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的世界史

含有「興亡的世界史」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然而,無視於當前的死亡率,民族的傳記從布勞岱爾那冷酷地持續累積的墓園之中攫取了堪為典範的自殺,令人悲痛的殉難、暗殺、處決、戰爭,以及大屠殺。只是,為了要配合敘述的目的,這些激烈的死亡必須被記憶/遺忘成「我們自己的」。〈記憶與遺忘〉
Thumbnail
David Tai-avatar-img
2025/03/23
猶太人的聖經裡面,巴別塔事件讓上帝出手,分化了人類,各操不同的語言, 因此上帝的心意是有心將人類分成萬族的。又上帝是不喜猶太人立王, 因此既沒有愛王教育,亦沒有愛國教育,但他們亡國二千年卻神跡地復國, 依據這些歷史事實,民族主義只是低級的民族意識而已。國之興亡不在乎人的意志, 卻在於上帝的心意。很多帝國在歷史的洪流中不留痕跡。
David Tai 從十五世紀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一直到二十世紀鄂圖曼土耳其滅國期間,猶太人一直處於不利的處境,猶太教徒就算改信基督教,連不吃豬肉都被認為是瀆神的行為。這樣來自基督教徒的歧視,終於在二戰期間由納粹的大屠殺升到最高峰。戰後因為國際間的同情,以及猶太族群的自立自強,終於在故土建國,但是這樣的成就,是建立在猶太人自身的努力上,因為長年來猶太人重視教育、在國際商界、學術界皆有地位。只說是上帝的心意,未免太輕視猶太人自身的努力。 只是以色列的建國,是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痛苦之上,大英帝國的一地三賣,讓中東陷入無窮的戰火中。說這樣的局勢是上帝的心意,不夠厚道。 民族主義絕對不是低級的民族意識,「想像的共同體」講述了這些民族想像的可能性,宗教也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由宗教產生的想像,與由血緣或語言產生的想像,都可能讓一個民族為善或為惡,並無二致
付費限定
能夠去挑戰、驗證前人的結論,才是「探索」,而這樣充滿不確定的過程,需要一些基本原則來幫助我們,除了驗證論述的可靠性之外,也可以比較容易找出疑點,讓我們不會被作者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以上三點就是我整理出來很好用的基本原則,送禮自用兩相宜,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2/16
John 這篇讀後感整理真好👍 謝謝您用心的分享💕 關於台灣的定位問題,大多數人都被誤導,什麼「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份」blah-blah-blah 最近留意到一則新聞,美國國務院在前幾天更新對台政策,其中刪除了之前的「不支持台灣獨立」語句,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成為正式會員,新政府新作風?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552311 川普這個「狂人總統」,語不驚人死不休,「對岸維尼」根本摸不清他的想法,是友是敵?且拭目以待。
蘿娜自語 如果這些小小的心得能幫到大家,那就太好了。 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拿來角力的題材,我們住在台灣島上的人,要時時注意這兩邊的動態,才不會一個不小心就翻船
付費限定
透過研讀世界史,我們可以用更超然的態度來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以國際共通的法理原則,把責任歸給需要負責的個人或是團體。只有當國與國之間的轉型正義得到伸張之後,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世界和平,這應該是投入世界史的人們,心中的最大期盼。
Thumbnail
宇木九崎-avatar-img
2025/01/20
最近開始看《二戰》敘述法西斯主義在軸心國崛起、共產主義風靡的緣由,也有類似的感想,而John Lin提出轉型正義的解方更為精闢。有許多人仍不知道轉型正義的重要,可能是不知道轉型正義能影響歷史因果循環吧。
宇木九崎 抄一段余英時教授在《歷史與思想》針對決定論/迫於時代環境不得已的評論: 在決定論瀰漫的思想空氣中,人們往往看不到思想在歷史進程中的能動性…正是這種思想籠罩之下,才產生了所謂「歷史潮流不可抗拒」的這種怪論…而所謂「歷史潮流不可抗拒」也是唯物主義決定論者故意把他們自己的思想和願望化身為「歷史潮流」,以瓦解一切與他們持論不同者的奮門意志。有人說:「所謂不可抗拒者往往祇是沒有去抗拒而已」(”The irresistible is often only that which is not resisted.”)我們對於「歷史潮流不可抗拒」之說正應作如是觀。所以,追究到最後,祇有不去抗拒或抗拒而不得其道的「歷史潮流」才是所謂「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當希特勒的納粹運動如日中天之際,它看起來不正是一種「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嗎? (自序) 所謂的「迫於時代環境不得已」,已被鄂蘭的「平庸的邪惡」所戳破,講得更明白一點:在威權消退的年代,不就是可以暢所欲言、好好的來檢討威權時代的傷害嗎?不敢去提起的理由,恐怕就是不敢面對「平庸的邪惡」的遁辭
付費限定
身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從二戰後一直保持強勢的姿態,主導全球的文化、娛樂、體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這樣席捲全球、帶著滿滿自信與無畏的美式風格,充滿了工業風與科技感,會讓人難以相信:在美國建國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以身為農業國家為傲
Thumbnail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4/12/17
某大國要取代美國的地位,什麼「世界新秩序」,是不是白日夢?
蘿娜自語 某大國恐怕連「秩序」兩個字都不知道要怎麼寫,以為只要虛張聲勢,大家就會乖乖聽他的,這一招只有對國民黨以及他們的支持者有用,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實都在背後嘲笑他們
付費限定
要對抗這些將台灣導向戰爭的危險力量,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歷史的能力:讀了大韓民國的朴正熙與朴槿惠父女的歷史之後,就應該把同樣的標準,套用在中華民國台灣的兩蔣父子身上;一直把兩蔣父子置於神明般的地位,只會讓停屍在慈湖尚未入土為安的兩蔣父子繼續作祟,成為中華民國台灣人民永遠的噩夢,不可不慎。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講到全世界自然環境的重大差異,就不能不提到緯度這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緯度創造了寒帶、溫帶、熱帶等氣候,而這些不同的氣候,很自然的造就了不同生活形態、不同個性的民族,而這些民族的命運,也取決於緯度所帶來的祝福、甚至詛咒。
Thumbnail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4/09/02
謝謝 John 這樣詳細的分享! 歴史,人類的集體回憶,可以選擇性或有錯漏,甚至「做假」,「刪改」,根本沒有十足的準確和真理,因為人始終都有偏見和私心。
蘿娜自語 儘管如此,還是會儘量逼近這個真實世界,新時代「去中心化」的史學,有很大的突破,現代的世界史已經不再什麼都向歐美看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