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助,是一種無底的孤獨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政府的社會福利制度如果是為了分配正義的合理秩序而生,那麼,在僵硬固化(美其名是標準作業程序)的官僚機構運作之下,其本質精神與意義所蘊含的良善與關懷是否蕩然無存?

 

政策不是為一個人考量,制度當然也非為一個人服務,最大約值的公平便是一切的基礎。

 

有比例原則的公平,自然不會盡如人意。凡法令規定的條文或許像頂住屋梁的柱,不能隨意更動,大架構底下的人卻是流動的,百百款的。每個不同的狀況,各有不同的需求,可以理解執行制度的單位績效有限,但卻怎麼能擱置同理心,沒有一絲彈性?如果「幫助」是宗旨,不懂得一點柔軟的藝術,缺乏微量溫柔的心情,甚至意圖便宜地照章行事,任何協助的「辦法」都會適得其反,成為負擔,成為磨難,踐踏並剝奪一個人的尊嚴。

 

人失去尊嚴,就什麼都沒有了

 

「人失去尊嚴,就什麼都沒有了。」主角丹尼爾.布萊克如是慨歎。

 

職業介紹所是一處令人窒息的所在。

 

年近六十的鰥夫布萊克,是個木匠師傅,因為突發的心臟問題,失了業。長期沒有收入,生活仍得繼續,申請救濟金的補助是必然的選擇。進入那樣皆陷在生命困窘中的人們之中,即便他擁一身專業技藝,亦不得不頹喪承認自己的人生此際的灰階色調。在窒息的場所,面對機械式漠然的官員臉孔,沒有陽光的絕望,就隱隱逸散起腐壞的惡氣。偶然一個諮詢人員善意的簡單問候,姑且不論真心多少,或實質幫忙多少,都可以無比溫馨,都像是天大的恩惠了。

 

raw-image

 

然而,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體制的冷涼,就是那些握有審查稽核權力的人的冷涼嗎?我寧願相信,在不同的立場,就有不同的對立面。一邊是克守職責規範,一邊捍爭身家權益,就像《為愛朗讀》(The Reader)裡的漢娜,真的不懂自己的盡忠職守究竟何錯之有;一如那些被她斷送生命的冤魂也不懂她何以那樣殘酷堅決將他們屠殺殆盡?一張諮詢桌的兩端,都沒有存心要彼此刁難。然而,這個社會遵循的生存法則,或稱為遊戲規則,卻逼著他們握持各自的盾,相互為難。他們只要讓步,哪怕只一點點,也就是沒有為政府的把關;就是自願從懸崖一躍而下。

 

布萊克可以雕琢創作美麗的木工藝品,對於電腦卻一竅不通。在一切補助申請的作業都必須在官方網路上完成登錄的狀況下,他簡直束手無策。當然,時間不容許他擺爛,日子裡的種種必須都在催逼著。硬著頭皮,他一次次嘗試,失敗,修正調整,再嘗試,然後卻是不斷的挫折。過程曲折倒也罷了,畢竟還會有個預期的結尾。可是,布萊克所有反覆的努力,卻都是徒勞無功。

 

肉身賴以糧食,生命仰以尊嚴

 

這個他曾經在裡面奮鬥,建立自信,安穩生活的社會,幾乎是在冷言酸語嘲弄他了。他寄予厚望的社會福利制度像是一面密不透風的銅牆鐵壁,無論如何都不得其門而入。他想要的不過是基本生存權利的一點協助,卻被各式各樣想得到、想不到的條件阻礙,甚至拒絕。倘若基本正義也是有配額的,那麼為何他分毫皆無?即便有,又是如何被消耗掉的?

 

那些緩不濟急,讓人疲於奔命的行政程序,許多邏輯荒謬到根本可笑的要求,套用到布萊克的現實境況就成了可悲。某些時候,更讓他在政府福利機構與求職單位之間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肉身賴以糧食,生命仰以尊嚴。為了前者的無以為繼,他卻連後者也慘賠進去。

 

沒了尊嚴,他就一無所有,還有何懼有何忌?

 

於是他一路的迷惘、沮喪、忿慨、不甘,終於從積極的順應改變,轉為消極的洩憤反擊。即使他選擇的方法真的只是小老百姓式的,簡易到可謂粗糙,且其效益就像投擲一枚卵石到大海裡。但,他至少大聲表達出了那些啞巴吃了一大堆黃蓮所帶給他的滿肚子憋屈。

 

絕境像是一間慢慢耗空氧氣的閉鎖密室,不會瞬間奪命,而是將人凌遲至死。絕境也不會是突如其來,而是讓人一步一步繞圈子,一次一次撞得頭破血流,直到精疲力盡,直到衰竭。

 

布萊克其實不是個膽怯的人,而且還是個溫暖的人。他自己是泥菩薩,但遇見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凱蒂,對於他們貧窮匱乏的處境,卻無法袖手旁觀。他當然無法金援,但在尚有可為的能力範疇內,他絲毫不會吝嗇。說是惻隱之心也好,同病相憐也罷,在他前後失據的生活中,如果扶持別人也是一種依憑,那麼他就還不至於會沉淪得太急太快。

 

無助是一種無底的孤獨

 

凱蒂面臨的問題,與布萊克或許不盡然相同,但他們都在為生存的繼續尋求出路,不同的門道有不同高低的檻。他們終必自己去闖去跨,然而有人陪著到底可以相互借點力氣與提醒——一個人時迷失,兩個人就多少減少或避免仆街皮肉傷的機率。在痛苦裡的人,就會有痛苦的磨擦,但至少有人看見你對生活的賣力,對命運的掙扎。他們愈漸愈深的牽繫,已非淺層的感謝二字堪以承載。他們給予彼此的「幫助」是黯淡心靈的角落裡,一蕊微燙燭火,照不滿一室光亮,卻暈暖漆黑裡的淒涼。

 

失業的木匠,饑餓的母親,他們都是一個程度上無助的人。無助,是一種無底的孤獨。持續下去,慢慢就會演變成自我的毀滅。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社會也許虛偽寡薄,幸而人與人之間還有彼此取暖的本能。憑著這麼點小幸運,對於政府總是可望不可及的援濟承諾灰心之餘,失望的人也許就不會僅剩下絕望一途了。

 

raw-image

布萊克與凱蒂一家人。

 

布萊克一角,如果是對於現代政府肥碩魯鈍體制的控訴,那當然也就是一個啟示。對於布萊克或某些人來說,正義總是來得太晚,但遲到還是強過等不到。制度不會殺人,真正會害命的,是眼見公平公義被輕蔑、被扭曲、被壓抑,卻選擇沉默以對,噤聲不語。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的鏡頭裡充盈了欲進還退的徬徨。那徬徨,是勞工階層的無奈,是窮者卑微的辛酸,是施與受之間拉扯的傲慢與偏見,是人性裡永遠無饜的需索……那徬徨,不只屬於布萊克的,也是屬於我們的。

 


 

所有圖片來源:IMDb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 冠良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p>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間密室,所有接觸過、經驗過的,而牽引起的種種翻湧起伏,都是屬於我們自己內在運作的一座宇宙的活動。</p>
陳 冠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7/03
<p>那時的種族通婚如何,現今的跨性別又如何,分別的從來只是人心。人心,可以那麼小,又可以多麼大。我們都是自由的,真的沒有誰必須為了誰的愚昧而不幸,一如也沒有人需要因為誰的寬容而感到幸運。</p>
Thumbnail
2017/07/03
<p>那時的種族通婚如何,現今的跨性別又如何,分別的從來只是人心。人心,可以那麼小,又可以多麼大。我們都是自由的,真的沒有誰必須為了誰的愚昧而不幸,一如也沒有人需要因為誰的寬容而感到幸運。</p>
Thumbnail
2017/05/26
<p>記憶在光陰裡焚成灰燼,而每片餘燼都是碎裂不完整的畸零。在你心裡塵埃落定的,不代表在別人的現實中亦成定局。</p>
Thumbnail
2017/05/26
<p>記憶在光陰裡焚成灰燼,而每片餘燼都是碎裂不完整的畸零。在你心裡塵埃落定的,不代表在別人的現實中亦成定局。</p>
Thumbnail
2017/02/15
<p>當溝通的媒介不再是語言或文字,圖像符號的運用,再次(重新)刺激起人類在語言文字便利性的豢養下呆滯的想像力。其實語言文字唇齒相依的關係,不也是由模仿的象形圖樣而來。我們不是毫無頭緒,只是遺忘太久了。</p>
Thumbnail
2017/02/15
<p>當溝通的媒介不再是語言或文字,圖像符號的運用,再次(重新)刺激起人類在語言文字便利性的豢養下呆滯的想像力。其實語言文字唇齒相依的關係,不也是由模仿的象形圖樣而來。我們不是毫無頭緒,只是遺忘太久了。</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本書看過很多人分享,終於有機會拜讀了。書挺薄的,但意義深遠。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Thumbnail
這本書看過很多人分享,終於有機會拜讀了。書挺薄的,但意義深遠。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Thumbnail
布萊希特的辦公室微小,但卻充滿螢幕。
Thumbnail
布萊希特的辦公室微小,但卻充滿螢幕。
Thumbnail
「拜託,請繼續來簽到,我看過正直、良善的人,因此淪落街頭」在就業服務站裡,工作人員安憂心忡忡地對布萊克提出忠告。在這裡,每個上門求助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但像安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像布萊克一樣處處碰壁的人。
Thumbnail
「拜託,請繼續來簽到,我看過正直、良善的人,因此淪落街頭」在就業服務站裡,工作人員安憂心忡忡地對布萊克提出忠告。在這裡,每個上門求助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但像安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像布萊克一樣處處碰壁的人。
Thumbnail
《人生剩利組》可能沒辦法打動所有人,但若你曾自怨自艾、自我懷疑,或者長期感到焦慮、不安、恐懼等,我都非常推薦觀看本片。畢竟,自找煩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更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如果看完電影之後能夠比較舒坦,輕輕提醒自己「我還活著」,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Thumbnail
《人生剩利組》可能沒辦法打動所有人,但若你曾自怨自艾、自我懷疑,或者長期感到焦慮、不安、恐懼等,我都非常推薦觀看本片。畢竟,自找煩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更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如果看完電影之後能夠比較舒坦,輕輕提醒自己「我還活著」,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Thumbnail
    黑暗,那是能最能足以與恐懼掛勾的詞語。 但黑暗同時也十分平等,它平等地給予恐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承受值,而所謂的承受值天生就有分容量的大小。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很巨大,黑暗給予的恐懼對他來說根本不足為懼。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相對較小,黑暗給予的恐懼很容易直接就超過了他的負荷。
Thumbnail
    黑暗,那是能最能足以與恐懼掛勾的詞語。 但黑暗同時也十分平等,它平等地給予恐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承受值,而所謂的承受值天生就有分容量的大小。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很巨大,黑暗給予的恐懼對他來說根本不足為懼。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相對較小,黑暗給予的恐懼很容易直接就超過了他的負荷。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Thumbnail
以推理小說探討社會議題極具力量,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剝繭抽絲的過程裡令人省思因國家體制與社會結構缺失而被犧牲的人。這本推理小說對我來說,除了非常精采的推理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喚醒讀者對弱勢的關注令人感動。 三雲忠勝被殺了。他是一個好人。 身為福祉保健所的課長,他竭心盡力為每個案例做最妥善的安排處置,
Thumbnail
以推理小說探討社會議題極具力量,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剝繭抽絲的過程裡令人省思因國家體制與社會結構缺失而被犧牲的人。這本推理小說對我來說,除了非常精采的推理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喚醒讀者對弱勢的關注令人感動。 三雲忠勝被殺了。他是一個好人。 身為福祉保健所的課長,他竭心盡力為每個案例做最妥善的安排處置,
Thumbnail
  我們總可能活在一種標準裡,比如周日的夜晚,想起自己都是為了工作、薪水或是生活的瑣事庸庸碌碌,感覺憂鬱的星期一來臨。我們其實正在思考著一件事,到底甚麼是活在這世界上重要的事情。生活的時候,甚麼可以是帶給你一點動力、溫度還有抒情的意義呢。我覺得是當個善良、溫柔然後堅強一點的人。對熟悉的自己是、對陌
Thumbnail
  我們總可能活在一種標準裡,比如周日的夜晚,想起自己都是為了工作、薪水或是生活的瑣事庸庸碌碌,感覺憂鬱的星期一來臨。我們其實正在思考著一件事,到底甚麼是活在這世界上重要的事情。生活的時候,甚麼可以是帶給你一點動力、溫度還有抒情的意義呢。我覺得是當個善良、溫柔然後堅強一點的人。對熟悉的自己是、對陌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可能出社會之前我一直都被家裡保護的很好,也可能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應該要努力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我真心覺得多數人跟我一樣一直都很茫茫然),所以我一直就是逆來順受的乖乖牌,不管是面對挫折或是路經坦途順路,反正生活不就是這樣嗎?但奇妙的是我人生
Thumbnail
可能出社會之前我一直都被家裡保護的很好,也可能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應該要努力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我真心覺得多數人跟我一樣一直都很茫茫然),所以我一直就是逆來順受的乖乖牌,不管是面對挫折或是路經坦途順路,反正生活不就是這樣嗎?但奇妙的是我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