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

短評-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ohoto From IMDb

Pohoto From IMDb

以劇情片來說表現不錯,談的是婚姻至少還不至於讓人昏昏欲睡,網路上已經很多分析編劇、導演、鏡頭或剪接的評論,就短評而言我只想說,《婚姻故事》畢竟是電影。

這個劇場家庭的設定是幸運的,孩子雖然抗拒學習但還稱得上乖巧且溫良恭儉讓,Nicole(Scarlett Johansson飾) 與Charlie(Adam Driver)這對夫妻之間雖然互相傷害有其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是理性的夫妻。現實生活當中太多狗屁倒灶比芝麻還不及的那堆毛事,這部片都沒有。

這對如劇場狀態真空般的夫妻,雖然有接近現實的一面,但還沒有到非常不堪或非常絕望。但我喜歡Scarlett Johansson的演出,好到讓你忘記她演過其他片,她就是當下的Nicole。Adam Driver在劇末演唱的片段也十分迷人。

我們都知道真實的人生不是只有一個切片式的呈現,那些經年累月像無形臍帶無法斷開的問題,不論是成年人的情感問題有時要追溯孩童時期與父母之間,挖掘愛的索取與互動是如何被滿足(電影有帶到這個面向但只在兩人咆嘯時一閃而過),或是面對各自人生方向的挫敗或迷失,許多終其一生我們也許都無法為自己解開的,可惜電影都沒有機會帶到。即便是臺灣的《幸福定格》也都是剪接過的片段,電影終究不是生活。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以Ray Liotta飾演的律師那句"界在理性與瘋狂之間"就足以打趴網路上那些療癒的情感金句或心靈雞湯,情感與婚姻。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像走在懸在瘋狂與理性兩端的鋼索,這一路瘋癲中若能沿路欣賞偶爾出現在眼底的平靜,這些自我的平靜片刻就能帶領我們面對各種難以言說的愛與非愛之論、亦或那些人生許多似是而非的框架。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

avatar-img
黃鐘瑩的沙龍
14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鐘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已故影評巨擘Roger Ebert說這是讓他感到最不愉快的電影之一,電影充滿各類隱喻符號與尖銳,這個尖銳並不只是聲音、噪音處理上的尖銳;更多的是直接將人性的不堪與當代仍不能被解決的議題(如種族、強權與劣勢的資源分配不均等現實)硬推到你面前逼你看的那種刺感。
《復仇者聯盟》系列、《一級玩家》、《阿甘正傳》、《回到未來》等,你不可能沒聽過亞倫·席維斯崔(Alan Silvestri)的電影音樂作品。2019年復仇者聯盟所有角色一生懸念的最後一戰,作曲家不僅希望音樂傳達這些人生重要的課題解答,同時也緊抓住觀眾情緒,為角色也為自己一掬感傷溫暖的眼淚。
「Wall of Sound」是在錄音室製造大量回音的方式,讓同樣的樂手/歌手重複演奏/演唱,即便是同樣的演奏方式與詞句,都因為人不同於精準機器的有機性,產生非常細微的時間差,讓這些聲音像細小的分子結構因為眾多數量而高密度聚合像合音一般,成為一面牆。
身為一個「老鼠」的仰望視角,會感受到什麼望的外在世界?電影中的音效透過畫面鏡頭的貼近,身處Remy位置擁有牠的感官觀點,近身聽到呼吸聲與內心想法而創造與角色認同的親密感。不同視覺、聽覺觀點間的切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的視聽視野與世界觀。
黑澤明:「我想製作馬克白,但問題是必須轉化為日本思維的馬克白。這故事廣為人知,但日本人對於巫術與鬼魅有自己詮釋的方式,因此我想到能劇,將能劇演員移動身體的方式、走路的姿態與風格等應用在電影。」
片頭由不同時代媒體事件聲音與歌曲交織歷史卷軸,包括〈Spice Girls - Wannabe (1997)〉、甘迺迪遭暗殺新聞(1963)、 最遠至1936年希特勒於柏林奧運會開幕演說等。導演同樣對"永恆"議題提出辯證。影評人Roger Ebert:《Contact》交匯了科學、政治與信仰的探討。
已故影評巨擘Roger Ebert說這是讓他感到最不愉快的電影之一,電影充滿各類隱喻符號與尖銳,這個尖銳並不只是聲音、噪音處理上的尖銳;更多的是直接將人性的不堪與當代仍不能被解決的議題(如種族、強權與劣勢的資源分配不均等現實)硬推到你面前逼你看的那種刺感。
《復仇者聯盟》系列、《一級玩家》、《阿甘正傳》、《回到未來》等,你不可能沒聽過亞倫·席維斯崔(Alan Silvestri)的電影音樂作品。2019年復仇者聯盟所有角色一生懸念的最後一戰,作曲家不僅希望音樂傳達這些人生重要的課題解答,同時也緊抓住觀眾情緒,為角色也為自己一掬感傷溫暖的眼淚。
「Wall of Sound」是在錄音室製造大量回音的方式,讓同樣的樂手/歌手重複演奏/演唱,即便是同樣的演奏方式與詞句,都因為人不同於精準機器的有機性,產生非常細微的時間差,讓這些聲音像細小的分子結構因為眾多數量而高密度聚合像合音一般,成為一面牆。
身為一個「老鼠」的仰望視角,會感受到什麼望的外在世界?電影中的音效透過畫面鏡頭的貼近,身處Remy位置擁有牠的感官觀點,近身聽到呼吸聲與內心想法而創造與角色認同的親密感。不同視覺、聽覺觀點間的切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的視聽視野與世界觀。
黑澤明:「我想製作馬克白,但問題是必須轉化為日本思維的馬克白。這故事廣為人知,但日本人對於巫術與鬼魅有自己詮釋的方式,因此我想到能劇,將能劇演員移動身體的方式、走路的姿態與風格等應用在電影。」
片頭由不同時代媒體事件聲音與歌曲交織歷史卷軸,包括〈Spice Girls - Wannabe (1997)〉、甘迺迪遭暗殺新聞(1963)、 最遠至1936年希特勒於柏林奧運會開幕演說等。導演同樣對"永恆"議題提出辯證。影評人Roger Ebert:《Contact》交匯了科學、政治與信仰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