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子-avatar-img

沐子

23 位追蹤者
大家好 我是沐子 這裡是我的日常隨想集 初次見面 請多多指教
avatar-img
18會員
21內容數
沐子的閱沙龍 一個自由書寫與觀察的驛站 閱讀日常與生活的心情點滴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src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5/02/23
有底氣,就不怕 很高興來留言😊
src
太可愛了吧~~~星星眼
1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1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很可愛 很療癒
1
src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1/02
1
年紀大跌倒效果可以很嚴重,能夠康復真是非常好!💪🌻
1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1
1
黃璧怡 謝謝,真的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感謝老天爺!
1
八百萬種...難道不會太誇張嗎? 想想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幾個親人、幾個知己(閨密 或 紅顏知己)、幾個同事、幾個網路上的朋友。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不同階段的成長歷程,先是嬰兒,孩童,青少年,成年人,以至於老年人。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願不願意,總會扮演
李羊-avatar-img
2024/08/05
3
很有趣的觀點!還真有可能!
3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1
李羊 我想像小說家們的思路應該就像蜘蛛網一樣,雖然蜘蛛不太受寵甚至有些恐怖 ,但是不管動物或植物,再如何不討喜,也一定有過人之處。
1
書名《忿恨的囚徒》 認知療法之父Aaron T. Beck, M.D. 亞倫·T·貝克 —著 譯者 蔡心語 焦慮還是憤怒? 書上是這樣寫得: "無論是尖銳工具帶來身體疼痛還是尖刻文字帶來心理痛苦,個體都會自動準備應對攻擊。前者造成是局部而有限的疼痛;後者引發的是非局部和無形的痛苦。”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命裡,應該都存在著美好回憶的幸福時光, 那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非賣品」。 是與相愛的伴侶共度一生的點點滴滴; 抑或是生命中長駐於心、有著重要地位的人所遺留下的珍寶。 生命從出生開始就逐漸走向死亡, 然而,也不必因此而心生恐懼。 我們只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非賣品
Thumbnail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28
2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許多珍貴的非賣品。
2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31
1
職場法蘭克 那些珍貴的「非賣品」,不管任何時刻,都是心中的一道光。
1
半個月前發現一位老朋友在去年年底走了,在得知她的臉書有了代理人之後,我驚訝到無法思考,我用僅有的臉書訊息,試圖去推敲,應該是幾個月前,她離開這個世界。她的最後一次發文是一年前,最後發文的那天,就是她傳來訊息給我,希望表達對於另外一位好友的生日關懷,我答應她會轉達,而確實我也將訊息轉達給另外一位友人。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09
2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
2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0
1
職場法蘭克 的確是這樣,謝謝您。
1
書籍《生命的禮物》歐文·亞隆◉著 第41篇 談論死亡 & 第42篇 強化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關於「死亡」兩個字,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沒了呼吸心跳,不再對人世間有任何的反應,肉體軀殼將因終止正常運作而腐壞。身邊的親友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憂傷。 回到個人身上,如果不曾面臨死亡的威脅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3/26
1
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潛意識裡都懷有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無時無刻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卻不自知。
1
約莫十年前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年華老去,或許這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相信每個人的經歷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與父母的關係好像在自己成家之後斷了音訊,正確來說,我的工作、家務及育兒的時間幾乎是我的全部,現在回想那時候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些超過負荷,因而忽略了與原生家庭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4/23
2
「跳脫出是母女的關係,不帶情緒且靜靜地重複聽」,很多謝沐子分享,讓我看見帶一點距離地面對親人情緒的方法~
2
沐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8
1
黃璧怡 有時候跳脫這樣的關係是有必要的,情緒是人與人之間關係最為複雜的交流,一個不小心會擦槍走火,把彼此捲入到無法控制的氛圍,所以並非冷眼旁觀,而是明白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畢竟是親人,僅能理解及多一點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