祕密語言」。 那些曾經無法躲避天敵的危險要素,隨著時代轉變(與汙染的堆積)成為樺尺蛾最大的護盾,讀來有著複雜的感受。繪本呈現的對比不只是採用最直觀的白色與黑色,更是自然與科技、輕盈與沉重的延伸矛盾。如同文中所說,少數成為主流的轉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邊做個藍色窗簾的聯想:若反映至人類歷史上多為嚴重的大規模資源掠奪、外族入侵事件) 然而一致性過高,容易不利於物種的延續與基因的多樣性,也讓讀者不禁懷疑這樣看似藉由生死篩選的適應,真的是自然的結果或人類刻意為之?即便故事並未給出確切解答,讀者卻可細細思考背後可能相關的議題。 喜歡繪本透過色彩與對比隱約傳達的意象,與文中溫柔而平穩地詮釋:「不是誰變強了,只是那些沒被掠食者看見的,活下來了而已。」相信讀者在翻頁後逐漸察覺不對勁的地方,便是因為畫面那股不張揚卻深重的力量。 結尾的敘述令我印象深刻:「關於一隻小小的蛾,和一個無法停止改變的世界。翅膀什麼時候變了色,沒有人真的記得。但我們都活在那片顏色正在改變的空氣裡。」總結繪本藉由顏色、環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轉變,傳達出自然與生物正在被改變、人類正在「改變」世界,以及我們都共同活在這片不斷變動的天空下的事實。
lemon li-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4
愛筆 除了謝謝,我還能說什麼😭 很感動,真的💛
🐱這本書讓我從書衣開始就笑了, 整個封面被主角占滿視覺中心, 那是胖妮,黑白色塊拼貼的臉, 左眼瞇成一條線,右眼斜睨, 看起來像剛被吵醒的社區大姐頭。 這絕對是一張不會被認為「溫馨」的書衣, 反而更像是深夜食堂的海報主角, 一臉寫著:「誰叫你翻到這本?」 旁邊唯一的彩色——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一本「微糖」繪本, 「微糖」兩個字的靈感來自晨熹社闆娘的文章, 一直在想要怎麼形容這繪本給我的感覺, 直到早上起床滑手機, 看到闆娘「微甜少冰」的形容, 我想這是「微糖」也是我的選項。 怎麼說呢? 請慢慢看來。 一樣從封面看起, 這封面像是一本相簿般, 而且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我很愛的這本《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我對這本書有那麼一點點的偏愛, 除了廉恩是非常喜歡的創作者以外, 書本的內容自然也是原因。 昨天於「童里繪本洋行」聽完廉恩的分享會後, 我試圖盡量以「不爆大雷」的方式和大家分享這本書, 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本書。 🌳
Thumbnail
👑小心唷! 今天的文章超級霹靂無敵長。 🎸如果你很年輕,沒聽過貓王, 今天的文章很適合你了解「邀滾樂之王」。 👑如果你聽過貓王,也知道貓王跟貓奴無關, 今天的文章帶你認識「流行音樂唱片史上銷量之王」。 🔥如果你認識貓王,也知道他的豐功偉業, 今天的文章很適合你放
Thumbnail
在讀到這本書以前, 「燈塔」對我來說是有點陌生的詞, 大約知道燈塔就是矗立在港口, 默默守護來往船隻這樣的建築。 如果你跟我認知的差不多, 或許藉由《燈塔的故事》這本書可以翻轉你的認知。 出版社在網站上的內容簡介:    嘩拉嘩拉的波浪圍繞著海中的礁石島, 伊娃的爺
Thumbnail
🔊文末有「山洞」小知識。 今天來介紹一本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繪本——《小小的回音》,光看封面可能會誤會這繪本就是可愛而已,讀了就知道繪本從來就不是想像的這麼簡單。 故事內容先看看出版社的簡介: 小艾可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回音(Echo)」。 她整天躲躲藏藏、 小心翼翼、 四處尋找
Thumbnail
白夜-avatar-img
2023/10/24
這兩天也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書,期待之後念給外甥聽,可以產生什麼共鳴(也可能沒有回音XD)
lemon l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4
白夜 哈哈哈哈,可以跟他玩聲音遊戲,試著在房間被子裡玩,搞不好就會有興趣了
很少一本書寫兩次心得,但最近讀到這本《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時,想起了一個月前讀到的《小班》。 《獨處,是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來自韓國金有真律師的作品,而金有真律師在臺灣的第一本作品是《我的一天從4點30分開始:當你酣睡時,有人已醒來實現夢想!》,這本書早已賣出全球版權,也幫助了無數人。金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