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冠良
新竹人。耽溺書本,習慣用底片紀錄日常裡、旅途中偶然經過的片段。作品散見各報副刊。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著有詩集《我還是那顆懸而未墜的雨滴》,2019 避風港文化。
陳 冠良
新竹人。耽溺書本,習慣用底片紀錄日常裡、旅途中偶然經過的片段。作品散見各報副刊。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著有詩集《我還是那顆懸而未墜的雨滴》,2019 避風港文化。
14
篇文章
0
專題
2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平淡裡釀味,最好的愛情 ——《愛侶》(Loving)
那時的種族通婚如何,現今的跨性別又如何,分別的從來只是人心。人心,可以那麼小,又可以多麼大。我們都是自由的,真的沒有誰必須為了誰的愚昧而不幸,一如也沒有人需要因為誰的寬容而感到幸運。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7-03
1
回憶的反向辯證 ——《回憶的餘燼》(The Sense of an Ending)
記憶在光陰裡焚成灰燼,而每片餘燼都是碎裂不完整的畸零。在你心裡塵埃落定的,不代表在別人的現實中亦成定局。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5-26
0
無助,是一種無底的孤獨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絕境像是一間慢慢耗空氧氣的閉鎖密室,不會瞬間奪命,而是將人凌遲至死。絕境也不會是突如其來,而是讓人一步一步繞圈子,一次一次撞得頭破血流,直到精疲力盡,直到衰竭。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4-17
1
悲傷,是為了那注定後悔的美好 ——《異星入境》(Arrival)
當溝通的媒介不再是語言或文字,圖像符號的運用,再次(重新)刺激起人類在語言文字便利性的豢養下呆滯的想像力。其實語言文字唇齒相依的關係,不也是由模仿的象形圖樣而來。我們不是毫無頭緒,只是遺忘太久了。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2-15
1
至少還有你陪我一起軟弱 ——《海邊的曼徹斯特》
我始終以為「家人是前世的相欠債」的說法不無道理。我們在同一個屋簷下相愛相顧,也無可避免地相爭相傷。凡最有情的、在乎的,也都是會顯得最無情,且更深切入骨的。相欠債,欠的是情,所以償債也是嘗債。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2-03
1
荒瘠亂世,悲涼的生與死 ──《索爾之子》
《索爾之子》(Son of Saul)從題材背景、表現形式到概念傳達,無不壓迫,無不緊繃。淺焦鏡頭亦步亦趨跟著主角索爾的一舉一動,緊逼程度讓人彷如水淹口鼻般,幾乎要滅頂地本能搶著一口氧氣。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1-24
0
當他心裡仍有前任的影子——《45年》
婚姻的本質,或者該說所隱喻的,是一種習慣,與愛情無關。丈夫重燃烈火的記憶,焚毀了他們長年相依相守的寧靜。當她認清他心底另有一扇隔閡她的門,習以為常的親密蕩然無存,而她淪為一個衰老且為情所困的女人⋯⋯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7-01-03
0
無盡幽黯裡不眠的螢藍之眸 ——《夜行動物》
什麼樣的人,活該什麼樣的對待。由頭至尾,蘇珊憂愁鬱鬱的瞳眸裡只看見自己——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恐懼,自己的缺乏……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6-12-26
0
關於愛的可能,垂老者與美少年 ——《菜是老的辣》
愛到底是一種感受的產物,孕自洪荒也發自玄虛。我們不確定它從何而來,所以很多時候都失措於如何回應。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6-11-04
1
在幻夢破滅的不毛之地 ——《愛與黑暗的故事》
《愛與黑暗的故事》改編自以色列作家艾默思.奧茲(Amos Oz)於2002年出版的同名自傳長篇小說。影片不深刻著墨以色列國內的歧異與衝突,認同與扞格,聚焦在與自我、他者、環境的進退徘徊和層迭試煉之上。
發佈於
密室宇宙
2016-10-06
1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