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篇心得分享後,讓人不自覺想起「一沙一世界」這行詩句,歷史的洪流是由無數道細水匯聚,每個變化也許微小可確實地推動著世界的運轉。繪本裡充滿美感與衝突的畫面生動地結合變化的主題與演化理論,並且始終貫徹文中提到的「保留了只給靜靜凝視者的祕密語言」。
那些曾經無法躲避天敵的危險要素,隨著時代轉變(與汙染的堆積)成為樺尺蛾最大的護盾,讀來有著複雜的感受。繪本呈現的對比不只是採用最直觀的白色與黑色,更是自然與科技、輕盈與沉重的延伸矛盾。如同文中所說,少數成為主流的轉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邊做個藍色窗簾的聯想:若反映至人類歷史上多為嚴重的大規模資源掠奪、外族入侵事件) 然而一致性過高,容易不利於物種的延續與基因的多樣性,也讓讀者不禁懷疑這樣看似藉由生死篩選的適應,真的是自然的結果或人類刻意為之?即便故事並未給出確切解答,讀者卻可細細思考背後可能相關的議題。
喜歡繪本透過色彩與對比隱約傳達的意象,與文中溫柔而平穩地詮釋:「不是誰變強了,只是那些沒被掠食者看見的,活下來了而已。」相信讀者在翻頁後逐漸察覺不對勁的地方,便是因為畫面那股不張揚卻深重的力量。
結尾的敘述令我印象深刻:「關於一隻小小的蛾,和一個無法停止改變的世界。翅膀什麼時候變了色,沒有人真的記得。但我們都活在那片顏色正在改變的空氣裡。」總結繪本藉由顏色、環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轉變,傳達出自然與生物正在被改變、人類正在「改變」世界,以及我們都共同活在這片不斷變動的天空下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