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奇-avatar-img

哈奇

0 位追蹤者

哈奇

0 位追蹤者
哈奇,兩岸科技業工程師,經歷產業西進與重組。從醫學影像演算法起步,開發 AI 診斷工具,曾帶領外商團隊。現於台灣電子業探索 AI 製造應用。沙龍聚焦科技業版圖轉移、工程師職涯規劃及技術對社會的重塑,透過工程師視角記錄時代觀察。歡迎來到我的思考空間,一起探討科技業的現在與未來。
avatar-img
哈奇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沙龍聚焦科技業版圖轉移、工程師職涯規劃及技術對社會的重塑,透過工程師視角記錄時代觀察。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個時代正在悄然落幕。曾經風光西進的台資企業,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撤離中國大陸,留下一片蕭瑟的產業版圖。從電子五哥到傳統製造業,從昆山到蘇州,從上海到深圳,那些曾經燈火通明的工廠正一座座熄滅,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不是個別企業的偶然選擇,而是台資企業面臨的集體困境。
Thumbnail
近期中美網友於社群媒體展現的生活對比,引發深刻反思。許多中國網友驚訝發現,長久以來關於「美國民不聊生」的官方論述,竟與現實相符。這一發現值得深思:官方數據顯示美國人均GDP高達8萬美元,乃中國6倍有餘,然兩國人民實際生活品質差距,似遠小於此數字所示。 答案並非數據造假,而在於GDP指標本身的侷限。
Thumbnail
「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技術優勢,在短短十年間,已經變成了必須努力維持的競爭力。」 2025 年 8 月,當昌碩上海廠的燈光逐一熄滅時,我想起 2012 年那場改變我職業生涯的產學合作會議。那時的我,怎麼也想不到十三年後的今天,我會用這樣的心情回顧這段歷程。
Thumbnail
2025 年 8 月 12 日,昌碩科技上海廠熄燈。最後一批設備運出,十年興衰,在此刻劃上句號。 黃金年代的餘暉 當我看到昌碩上海廠即將關閉的消息時,心中百感交集。作為一個參與過兩岸科技業興衰的工程師,我親身經歷了台灣科技業從「西進中國」到「供應鏈重組」的部分轉折。 2012 年初到上海,昌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