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格-avatar-img

安立格

281 位追蹤者

安立格

281 位追蹤者
曾經浪跡天涯20餘年,旅居台灣以外的四個國家地區,歷經各類職涯境遇和不同文化的薰陶。2020年疫情以來,得以長居故鄉,重新認識這片生養我的土地。“歸人”的感觸頗深,希望慢慢化為文字,一一寫下來。([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6會員
240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職場的人際關係,說起來不難,做起來可沒有想像的簡單。同僚齊心協力,共存共榮,其樂融融。但是,如果人的關係處理不當,真的會後患無窮。 最平常的,要好同事之間的閒聊八卦,甚至背後說人長短,雖只是茶餘飯後的笑談。但是,可別忘了,那些遲早會回火燒到自己的。 再說,個別人與人的關係維繫,早晚也會生變。所謂
Thumbnail
真然-avatar-img
3 天前
同儕關係很難拿捏,您寫得真好。 文章中的許多做法,我也是近年來慢慢體悟出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真然 👍
我們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在學校時,老師和父母都教我們讀書。因為,一般相信,書讀好了,才會有好工作,將來才能夠賺大錢。 畢業進入社會之後,是學以致用,或是學非所用,都已經定局了。重要的是,要會做事,不懂就趕緊學。會的事,也得辛苦努力,才能有好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升遷,也才能夠出類拔萃。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職場課題是職場最難搞的,顯現的是自己智慧屬於後知後覺智慧仍不足。好不容易有那麼點喜悅的同事,轉眼瞬間自己從職場退下來,只獨立零星接案。在您文字行間學習到很多,感恩~~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 別謙虛,智慧總是慢慢積累的。✌
試想一下,你在菜市場買一斤小番茄,看著老板因為放進袋裡的番茄超過一斤,一把一把的往外抓,你會不會感覺怎麼袋裡頭的量越來越少,心裡頭犯嘀咕? 反之,若老板一開始裝少了,接著一把一把的往袋裡頭裝,你會不會暗暗覺得這老板人挺好的? 再看一下,一個小小孩,吃飯前討著要玩具,而媽媽立刻給了。但是不久要開飯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9/29
這是好辦法,做品牌就要確定自身的品牌價值,而不是市場價格,這樣才能漲跌自如,無所障礙。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9
普普文創 感謝點評✌
星期四的午後三點多,歐洲開始上班了,一如往常的那邊來往公司的電郵陸續出現。其中有一封是我們的重要經銷原廠,是一家義大利百年老牌公司,而發信的人竟然是該公司的家族事業擁有者兼執行長。十幾年前和他有過幾次聯絡,後來由於他年事已高,退居幕後,就不再和他有什麼生意上的接觸了。也就是說,從日常互動的角度,他是
Thumbnail
做胖人-avatar-img
2025/09/20
如今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且善用心理戰術,防不勝防。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0
做胖人 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化,詐騙手法更升級了,不得不隨時警惕。
職場「打工仔」們,有沒問過自己,「我是來公司求職工作?」,還是「我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 做為主管的你們,可曾對下屬說過,「你們進了我的部門,就得遵守部門的規矩,照我的指令做事情」? 不論職場的地位高低為何,平心而論,只要身處同一舞台,大家都是同事,或是同儕,應該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對比一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9/14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4
宇牛 說得沒錯,唯一肯定,將來工作機會越來越少是趨勢。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9/04
謝謝分享! 我的人生一直都是照著爸爸的預定計劃,相較於哥哥唸醫學系,弟弟唸教育系,喜愛音樂的我,爸爸卻希望我當興趣即可,他希望我走一條保守的學習路線,而我也依照爸爸的安排唸了企管系。大學畢業那年,我沒考上公職,而爸爸也忽然過世。在學校處室工作2年多,因為意外摔傷,我只能辭職離開休養一年。心心念念著爸爸的遺願,後來花一年時間準備,考上國營事業。只是官場的文化讓我不太適應,做了3年萌生想離職的想法,因為另外一半(他也在國庫單位)的不捨,我選擇繼續又待下來7年,直到前年,我的先生完成階段性的升職層級,他願意放手讓我選擇自己的夢。陪他走了10年的夢,去年夢醒了,也離開外人所稱羨的國營單位,轉職從事業務企劃。但這一路走來,還是有收穫與感恩,我看見不同的生命風景。後來想想,爸爸跟另外一半都沒有錯,他們只是希望我的人生走的更穩定。而我在工作之餘,依舊繼續學彈鋼琴,那是小時候中斷的音樂夢,我找回來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4
小米粒 很對,讓孩子多接觸世間事,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備將來為自己做出不同的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塗上燦爛的色彩。✌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8/26
帶人要帶心 他身為主管他的心跟他的下屬並沒有同心🫣,而還直言他底下人😒😒怎麼會這樣子,這樣子的團隊就離心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6
雅米 對啊!問題是升遷的往往不是最好和最對的人選,個人特質,很多時候是會被忽略的。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小時候就常常看到大人圍在一圈喬事情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
哲學家相信,人的苦惱大都來自外界,或大多數都與他人有關。可是,人既然是群居的動物,又無法離群索居,那麼人的一生是不是註定離不開苦惱的糾纏了? 答案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的成長歷程,除了學習並追求比較幸福的人生,很大程度也在學習如何面對煩惱,克服生活的諸多困難,包含人際的難題。幸福人生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Thumbnail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12
你提到的「上帝視角」特別觸動我——當我們學會從更高遠的角度俯視自己的困頓,那些原本糾結的情緒瞬間變得渺小而可愛;當我們陷入人際糾葛時,若能稍微拉高視野,或許就能看見那些平時被情緒遮蔽的出路。 人與人之間的三觀差異確實是關係中最大的考驗,但或許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有機會練習包容與理解。 我想起一句話:「理解不代表認同,但理解可以帶來和解。」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卻能選擇用更寬容的眼光看待差異。 畢竟,每個人都是帶著不同故事走到今天的。 生活中的每一次爭執,都是靈魂成長的邀請函。 謝謝你提醒我們在情緒的風暴中,仍要記得抬頭看看那片更遼闊的天空。✨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2
藝式酪梨 開心認同✌
想像一下,一個叢林冒險家,在一趟危機四伏,隨時都可能喪命的蠻荒冒險之後,下一個最想達成的目標,就是平安返回文明社會,和家人團聚。再則,冒險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和老友相聚,暢談自己的歷險經過。個人和群體在隔絕一段時間之後,想很快回歸群體的歸屬,是很正常的社群行為模式。 當年旅居紐澳,由於事業關係,很自
Thumbnail
時光-avatar-img
2025/08/04
完全理解。我不是退群就是臉書刪友,三觀不合,真的不要勉強。✌️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4
時光 一點失落感是源自多年願望,沒想到現實的「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