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夢破滅的不毛之地 ——《愛與黑暗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失望是夢想的本質。」

 

那麼,夢想其實就是對天真的懲罰,生存的譏諷,欲望的戲弄,而我們卻以為是生命最好的救贖與最後的偉大?

 

曾經追向遠方燦爛的光芒、掙扎、迷亂、崎嶇,最後終究只是撫傷徒嘆?作家張讓寫過:「年輕人要為理想而死,是成熟以後才懂得為理想而活。」是否佐證我們在夢想的巨脈山峰面前總是太年輕,沒來得及強壯,便已殉身於嚴峻險途上?又或者,越過了山巔,才發現那些犧牲其實並不值得,所以更莫名刻骨地虛空,因而迷惘哭泣?夢想的實現,往往比不實現更不純粹。就像一無所有重頭再來的人,沒有包袱羈絆。

 

「9歲時,我見證我的國家誕生;12歲時,我目睹我的家庭崩解。」

 

記憶是一格一格沒有上鎖的保險箱,有讓人珍愛的瑰寶,有教人哀傷的壞毀之物。人們隨時隨機在那些私我的收藏之間挑挑撿撿,偶然亢奮有時恍神,更不乏專注不移或不忍卒睹的絢麗與斑駁。

 

母親的憂傷,像一襲暗黑的斗蓬披風

 

行至暮年的艾默思,在那座創痕斑斑的聖地──耶路撒冷的迂徑迴巷間,步履蹣跚,循著故土不變的氣息溯遊深烙的童年印記。

 

他那38歲時香消玉殞的美麗母親,是寧靜紛亂的錨,也是翻騰一切的濤。他記得她邃洞般的瞳孔裡無盡的茫惘,還有她說故事的時候,習慣在空氣中悠悠婀舞的手指,所有的情節便在其間繚繞。

 

raw-image

深受憂鬱宿疾之苦的法妮雅,艾默思的母親。(Natalie Portman 飾演)

 

他很清楚母親沒有魔法。無法停止凝視她的顰笑動靜,是因為她彷彿隨時要窒息的憂鬱,那麼灼刺,像午後烈陽延燒在湖面上的粼粼波光。其時,艾默思年紀尚幼,不懂得自己亦步亦趨的依賴也是一種恐懼。他所了解的恐懼,只有家門以外無情戰爭的炮彈。母親的憂傷像一襲暗黑的斗蓬披風,輕易就將她整個人徹頭徹尾地隱形。

 

他在沉默中困惑、窺覬、跟蹤,內心與外在擦撞辯證,但他就只是個孩子。他識得環境的殘暴,難透人心幽微。在當時,他無論如何得不到母親心理問題的答案(於理智於心靈皆非他所能體會)。所以,他就盡其全力維繫意志裡最重要的東西──熟悉的家。當母親如掉魂之軀四處遊蕩,終至臥榻不起,他都不畏縮,也不能畏縮。他與父親一起不懈努力,盼將母親從心裡的水深火熱拯救出來。但,他們終究功虧一簣。母親像一只被神秘黑洞召喚的箏,而他竟不是繫住她的那條線。

 

她以為這荒誕的世界必會有一個英雄

 

法妮雅,艾默思的母親。她那麼美,美得像酷炙荒漠中的一片綠洲;美得像寒夜滂沱雷雨中一盞窗邊未熄的暖燈。她一直那麼不沾纖塵,即便是在貧瘠衰頹的惡土之上,也如含露的晨蕊,遠山的煙嵐。

 

少女時代起,她呼吸著夢,編織著夢,並且信仰夢會領引她抵達應許之地。從來,她沒有拒絕現實波折,夢的城牆卻愈來愈劇烈地潰塌。無可抵禦,沒有保護,慢慢地她沒有藉口去期待了。一聲槍響,擊斃了摯友,她的夢濺灑了血跡。她狠狠驚醒。那紅豔的血液流淌過的紋路,滲透、模糊不清,捺熄了夢本來就已經奄奄一息的微弱心跳。原來現實真的毫無慈悲,對什麼都是,包括她的夢。她的夢是什麼呢?她以為,這個荒誕的世界必會有英雄出現。也許是吟遊的詩人,或者墾土的工人,他們將會落實一個真善美,再也沒有心碎的國度。然而,當她一朝醒來,便一腳跨入了無眠的永夜。

 

raw-image

 艾默思‧奧茲與母親

 

我不以為她無可自拔的悲愁是什麼種族之恨、家國之仇的情懷。她只是絕望了,所以不敢繼續再愛了。不敢愛丈夫、愛孩子、愛任何身旁的人,愛這片淌血的土地⋯⋯她看見了迎面而來的黑暗。就這麼來了,那將要吞噬她所深愛的一切的黑暗啊,就這麼來了。她再也不能睡了,無論如何倦累,她都無法閉上已然虛空的雙眼。是不是她深恐一覺醒來,哪怕只是一刻淺眠,身邊所有就讓黑暗偷得一乾二淨?她矛盾、撕扯、困頓,既怕愛終將遺逝,又難忍還握有之際便要鬆開手掌心。

 

失望是夢想的本質。她的幻夢在時代的造弄下變奏成了一首哀歌,就算艱澀深奧,是她的歌,便要唱得聲嘶力竭。於是,幾乎像是宿命地,她耗損殆盡了自己。她沒有等到騎士,自己竟成了夢與愛,憂鬱與失落的殉道者。

 

他們是彼此永恆的地獄天堂

 

「一念之惡,人就互相殘殺宛如地獄;一念之善,人就能在彼此身上找到天堂。」

 

艾默思沒有抓得住一生浪漫,且精神宿疾苦苦纏身的母親。在皮皺肉弛的人生末端反顧,家的離散,仍如新裂的傷口般劇痛,而他也還是如當年那個孩子一樣難忍熱淚朦朧。

 

親子之間,母親和兒子,身分之外,她是她,他是他,他們都是七情六慾的凡人。情感的面向像連綿毗鄰的小火山群口,哪一座哪一時噴湧底層的滾燙自己都無從預料起。法妮雅不是個不愛孩子的母親,只是更身不由己於心靈毀朽;艾默思明白母親自戕是情非得已,但作為一個母親的孩子,他必將用一生的想念去鎮定遺憾的疼痛。在他們情願與非情願的選擇之間,彼此即是彼此永恆的天堂與地獄。所以,他知道那些失去歸咎不了誰的錯,亦無所謂自私。除了流離時代無可奈何的摧折,更多的恐怕是關於人自身的壓抑與自欺,徬徨與追尋,孤獨與脆弱。

 

--

 

《愛與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改編自以色列作家艾默思.奧茲(Amos Oz)於2002年出版的同名自傳長篇小說。影片中,不深刻著墨以色列國內的歧異與衝突,認同與扞格,簡約處理成一種情節展述的氛圍,一個猶太家庭的悲歡興衰,於是聚焦在與自我、他者、環境的進退徘徊和層迭試煉之上。淒滄的獨白,濃郁唯美的鏡頭,詩意、凝重,那些愛的記憶,黑暗的成長,像一聲聲從遙遠的不毛之地迴盪而來的呢喃,即便主述者艾默思已歷經世間風霜,聞之仍難免悵然揪心。

 

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中,小心翼翼地剪裁並收斂瑕疵毛邊,力求乾淨精準的意圖十分明顯。然而,如此使勁,便少了驚豔度,多了雕琢感。忘了哪位導演曾言:「電影能夠動人,在於與觀者發生交流。」《愛與黑暗故事》在技術操作上無疑是成熟的,但劇本與剪輯的鋪陳,轉折與底蘊卻像淤塞的河道,情感的細脈找不到出路蜿蜒、延淌⋯⋯終而,銀幕上纏纏繞繞的愛恨血淚,都只能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訂閱密室宇宙,閱讀更多:

raw-image

 


 

封面與所有圖片來源: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on IMDB

編輯:葉菀菱

 

avatar-img
2會員
14內容數
<p>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間密室,所有接觸過、經驗過的,而牽引起的種種翻湧起伏,都是屬於我們自己內在運作的一座宇宙的活動。</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 冠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一度,她試圖泯除兩人之間種族的隔閡、身份的羈絆,將他視作乾乾淨淨的人,就是一個人,可以讓她無所顧忌,理所當然去愛的一個人。</p>
<p>溫飽是生存的基本條件,應該的狀態。如果溫飽變成一種仰賴施予的期望,生存即淪落為時刻壓迫神經的忐忑,而那忐忑經過時間的滾碾就成了試煉。不談未來,只說眼前,明明周遭如故,你卻隱約聽見什麼在剝落的聲響。</p>
<p>在為報導辯駁的步步危機裡,她益發的矛盾。她嗅到血,卻慢慢悚然意識那血源於自身。她把具有強烈針對性的質疑公諸大眾,哪能一身清爽作壁上觀呢?提出問題的人如同被質問的對象,都必須面對各方群眾的挑剔與疑慮。</p>
<p>是的,不公平。慾望的需要,男女易位,其面貌便發生極端的異質變化。慾望不是秘密,所以任何怪誕詭豔的性癖都是不可被干涉的自由。然而,人心多麼矯情,她被蜚短流長被輕蔑賤視,竟不過她對性從不感到羞恥避諱而已。</p>
<p>一度,她試圖泯除兩人之間種族的隔閡、身份的羈絆,將他視作乾乾淨淨的人,就是一個人,可以讓她無所顧忌,理所當然去愛的一個人。</p>
<p>溫飽是生存的基本條件,應該的狀態。如果溫飽變成一種仰賴施予的期望,生存即淪落為時刻壓迫神經的忐忑,而那忐忑經過時間的滾碾就成了試煉。不談未來,只說眼前,明明周遭如故,你卻隱約聽見什麼在剝落的聲響。</p>
<p>在為報導辯駁的步步危機裡,她益發的矛盾。她嗅到血,卻慢慢悚然意識那血源於自身。她把具有強烈針對性的質疑公諸大眾,哪能一身清爽作壁上觀呢?提出問題的人如同被質問的對象,都必須面對各方群眾的挑剔與疑慮。</p>
<p>是的,不公平。慾望的需要,男女易位,其面貌便發生極端的異質變化。慾望不是秘密,所以任何怪誕詭豔的性癖都是不可被干涉的自由。然而,人心多麼矯情,她被蜚短流長被輕蔑賤視,竟不過她對性從不感到羞恥避諱而已。</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80年代每年3萬多韓國人移美追夢,史蒂芬元原先在首爾當建築師的爸爸是其中之一,片中的雅各也只是另一個,他們都在來到美國之後才驚覺自己的夢想正失速墜地。那個社會和連男人自己都視養家餬口為天職的時代,一肩扛起家計重擔,為許諾家人豐衣足食的未來而孤注一擲的雅各,在家人眼裡最常見到的,是他的背影。
Thumbnail
《夢想之地》(Minari, 2021) 是一部韓裔美國導演鄭李爍(Lee Isaac Chung)的作品,由尹汝貞、史蒂芬元主演,劇情描繪移民家庭在異鄉紮根的甘甜苦辣。一位韓國父親雅各帶著家人遷居遙遠的阿肯色州一荒地,它想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農莊。未料環境的改變使這一家四口難以適應,他和妻子莫妮卡有
Thumbnail
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唯有開始才有實現的可能, 並不是坐等收成, 然後又變成日復一日的惆悵著,
Thumbnail
如膠似漆的兩姊妹,因為姊姊姬達一時的意亂情迷,與一個水手伊葛斯私奔且懷上了孩子,再次回來時,妹妹已經嫁人,氣憤的父親將大肚子的姬達掃地出門,並告訴姬達妹妹尤莉絲已經結婚並遠行至維也納,但其實妹妹仍然在當地,而被迫結婚的她從未放棄尋找姊姊,在一個男人的作弄下,兩個女子隔空吶喊著彼此,那麼遠卻那麼近
Thumbnail
1945年,二戰甫結束,當台灣人本以為可以脫離日本統治決定自己命運時,隨後便經歷228事件,緊接著還要面對蔣中正所率領的國民政府大舉來台,以中華民國的憲法與體制,在這個島上建立起政權。說是悲傷也好,憂愁也罷,那憂喜參半、心有不甘的複雜處境,或許可視作台灣人七十年來的心情縮影,我們自此成為中華民國人
Thumbnail
我採訪過不少在韓國工作的臺灣人,如果問他們:「你覺得來韓國工作,最重要必備的是什麼能力?」大概九成的人都會毫不思索的回答︰「韓文能力」剩下一成的人也會覺得韓文重要。但最初把他們帶進韓國職場的卻並不一定是韓文,而是本身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因為他們的臺語講得好。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80年代每年3萬多韓國人移美追夢,史蒂芬元原先在首爾當建築師的爸爸是其中之一,片中的雅各也只是另一個,他們都在來到美國之後才驚覺自己的夢想正失速墜地。那個社會和連男人自己都視養家餬口為天職的時代,一肩扛起家計重擔,為許諾家人豐衣足食的未來而孤注一擲的雅各,在家人眼裡最常見到的,是他的背影。
Thumbnail
《夢想之地》(Minari, 2021) 是一部韓裔美國導演鄭李爍(Lee Isaac Chung)的作品,由尹汝貞、史蒂芬元主演,劇情描繪移民家庭在異鄉紮根的甘甜苦辣。一位韓國父親雅各帶著家人遷居遙遠的阿肯色州一荒地,它想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農莊。未料環境的改變使這一家四口難以適應,他和妻子莫妮卡有
Thumbnail
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唯有開始才有實現的可能, 並不是坐等收成, 然後又變成日復一日的惆悵著,
Thumbnail
如膠似漆的兩姊妹,因為姊姊姬達一時的意亂情迷,與一個水手伊葛斯私奔且懷上了孩子,再次回來時,妹妹已經嫁人,氣憤的父親將大肚子的姬達掃地出門,並告訴姬達妹妹尤莉絲已經結婚並遠行至維也納,但其實妹妹仍然在當地,而被迫結婚的她從未放棄尋找姊姊,在一個男人的作弄下,兩個女子隔空吶喊著彼此,那麼遠卻那麼近
Thumbnail
1945年,二戰甫結束,當台灣人本以為可以脫離日本統治決定自己命運時,隨後便經歷228事件,緊接著還要面對蔣中正所率領的國民政府大舉來台,以中華民國的憲法與體制,在這個島上建立起政權。說是悲傷也好,憂愁也罷,那憂喜參半、心有不甘的複雜處境,或許可視作台灣人七十年來的心情縮影,我們自此成為中華民國人
Thumbnail
我採訪過不少在韓國工作的臺灣人,如果問他們:「你覺得來韓國工作,最重要必備的是什麼能力?」大概九成的人都會毫不思索的回答︰「韓文能力」剩下一成的人也會覺得韓文重要。但最初把他們帶進韓國職場的卻並不一定是韓文,而是本身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因為他們的臺語講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