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瑩

黃鐘瑩

13 位追蹤者
受古典音樂啟蒙並熱愛聲音藝術(Sound Art),多次參與舞蹈劇場的聲音設計與電影講座分享,喜愛黑白片(Black & White FILM)電影。熱愛拆解國內外電影當中音樂以外的各種聲音、音效。目前經營「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歡迎來信邀稿、講座分享。
13會員
27內容數
由新到舊
獻給每個大人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小孩 《野獸冒險樂園》 不管好的或壞的,都試著接納自己,不強迫自己要有成為"好的或對的" 的強迫思維念頭,相信自己能好好照顧自己。當有天或某個情境讓心底受傷的小小孩又不小心跑出去時,自己能成為保護那個小小孩的勇敢大人。
Thumbnail
2020-04-10
0
《82年生的金智英》與《戀妻家宮本》當金智英暫時不是金智英時,鏡頭鮮少正對著金智英,反倒以側拍保持距離的方式記錄她的生活。是否暗喻金智英刻意壓抑、抽離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保持冷淡的距離呢?此舉讓觀眾也對金智英保持距離了。 或許這樣旁觀疏離的用意正是在對我們說:不要袖手旁觀自己的人生,別將自己的聲音拒於人生之外。
Thumbnail
2020-03-14
1
短評-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這個劇場家庭的設定是幸運的,孩子雖然抗拒學習但還稱得上乖巧且溫良恭儉讓,Nicole(Scarlett Johansson飾) 與Charlie(Adam Driver)這對夫妻之間雖然互相傷害有其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是理性的夫妻。現實生活當中太多狗屁倒灶比芝麻還不及的那堆毛事,這部片都沒有。
Thumbnail
2020-02-16
2
瘟疫蔓延的此刻《盲流感 Blindness》(2008)已故影評巨擘Roger Ebert說這是讓他感到最不愉快的電影之一,電影充滿各類隱喻符號與尖銳,這個尖銳並不只是聲音、噪音處理上的尖銳;更多的是直接將人性的不堪與當代仍不能被解決的議題(如種族、強權與劣勢的資源分配不均等現實)硬推到你面前逼你看的那種刺感。
Thumbnail
2020-02-16
1
《復仇者聯盟》、《回到未來》都是他!穿越時空的電影配樂作曲家Alan Silvestri《復仇者聯盟》系列、《一級玩家》、《阿甘正傳》、《回到未來》等,你不可能沒聽過亞倫·席維斯崔(Alan Silvestri)的電影音樂作品。2019年復仇者聯盟所有角色一生懸念的最後一戰,作曲家不僅希望音樂傳達這些人生重要的課題解答,同時也緊抓住觀眾情緒,為角色也為自己一掬感傷溫暖的眼淚。
Thumbnail
2019-05-26
3
從《波西米亞狂想曲》看流行音樂史的錄音技術革新Wall of Sound「Wall of Sound」是在錄音室製造大量回音的方式,讓同樣的樂手/歌手重複演奏/演唱,即便是同樣的演奏方式與詞句,都因為人不同於精準機器的有機性,產生非常細微的時間差,讓這些聲音像細小的分子結構因為眾多數量而高密度聚合像合音一般,成為一面牆。
Thumbnail
2019-04-25
2
聽覺觀點的建構與反轉─《Ratatouille料理鼠王》2007身為一個「老鼠」的仰望視角,會感受到什麼望的外在世界?電影中的音效透過畫面鏡頭的貼近,身處Remy位置擁有牠的感官觀點,近身聽到呼吸聲與內心想法而創造與角色認同的親密感。不同視覺、聽覺觀點間的切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的視聽視野與世界觀。
Thumbnail
2019-03-07
1
莎士比亞Macbeth最偉大的改編神作─《Throne of Blood蜘蛛巢城》1957黑澤明:「我想製作馬克白,但問題是必須轉化為日本思維的馬克白。這故事廣為人知,但日本人對於巫術與鬼魅有自己詮釋的方式,因此我想到能劇,將能劇演員移動身體的方式、走路的姿態與風格等應用在電影。」
Thumbnail
2019-02-17
3
聲波時光譜-《Contact接觸未來》1997片頭由不同時代媒體事件聲音與歌曲交織歷史卷軸,包括〈Spice Girls - Wannabe (1997)〉、甘迺迪遭暗殺新聞(1963)、 最遠至1936年希特勒於柏林奧運會開幕演說等。導演同樣對"永恆"議題提出辯證。影評人Roger Ebert:《Contact》交匯了科學、政治與信仰的探討。
Thumbnail
2019-01-21
1
元老級機器人英雄《RoboCop機器戰警》1987機器戰警與ED-209的聲音設計中保留人性與生物性的部分,並不完全是全然機器的概念。機器戰警身上零件的運轉聲,從頭部、手臂甚至腿部等都做了不同細微的聲音設計處理。相對機器戰警到後面逐漸喚醒的人性化,ED-209反倒在加入了豹的咆嘯聲與豬隻啼聲中,有一種漫畫式的聲音感。
Thumbnail
2018-12-26
1
媽媽說我不可以愛上機器人《Electric Dreams神通情人夢》1984片中大量電子物件的的聲音,Bud Cort為電腦配音,賦予它說話輕柔、童稚、脆弱人性的一面。電腦Edgar不僅有學習資料,分析或模仿聲波的能力,甚至演進到與人類對談關於「愛」是什麼的大哉問。它彷彿從嬰幼兒狀態、成長為叛逆少年,善妒也敏感。
Thumbnail
2018-12-01
1
哈佛小子Damien Chazelle的太空奇想-《First Man登月先鋒》2018特雷門琴不直接碰觸樂器的演奏方式、以及彷彿來自未知世界的迷離音色,為大多數早期好萊塢科幻片採用。《First Man登月先鋒》選用特雷門琴作為主軸音色,不偏不倚、完全"正確"。但《First Man登月先鋒》工整得讓人遲疑,從聲音觀點來論,本片似乎像是兩個哈佛小子再次向經典致敬的安全牌之作。
Thumbnail
2018-11-11
1
看過一級玩家更要看《WarGames戰爭遊戲》1983《WarGames 戰爭遊戲》是 "Ready Player One"的重要參考之一,主角必須解開由一位逝去先知者所發明並隱藏的遊戲關卡後門,方能開啟下一個遊戲直到遊戲結束。同樣有著青春世代對抗成人世界的精神,諸多角色設定調性與中心思想,都將成人世界問題的解方,交於象徵希望的年輕世代手中。
Thumbnail
2018-10-26
1
穿透表相之聲《The Hunchback Quasimodo鐘樓怪人》1939鐘樓怪人在教堂鳴鐘拍攝當天遇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這個鐘聲不僅在片中有所象徵,以後世眼光來看更是警世之鐘。它讓電影在世代政治不正確,不同種族所受壓迫(畸形人、吉普賽女子)、不公平與欺壓等議題之下,被拉高到更強大的意義層面。
Thumbnail
2018-10-05
1
噪反有理!《Sound of Noise噪反城市》(2010)A delightful comic cocktail of modern city symphony, police procedural and love story.〈Variety,2010〉
Thumbnail
2018-09-28
0
流行音樂X電影的商業模式《Top Gun捍衛戰士》(1986)80年代合成樂器的興起改變好萊塢電影配樂的風潮,不同類型的音樂更能符合多元類型電影的需求。 《Top Gun》有多組流行樂手加持,再加上MTV Channel 出現的推波助瀾,使不同流行文化與跨媒體之間相互加乘下,獲得非常成功的娛樂商業模式。
Thumbnail
2018-09-19
0
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的聲音拼貼再微小的物件都有巨大的聲響存在感。電影中所有事件聲音清晰可見。聲音彷彿是尚皮耶.居內表達觀察意識的其中一種方法。短片如《Foutaises》、 或第一部長片《Delicatessen黑店狂想曲》、《Amélie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等,都有著近乎顯微鏡式的放大關注、聆聽事物表面下的聲音。
Thumbnail
2018-09-09
2
獻給智利的情詩《Il Postino 郵差》(1994)  詩人、詩歌、信件、郵差,以文字聲音記錄下擁抱大自然、對小島的詠嘆,或迷失在黝黑深邃雙眼的美,這些都是《Il Postino 郵差》裡,關於美的各種暗喻及體現。 更多的,是原著作者Antonio Skarmeta獻給祖國智利的愛。
Thumbnail
2018-08-29
0
賈克‧大地(Jacques Tati)作品中的聲音實驗舞蹈、建築裡討論人與空間如何對話,有趣的是Tati身為默劇演員所帶有的身體經驗,以長鏡頭的寬廣視角搭配細碎聲音,激活我們的聽覺神經並邀請我們去尋找聲音從何處而來。例如《Mon oncle我的舅舅》中,男孩們躲在街上對路人吹口哨惡作劇,讓路人無從判別聲音從何處而來、四處張望忘我之下撞上路燈。
Thumbnail
2018-08-24
0
斷開命運鎖鏈《Strangers on a Train火車怪客》(1951)火車上的兩位陌生人、一場交換謀殺計劃(The "criss-cross" murder deal),在尖叫聲與笑聲的巧妙轉化、主題旋律〈The Band Played On〉的重複加速,游走在喜劇與驚悚邊緣、玩弄看與聽之間的曖昧,正是希區考克最擅長之處。
Thumbnail
2018-08-14
0
今天不回家,來我家吧《Accidental Trio今天不回家》(1969)  《Accidental Trio今天不回家》一曲串起三個故事,除了同名《今天不回家》一曲的運用之外,白景瑞導演也使用JOAN BAEZ〈Donna Donna〉、〈Unchained Melody〉等西方歌曲,烘托本片表面東方但有著西方輕喜劇的內裡。
Thumbnail
2018-08-07
0
狂人的人間煉獄《Dodesukaden電車狂》(1970) 《電車狂》改編自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小墟》,是黑澤明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在貧民窟生活的每個人物,都有著某種程度放不下的「貪嗔癡」,以及與之對應的聲音做為「狂」的具體對照。小六對於火車的狂愛,驅使他不斷喊出「Dodeskaden」模仿火車行進聲。小六母親則著魔似的唸佛號,以音聲求佛尋求解脫。
Thumbnail
2018-08-02
0
被閹割的男性權力《The Blue Angel藍天使,》(1930)《藍天使》被認為是德國第一部長篇有聲片,也是世界電影有聲片的先驅之一。《藍天使》故事非常簡單:一個衣冠楚楚的學校教為追求歡場女子Lola而淪落跳樑小丑的灑狗血劇情。 劇中飽受精神凌虐的教授發出的雞啼聲,頗有David Lynch風格般,詭異讓人頭皮發麻。
Thumbnail
2018-07-23
0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 兩對眼神偶然交會的男子與女子,未竟之語無意撞進靈魂深處,成為彼此魂牽夢縈的那個人。 男子透過深夜裡透過話筒播放音樂、饋贈一條綁帶與印有聲波譜的捲紙,一捲城市聲景錄音,以聲音召喚、魅惑靈魂。陣陣漣漪般地擾動心弦呢語,騷動心裡最柔軟的那塊。
Thumbnail
2018-07-18
1
無聲中的眾生喧嘩《A Morning In Taipei台北之晨》(1964)白景瑞導演自義大利學成歸國,1964年的作品《A Morning In Taipei台北之晨》,因創作手法與當時「健康寫實」不符,使得拍攝計畫中止。至今我們在僅存的無聲黑白工作帶裡,遙望臺北的老樣貌,一窺眾生的喧嘩在其中。
Thumbnail
2018-07-16
0
哥奮戰的不是摔角,是人生!《The Wrestler力挽狂瀾》(2008) 人生,難道只是一場實況轉播賽事? 本片描寫垂老的過氣摔角明星Randy Robinson(Mickey Rourke飾),在暮年之時的十字路口決定是要放手一搏或就此養老。整部片中有個聲音設計橋段非常值得一聽一看,幾乎可說是總結這部片裡Randy一路走來的境界。
Thumbnail
2018-07-12
1
<p>Chaplin:Three Steps into Speech 卓別林從無聲默片邁向有聲片的三部曲</p>本篇參考Michel Chion〈Chaplin: Three Steps into Speech〉一文,從中提選重點並加入觀點編寫,談談這位小流浪漢如何從默片《City Light城市之光》、《Modern Times摩登時代》、《The Great dictator大獨裁者》,迎向有聲片來臨。
Thumbnail
2018-07-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