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具備檢視並質疑權力者的功能,但其道德界線、公私分野在哪裡?基礎是什麼,標準誰來訂定?」 鯊魚追獵血腥,泥沼無所不吞。新聞媒體生性嗜血,社會便是直接噬人的。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扛霸子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披露了當年小布希總統逃避越戰的「秘辛」始末,導致製作人瑪莉 ‧ 梅普斯身陷巨大的暴風圈之中。 整部電影的弦外之音,扣擊的無非是,為什麼沒有人再去追究前總統布希的言行不一,甚至是循私濫權?然而,從新聞專業的視角出發,螢幕前的我們似乎又必須面對另一個現實——媒體在「仗義執言」的表象之下,其居心與手段,是否早已在諸多個人或外在因素干擾中扭曲畸形了? 《真相急先鋒》預告片。 我們被餵養的那些,難道沒有過度加工?甚或是腐爛廢料也不無可能? 作為一個出色的新聞從業人員,瑪莉 ‧ 梅普斯多少是見獵心喜的。那沒有對錯,而是職業訓練而來、純粹的本能反應。問題更不在於她是不是一個好人,或是有什麼樣過去的人;而是她在手邊證據尚有可議之處,便屈於時間壓力,拋掉道德判斷與良知直覺,冒然揭露一切。而不是嚴守專業底限,斷然使箭在弦上的「新聞」胎死腹中。 她以自己意念上的「善」去挑戰他人行為上的「惡」。本質上或立意上,在於捍衛並彰顯公平的意義與精神,但在眾人眼光的逼視下,在所謂自由正義與新聞價值、道德審判與良心抉擇之間,她究竟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或者,她根本是處於游移的狀態? 記者具備檢視並質疑權力者的功能,但其道德界線、公私分野在哪裡?所謂的「真相」究竟是扒糞與攻訐,亦或者糾指與釐清?基礎是什麼,標準誰來訂定?雖說公道自在人心,然而攤開眼前紛雜的資訊卻往往讓「公道」不一定公允之餘,還可能是嚴重失衡的。只要可以逆襲致勝,可以扳倒囂張特權,什麼手段(模稜兩可的、骯髒劣鄙的)都在所不惜? 如今社群網絡巔峰發展的時代,一句話,或一個曖昧的反應,較任何武器都更加致命。江海般訊息透過點擊轉貼,複製,再製,解構,重組,幾番掏攪,真理或許愈辯愈明,當然也可能愈爭愈莫名。 瑪莉 ‧ 梅普斯。 正確的態度若問了不適當的問題,難保其反作用力不會擊潰自己。 這個「不適當的問題」便是瑪莉 ‧ 梅普斯與其團隊對於「呈堂證供」的查核不夠嚴謹與輕忽。他們貌似面面俱到了,實則處處得過且過。她想追蹤與討論的問題,最後嚴重模糊失焦,完全肇始於盡是表面功夫的調查與求證過程。地基淺薄,其上卻建蓋萬丈巨塔,豈有不牆塌樓傾,樹倒猢猻散之理? 質疑他人與被質疑者,其實都同樣可疑 瑪莉 ‧ 梅普斯高調提出的問題,遭逢強大的檢驗力道,幾乎是四面楚歌。 在為報導辯駁的步步危機裡,她益發的矛盾。她嗅到血,卻慢慢悚然意識那血源於自身。她把具有強烈針對性的質疑公諸大眾,才赫然驚覺自己也泥足深陷。其實,她哪能一身清爽作壁上觀呢?提出問題的人,如同被質問的對象一樣,都必須面對各方群眾的挑剔與疑慮。對於第三者(們)而言,其兩造一般無辜,也同樣可疑。這才是所謂公平。 細細抽絲剝繭(自然為時已晚),呈現的事實,明明白白,瑪莉 ‧ 梅普斯是一腳踏入了被設局的政治陷阱。一連串的抨擊,當然還有奚落之後,她近乎是忿恨的。並非不服氣,但不甘心是有的。與其窩囊畏縮,但求安然脫身,她寧可保全專業的高度姿態,信仰的清白尊嚴。她可以承認處理手法上的傲慢與疏失,卻絕不容忍應該嚴肅討論的問題被漠視,甚至於粉飾太平。她所選擇的,去面對整個局勢的態度,也許涉及一些私人情緒,卻不關情操高尚與否。她堅持的,都是真心認定值得的、相信的,無論是之於一個國家的榮辱,或之於一個人的意志。 瑪莉 ‧ 梅普斯與丹 ‧ 拉瑟(凱特 ‧ 布蘭琪與勞勃 ‧ 瑞福飾演) 全片令人欷歔之處,在於我無法對飽受欺壓的瑪莉 ‧ 梅普斯寄予同情。 整起事件中,她從強勢到弱勢的每一步決策,與處心積慮「獵殺」她的陰謀者有多大的殊異呢?也許她並不打算毀滅一個人,只是急切地想要點出一個具有莫大爭議的事實,但她同樣的處心積慮卻也讓自己誤踩進「造假」與「誣蔑」的污泥坑中。她既在權力遊戲的場域裡掀弄了一個高濁度的現實,如何委屈,她都必須接受那個現實。而這也是觀影之後,最深刻的無力與沮喪了。 很遺憾的,瑪莉 ‧ 梅普斯的際遇顯然並不成為當今新聞專業的一則警示,或者教訓範例。新聞的「新」不在於即時,而是透過深入調查與分析,所提出的評論與觀點。如今,新聞台每一刻的報導,愈來愈「臨時」,很多時候甚至是「不假思索」的一路播送一路修正。昨日之是,常常變成今日之非。荒腔走板、啼笑皆非的,比比皆是。 《真相急先鋒》(Truth)若意圖喚起人們追尋真相的熱烈迫切之心,真是一點也沒有成功。它揮發出來的效果毋寧是讓人血淋淋感受了,這個世界乃至社會,在既得利益與追逐利益的要脅與崇尚下,立場衝突、人心尖苛,彼此冷酷耗弱的悲哀。 一同訂閱、支持「密室宇宙」,閱讀更多文章! 延伸閱讀: 純粹的癮,不純粹的性 ——《性愛成癮的女人》 封面與內文圖片來源:截圖自《Truth》官網 編輯:葉菀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