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殺人魔

含有「美國殺人魔」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限時公開
相較於法庭攻防、主角的身分背景,全片將懸疑重心放在「不去交代女主角Kelly-Ann執迷這個案件的原因」,這也像是人們對網路資訊不解的執迷,執迷於窮追不捨以至最後執迷成一種「無動於衷」,「讓我們看下去……」像是魔咒使人上癮,沒有理由、無須誘因,行為與精神的分割感也體現在觀眾始終看不透......
Thumbnail
《美國殺人魔》改編自Bret Easton Ellis的同名小說,以Transgressive fiction切入,電影同小說文本,以極端、反叛,如「暴力」、如「性」的方式,書寫社會邊緣人物或非傳統生活方式(此指1980s的雅痞文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希望你能夠愛人,希望你可以被人所愛,希望你還能愛這個世界。
Thumbnail
瑰琦-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1
你好,真的很謝謝你的回覆。我的確是透過這個作品得知「西格瑪男」的名詞,並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才了解這樣的一個分類機制,所以對於這方面的名詞解釋,我可能沒有掌握得像您一樣。不過我在搜集、了解資料的過程中,一點都不認同這種分類機制,不論他是失敗的alpha或是sigma。我不希望有人被困在這種框架裡,不希望我的讀者在追尋他們的人生目標失去愛的能力。所以我整篇文章裡希望向讀者們表達的事情是,不論是戀愛或者自我實現,都希望每個讀者可以確切的知道你自己的幸福人生是什麼樣子,並努力地去實現屬於你的幸福人生。再次感謝你的留言!
付費限定
片名告訴我們或不告訴我們的,比你想得還多。本片台灣譯為<超速性追緝>,或許是「XX追緝令」的刻意誤導,用詞卻精準拿捏了速度之於激情的性幻想,縱然片中完全沒有任何警匪偵緝的橋段,使人腦補若不是法律又會是怎樣的力量「制裁」這樣的禁忌和悖德;中國片名<慾望號快車>,則或許挪用自名片<慾望街車>,強調車子的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發條橘子》是改編自1962年的反烏托邦科幻小說,由史丹力庫柏力克導演。Alex是個熱愛貝多芬交響樂的反社會青年,他領著四人幫的混混,半夜私闖民宅強暴殺人。警方抓拿之後,被處以集權式的社會改造工程,卻只是將他的瘋狂天性,壓抑成表面溫順的變態。這篇選集將會介紹十位電影中的瘋狂主角。
Thumbnail
這是一篇,有些乾貨但又沒有什麼營養的文章,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也對其感到困惑,可以點進來討論~
Thumbnail
陳威利-avatar-img
2021/08/30
我認為你的觀點很有趣 但對於Paul Allen為殺手這一推論,這似乎跟你第一段提到的有人看電影容易腦補一樣 這好像也偏向腦補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1. 結局最後Patrick Batman 打電話向律師自白後,隔天去Paul Allen的公寓,發現那裡的屍體都消失不見,對於房東的防備,最後他倒退著離開那間公寓 接著他吃一大罐藥,這是電影中第二次吃藥的鏡頭 第一次在殺Paul Allen前吃藥 第二次是發現Paul Allen公寓似乎不存在,他發現自己之前殺人的屍體不見時也吃藥 如果這些屍體大多為Paul Allen做的,為什麼他的反應會如此劇烈? 如果說這些屍體也有Paul Allen殺的成份在,也是相當矛盾的,因為整部電影沒有刻畫Paul Allen的性格,無法說身處上流上會就是白天上班,夜生活殺人為樂 就跟你說的自戀人格一樣,Patrick Batman在對律師打電話自白和對話可看到,他承認他是生病的,他也很自豪他殺死Paul Allen 我認為這部片從頭到尾都沒有把重點放在Paul Allen上,而是描寫Patrick Batman的心境跟這對這社會的諷刺 2. 整部片除了電影有意混淆現實跟虛幻外,我也分不清楚他到底殺了哪些人,但如果確定Patrick Batman吃藥為認知自己有狀況的前提下,我能肯定他一定有殺Paul Allen,思考看看:知道自己有病,還知道要看醫生吃藥,而殺人前特地吃藥是否說明,避免自己的疾病影響現在所做的決策?那能不能肯定認為殺人事實大於幻想呢?我想我是這麼認為的 其他的殺人過程我就不確定是不是幻想的(當然,最後Paul Allen公寓房東的態度也很有趣,但也可以推測房東的態度搞不好都是他幻想出來的)。整部片交雜虛幻跟現實,看這部片才知道每一幕都是伏筆,每一個場景都是線索,真的很燒腦 3. Patrick Batman家中有沒有殺人用具?我想可以從Jean來他家的場景得知,他拿一捲tape跟Jean說一個Ted Bundy的狗狗的故事,不只觀眾,連Jean也有看到也詢問Patrick Batman這是什麼東西,誰沒事聊天聊到一半會拿Tape給人看到?不過這部電影虛虛實實,下一秒拿著釘槍的畫面可能是幻想的說不一定? 4. 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我認同你寫的,留下許多議題供大眾去思考的就是一部厲害的電影 真的很謝謝你寫這篇,我發現不同的觀點,也重新思考不同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