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殺人魔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我要挑戰一部大部分的人都無解的電影,"美國殺人魔",姑且不論翻譯的問題,這部電影給觀眾留下了大量無法解讀的訊息,結局的懸念至今仍未消解,這部電影在我們看來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國殺人魔"
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曾發過另外一部電影的文章,是"羊男的迷宮",裡面寫的一大堆,簡單的來說,是我們對於現實理解的認知,腦補了結局的開放,開放式的結局在眾多經典電影來說,這種呈現選擇不是少數,甚至有些電影是因為其結局的開放而成為經典,縱使電影本身相當平淡無味.
"羊男的迷宮"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有好幾個問題可以提出,首先開放式的定義為何?第二,腦補與電影的關係,第三,結局本身與電影本身的質量比是否正常?

第一個問題,其實真正要問的是劇本的架構,說到開放結局,最有名的一定是"全面啟動",劇本從頭到尾都是為了結局而生,前面的兩個多小時都在說明結局的選擇A與選擇B,而問題來了,我們對於現實的理解腦補了結局的開放,但不管我們對現實的理解是如何,都不影響到這部電影結局的判斷,所以上面的觀點其實並不完全,真正要問的問題是,電影是否讓我們相信或否定了電影中的現實,成功或失敗都讓我們導向了不同的結局想像.
這要說到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觀點,現實這個字我們本身就有所理解,大部分的電影也都只需要套入基本的現實概念就能理解劇本,但要是劇本要創造的是另外一種現實呢?是一個我們不曾看過,沒有文章提及,沒有科學研究的現實,那電影顯然就變成了這種現實唯一的訊息來源,我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佐證電影中的現實,就只有那部電影能夠創造那部電影的現實.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老派的電影理解角度,因為現代很多電影都突破了這個想法,但其實老歸老,只要存在仍被討論必有其價值,只有電影可以創造電影的現實,所以也就意味著,只有電影中有的訊息,才是證據,但第二個問題又出現了,鏡頭是否會騙人?鏡頭是否真正呈現了當前電影那個線性時空運作的現實,又或是閃回鏡頭甚至是用其他手法說明某個鏡頭其實是想像的,這考驗了很多層面觀影者的注意力,鏡頭中的物件代表了什麼樣的概念或台詞背後有什麼樣的隱喻.
"時鐘有壓力的概念,同時有多個時鐘概念著角色的情緒非常焦慮"
電影的現實如何識破?如何確信電影中的信息是電影要說明的現實?這裡必須要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只要導演不想說,就不可能能夠解讀,因為電影是一個經過細心設計過的藝術品,如果之中導演選擇不說電影中的設定與某場戲的概念,那身為觀眾的我們就永遠沒有辦法知道,只有電影中出現的東西,能夠證明電影中的現實,有時候是心境,有時候是概念,有時候甚至是對於某件事情的暗喻,但這都是導演想要藉由某些物件透露給觀眾的情況,如果導演不想解釋,那我們拼命回放逐格分析可能也看不到,電影中的現實是電影創造的,而電影是導演與劇組們創造的,我們要如何去理解,別人不想給我們理解的東西呢?
"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的結局"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問題,電影與腦補,藉由上述的觀點說道,只要電影中沒有用任何東西呈現出來的事情,就是沒有發生過.
譬如一個角色A從家裡到大樓上班,電影沒有揭露時間,也沒有鏡頭說明主角A從到家裡到大樓間發生了什麼事,只要沒有任何鏡頭或物件暗示,這段時間就是不曾存在,我們看電影時大腦的運作並不是線性的,而是情節->情節->情節的推進,不是邏輯所推,是經由事件引導,只是剛好大部分的劇本設計中,情節都符合邏輯而已,並不是要用邏輯才有劇本,是因為是劇本所以才有邏輯.
地上沒有血
而腦補就是觀眾擅自在那些電影不曾存在的時間中加油添醋,合理化一個劇情,我不能說這樣的觀影方式不對,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看電影的方式,但就上述所說,我們要如何理解一個,別人不想給我們理解的事情,經過自己解讀後,那件事務可能就沒有它存在的本質了,或許有些電影,並不是真正要給予某些議題批判,而是希望大家能夠反思其中的問題所在,而這篇原本的主旨"美國殺人魔"在我們眼中其實也是如此,因為電影有故意的混亂觀眾對於現實的認知,而且是不間斷的.
地上出現血跡

但我們還是要問到第三個問題,結局本身與電影本身的質量比是否正常?
很多電影是結局來了一個大逆轉把13億人震驚了之類的事情,不,這是不正常的,但如何是有節奏的一步一步推砌觀眾的情緒,直到最後一刻爆發,好,那這是正常的,好像有點太過於雙標,但其實這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跟第二點一樣,大逆轉之所以是大逆轉,是有很多變數造成,可能是觀眾該接收的訊息沒有接收到,又或者是情節與演員演出落差等等,太多變數讓原本合理的結局變的不合理.
大反轉(反教材)
此外,一部分來說,這其實也是電影商業性的問題,正常有些質感的電影都是屬於後者,雖然推砌情緒成不成功是一回事,但很明顯的,我們其實可以看到有在努力,而幾乎所有我看過的大逆轉結局,商業比重占比較高的電影是一個明顯的數據,而這些電影很明顯地都有幾個共同點,那就是專業成分不足,鏡頭的隨意使用或情節突兀甚至是演員等等,也就變成是我們如稱的B級片,這一切都是商業考量,為了要拉低成本,自然選擇了水準中下的人才來拍攝,結局逆轉更多的不是為了補足劇本,而是為了行銷上的噱頭.
大反轉(反教材)
所以識讀電影中的資訊非常的重要,理解鏡頭帶給觀眾什麼樣的訊息與暗示,接受的越多越能理解角色的心境與情節的合理性,而在理解越多這些東西之後,劇本的結局不管是任何導向,都足以說明自己對於某些事物的看法,進而更了解自己或更了解依些藝術手法與呈現概念.

電影結論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開放式的結局定義是什麼?劇本在結局中,根據電影中給出的資訊,讓觀眾對於電影現實的認知程度,決定了劇後想像.
第二個問題,電影與腦補,電影現實建立在電影提供的資訊,任何電影中的事物都可以被解讀,但電影之外的事情就是絕對不存在,觀眾是無法確證創作者的立場與心思,除非創作者自己在電影中用任何形式表明.
第三個問題,結局本身與電影本身的質量比是否正常?要根據電影種種的外在因素,再來分析結局本身與電影本身是否正常,普遍來說,商業性強烈的電影會比較不追究這個比例問題,而傳統較老的電影創作者則比較傾向於前者,各種層面提高電影的質感.

好了說了一堆,我覺得差不多可以說說美國殺人魔了?
這部電影,有非常非常多的專業成分在其中,整部電影其實說穿了只是用上帝視角在看一個美國上流的故事,整部電影相當的流暢,都在工作,聚餐,夜生活,工作,聚餐,夜生活的循環中度過.
聚會
既然如此,爭議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導演刻意的混亂觀眾的資訊,未知數的基準看什麼事情都變成了未知數.
譬如說,上一秒鏡頭在主角殺完人在沙發上愜意的抽菸,鏡頭一切主角提著一個巨大的黑色袋子準備要走出大樓,在下一個鏡頭鏡頭從主角背後的地上拍,清楚的拍到地上血跡拖行的痕跡(顯然袋子裝的是屍體),但在下一秒主角走出飯店,這時候地上卻乾淨無比,有主角的友人路過,甚至跟主角打招呼看到這個可疑的袋子,卻只問是哪裡買的.
"地上又沒有血"
而電影的爭議就在這裡,究竟主角有沒有真的殺人?還是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想像?
"笑"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勢必就要用電影提供的一切資訊,來試著看看導演"有沒有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又或者只是藉由電影這個載體拋出一個問題,給觀眾討論,不打算解答,而我們的視野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如果有任何人看到電影中的某個鏡頭中的暗示或訊息,都可以跟我討論.
所以!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問題,主角到底是不是一個有精神病的人,整部電影裡面只有一個短暫不到三秒時間的鏡頭有暗示,而接下來的對話與行為也相當的有趣值得思考.
"電影唯一一個暗示主角有精神病的鏡頭"
想必大家都有網飛了吧,這部電影在網飛可以看到,將時間拉到主角殺死保羅的部分,在浴室主角穿好雨衣,鏡頭拍到了主角取了顆藥丸吃下後,出去碎念在殺死保羅.
從這裡看到,主角是有精神障礙的,但障礙到什麼樣的程度是電影後續的重點,而主角在殺死保羅之前在說明著一張唱片的想法,裡面說道一首歌的歌詞,裡面提到從眾的快樂和潮流,同時也是樂團本身的個人宣言.
"長篇大論的隱晦告解"
我的天阿!這一段簡直就是神來一筆,這提出了一個問題架構,從眾的快樂與個人的宣言,從眾是快樂的,但在某些角度來看卻是墮落的,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墮落宣言與自我認定,認定了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而主角在這裡究竟認定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個權威指標者,還是個人性底層的殺人魔?又或者所謂的權威指標者其實都是殺人魔,只是因為主角成為了權威指標者所以跟他們一樣殺人?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電影的後續資訊來理解一些導演想法的碎片.
例如,電影後段,主角殺死兩個女性的段落,其中一位試著逃跑,過程中不斷撞見屍體,甚至牆壁上大大的寫著:去死吧雅痞,這是一個充滿疑惑的段落,首先電影並沒有出現以下的兩個段落,第一是主角在保羅的公寓殺死那麼多人,第二是主角並沒有把自己殺過的人藏屍在保羅家裡,甚至在後面主角對律師的坦承都沒有提到這兩點,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知的資訊,就是保羅的家裡有非常非常多的屍體,原因不明.
"咒罵"
第二個不明的地方在於那句:去死吧雅痞.因為電影沒有真正的在鏡頭中出現殺死那些人並用他們的血在牆上寫字,而在角色的立場,這是個認知問題,或許主角與保羅他們都彼此認為彼此是雅痞,所以這個段落,不管怎麼解讀都很有趣.
第一種腦補,是最多人思考的方向,這些人都是主角殺的,想要嫁禍給保羅.
第二種思考,這些人其實真的是保羅殺的,主角所謂的從眾,就是要變得跟一般上流人士一樣,白天上班,夜生活殺人為樂.
當然我們偏向第二種,因為資訊明顯的就是保羅的公寓出現大量的屍體,保羅看主角其實很不爽,靠著殺人宣洩情緒,甚至在牆上咒罵主角.
"我們的看法中,保羅也是殺人魔"
然而令人驚豔的地方又出現了,主角崩潰狀況下跟律師說明一切之後,隔天一如往常的醒來,主角來到了保羅的公寓,卻發現公寓都被清空,有人再看房子,主角去找那些屍體,卻發現什麼都沒有,一種否定掉電影一大段劇情的感覺,似乎不曾存在,甚至後來在酒吧遇到他的律師,律師也一副看到神經病的感覺,不斷的逃避話題.
"定調整部電影的一段戲"

這裡又分成了幾種解釋.
第一種,主角從來沒有殺過人,主角殺人的都是因為精神病而產生的幻想.
第二種,主角確實殺過很多人,但律師神通廣大處理好一切要主角繼續生活.

認為是第一種的,是主角自己瘋了,認為是第二種的是這個世界瘋了.
但,是否一定就只有全殺跟沒殺的兩種呢?也就是我們認為的第三種,主角確實有殺過人,但並沒有全部都是主角殺的,前面的說法,另一個類似主角的角色也有殺人傾向,主角只是同流合汙,宣告自己的墮落,而律師確實處理好一切,但主角也並不是沒有精神病的問題,種種的一切,在他痛苦的不想要繼續下去時,卻反而被要求要繼續下去,主角才終於崩潰,放棄那個痛苦的自己,開始沉浸在那些原本自己反感的事情上,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墮落.
主角在前段時聚餐,有人問主角問題主角都能回答出一個非常讓人滿意的答案,但在最後主角卻反常地只說:隨便.看著周遭的人群,主角開始一段相當黑暗的獨白,大致上最後幾句是這樣的:再承認那些可怕思想後,我並沒有得到救贖或淨化,我對自己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的告解是沒有意義的.
"隨便啦"
我想,這說明了所謂的冷漠與社會性的追求,每個人都是藉由每個自己身邊的人來認識自己,從他們的言談舉止明白某一部分的自己,但當我們訴說自己的內在可怕思想後,別人是否會真的認真聆聽?或真的在乎自己?又或者只是想要保護自己的最大利益?告解沒有意義,說的就是冷漠與不被理解的感受,這是偏向第一種結局導向的自白說法,主角一直都只在幻想中殺人,但如今似乎在現實中殺人也無所謂的概念,但套在第二種結局導向則是社會的冷漠與自私,主角如果真的被爆出殺人的事蹟,可能對他們其他人的工作都會有所影響,所以不管主角想不想要痛不痛苦,律師都幫他搞定了所有的事情,並要他繼續生活下去.

所以結論,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的優秀,我甚至可以提出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這一切資訊的不明朗與壓抑,都是導演刻意為之,就是要藉由這種方式諷刺那些填鴨式教育的受害者,什麼都想要得出一個明確的有或沒有的答案,而不去思考其他電影的其他面向,就好像丟了一顆球然後給小狗撿一樣,其他人繼續討論著他們的話題,這樣的說法不洽當但確實這部電影是真的有這樣的影子可以被解讀,也剛好符合電影故意營造出的上流權威與底層的隔閡.
"真是上流"

對我就是那個玩球的小狗,汪汪汪,玩完了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電影的技術層面了.
鮮少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女性導演,其中鏡頭與服裝上的細節數不勝數,節奏剪接上呈現了主角大部分是處於焦躁或平靜的狀態,違心時鏡頭剪接會非常的快,例如主角騙秘書訂到一間沒訂到的餐廳時,或是主角面對警探的質問時,而平靜的時候主角鏡頭會固定且慢長,而且大部分都是中景或人物特寫,故意放大角色的行為動作去呈現優雅與暴力的反差.
"興奮手舞足蹈的自白"
這部電影並不志在呈現殘忍與噁心,而是有主旨的故事,不是為了暴力而暴力,暴力只是一個述說故事的工具,而對於男主角那從頭到尾的明諷暗喻,都離不開他是一個超級自戀狂的事實,譬如做愛時還看著鏡子裡面自己,這點真的讓人笑翻,但同時又覺得很可怕,中心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人,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平常人看起來如此反差的行為,其中包括殺人,包括一些反社會的台詞,因為他對自己的自戀越深,越被挑戰時造成的傷害落差越大,反之反擊的力度也會越強.
"在極端的自戀人格下,連讓別人定義自我的空間都沒有"
而大家都笑出聲的,主角原本想要殺死廁所中一個對他造成傷害的同事,這時他同事直接一言不合就出櫃,男主角反而沒有殺他,大家應該都有點好奇為什麼?我想是因為理解,男主角理解了他喜歡自己的這個想法,但只是還不能接受同志的這個問題,反之其他被他殺害的人,多半都是擁有獨立意見的個體,而非自我的崇拜者,不管是養狗的流浪漢,或救小貓的婦人,有責任感的警察,有主見的女性或抗拒主角的女性等等,又或是有想法會往上爬的同輩,所以主角只殺自己階級以下跟以上的人,不殺跟自己同一齊的人.
"掐"

這部電影總結來說,非常的優秀,各種層面的問題與思考都在這部電影被提及,很久沒有看到傷腦傷這麼深的電影,還好在網飛就能不斷的重複觀看,如果只在電影院上映可不知道要噴多少錢才能一直複習看細節,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們的看法,不是絕對的.
如果有其他的想法,歡迎留言或討論.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中文的講話邏輯有時跟英文相反,「天空就是極限」在中文的意思是最高只到天空,聽起來好像有最大限度,但在英文意思卻是反過來的。日文的天花板正巧也有很類似的比喻。語言就是這麼奇妙,來看看美國人和日本人表達上的微妙巧合。
Thumbnail
殺人魔的追隨者已成危險失控的狂徒--《嗜血門徒》 柔伊仔細檢查交疊在房間地板上的大片血跡和腳印,起初很難理解這片混亂;血腳印被抹開,彼此交踩,她慢慢設法在腦中釐清:有人在房間入口附近轉了好幾圈,走到最遠的角落然後返回,他好幾次踩進血泊中,這可能表示他感到困惑或極度煩惱。 丟棄在地板上的胸罩遭到強力
Thumbnail
韓劇《Mouse窺探》上演至今被稱為「燒腦劇」的代表作品,我認為它不只是引發動腦找真兇,而是觸發觀眾動「心」好好思考幾個社會議題的本質。 由李昇基、李熙俊主演的韓劇《Mouse窺探》,在網路造成熱議「到底誰是連續殺人犯」?,這部犯罪嫌疑故事到現在演了6集,節奏緊湊、扣人心懸,
Thumbnail
警方原以為找到了綁架少女的嫌犯,卻不知道他在過去十多年當中,橫跨了十三個州、至少殺了十個人。沒有屍體,沒有凶器,沒有人知道失蹤者在哪裡。
Thumbnail
一場震驚美國的殺人案,引發臉書成千上萬個用戶在社團討論,夫妻之間的互動也成了眾人輿論的焦點。案件彷彿是真實版的《控制》,一大清早太太消失了,現場沒有打鬥痕跡,一無所知的先生在媒體面前表露擔心失蹤的太太跟兩個女兒。
Thumbnail
2015年末,當《製造殺人犯》(Making a Murderer)這部10集紀錄片,最先在美國視頻網站Netflix播出之後,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轟動效應,並引起全美範圍就美國司法體制以及人性的大討論;華盛頓郵報、NBC電視網及ABC電視網等美國主流媒體跟蹤報導;超過13萬人到白宮官方網站,呼籲美國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中文的講話邏輯有時跟英文相反,「天空就是極限」在中文的意思是最高只到天空,聽起來好像有最大限度,但在英文意思卻是反過來的。日文的天花板正巧也有很類似的比喻。語言就是這麼奇妙,來看看美國人和日本人表達上的微妙巧合。
Thumbnail
殺人魔的追隨者已成危險失控的狂徒--《嗜血門徒》 柔伊仔細檢查交疊在房間地板上的大片血跡和腳印,起初很難理解這片混亂;血腳印被抹開,彼此交踩,她慢慢設法在腦中釐清:有人在房間入口附近轉了好幾圈,走到最遠的角落然後返回,他好幾次踩進血泊中,這可能表示他感到困惑或極度煩惱。 丟棄在地板上的胸罩遭到強力
Thumbnail
韓劇《Mouse窺探》上演至今被稱為「燒腦劇」的代表作品,我認為它不只是引發動腦找真兇,而是觸發觀眾動「心」好好思考幾個社會議題的本質。 由李昇基、李熙俊主演的韓劇《Mouse窺探》,在網路造成熱議「到底誰是連續殺人犯」?,這部犯罪嫌疑故事到現在演了6集,節奏緊湊、扣人心懸,
Thumbnail
警方原以為找到了綁架少女的嫌犯,卻不知道他在過去十多年當中,橫跨了十三個州、至少殺了十個人。沒有屍體,沒有凶器,沒有人知道失蹤者在哪裡。
Thumbnail
一場震驚美國的殺人案,引發臉書成千上萬個用戶在社團討論,夫妻之間的互動也成了眾人輿論的焦點。案件彷彿是真實版的《控制》,一大清早太太消失了,現場沒有打鬥痕跡,一無所知的先生在媒體面前表露擔心失蹤的太太跟兩個女兒。
Thumbnail
2015年末,當《製造殺人犯》(Making a Murderer)這部10集紀錄片,最先在美國視頻網站Netflix播出之後,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轟動效應,並引起全美範圍就美國司法體制以及人性的大討論;華盛頓郵報、NBC電視網及ABC電視網等美國主流媒體跟蹤報導;超過13萬人到白宮官方網站,呼籲美國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