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

含有「離岸風電」共 20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海峽風力資源的終極潛力 本節旨在建立台灣海峽離岸風電發展的物理與法規上限。分析將從宏觀的政策目標出發,深入至微觀的技術限制,以期對最大可能部署規模進行可信的估算。 劃定可開發海域範圍 分析的起點是台灣明確的國家政策,該政策設定了在2050年實現淨零路徑中,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到40至55 G
Thumbnail
付費限定
I. 執行摘要 離岸風電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柱,其開發與融資高度依賴政府的支持機制。本報告旨在提供一份全面性的深度剖析,整合了全球三大核心支持機制——固定電價躉購(FIT)、差價合約(CfD)與競爭性競標(Bidding)——的比較,並將其應用於台灣獨特的市場情境,最終提出一個為台灣量身打造的
Thumbnail
RE100 是一個由 The Climate Group(氣候組織) 與 CDP(碳揭露計畫) 發起的國際倡議,成立於 2014 年。 它的全名是 Renewable Energy 100%,目標是推動全球大型企業承諾在特定期限內(通常是 2030 年或 2050 年)全面使用 100% 再生能源
菲律賓能源部部長加林(Sharon Garin)近期在能源論壇上表示,第五輪綠色能源競標(GEA-5)進展順利,權責範圍(terms of reference)預計會在年底前完成,競標有望在今年內舉行。
付費限定
隸屬越南國防部的隆祿建設公司(Lung Lo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提議在越南北部、中南部及南部三個海域投資14個離岸風電專案,總裝置容量約9,000MW。內文包含專案場址、計畫容量、預計商轉年度以及總投資額。
菲律賓Buhawind離岸風電專案宣布,旗下位於北呂宋的2GW風場,其設備研究(Facilities Study, FS)已取得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NGCP)核准。
由德國資助的CASE(Clean, Affordable and Secure Energy for Southeast Asia)計畫,7月底與菲律賓能源部共同主辦「能源轉型對話」。首場活動匯集東維薩亞地區地方政府代表,談及北薩馬省外海離岸風電計畫,引發各界討論。
2025年6月,丹麥顧問公司NIRAS 的海事顧問團隊完成了菲律賓離岸風電支援港口的預可行性研究,該計畫由菲律賓能源部與亞洲開發銀行委託,評估菲律賓境內十個具潛力作為支援離岸風電開發的港口,其中選出兩個港口適合進一步做可行性評估。
盤點7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7月關注重點延續R3.3草案的討論。
付費限定
在評估任何產業或公司的長期價值時,首要任務是精準判斷其所處的歷史階段。我所創立的「麥斯產業前瞻」(Maxwell Industry Foresight, MIF) 理論,是一個將產業從概念萌芽到系統性轉型的動態過程,劃分為十個演進等級的分析框架 。此框架的核心價值在於識別關鍵轉折點與瓶頸,從而預測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