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筆記現場

9公開內容

以觀眾的角度,作現場活動的觀察與紀錄。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在桃園過嶺百年老宅演出的《睡在風景畫旁勤儉打呼的鼠婆太,但,實際上沒有風景畫!白蘿蔔、釘牙、她的雞、(以及她的後人)》。 本來是好奇這個長到OPENTIX放不下的劇名到底是在講什麼?怎麼會有演出選在中壢的過嶺?過嶺離市區有段距離、也沒有正式表演場地,居然還是在講客家饒平腔的百年家族古宅演出?
Thumbnail
看起來是有趣奇幻的客家人家族故事,為了吸引觀眾,故意寫成鼠婆太吧?。原來台灣已經進步到這樣,能把戲劇搬到百年老宅的院子裡演,讚讚。謝謝一碗長壽湯有趣的分享。延伸閱讀一度故障?後來好了,謝謝。😀
弘道老人基金會與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合作的銀髮素人脫口秀——爺奶萬萬說,是台灣第一檔以銀髮世代素人演員為號召的單口喜劇節目。單口喜劇現場演出有很特別的氣氛與魔力,銀髮素人脫口秀帶來好笑又溫暖的演出,不說教、只想讓你笑,笑出來的同時也多了一些跨越世代的理解。
Thumbnail
六位50歲以上桃園在地素人加上策展人李啟睿編導整合,以自身真實的母女故事為本,在馬祖新村的眷舍中搬演六段獨立的短劇。觀眾在引導下游走於眷舍中,展演的次數僅有12/09、10 週末兩天共四場次,結束演出後12/12起在同一場地展出劇照展。
Thumbnail
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呢~~看到妳的簡介覺得很動人,也希望持續看到妳的圖文紀錄呢~~
開場前演員坐在台上佈景,Staff在舞台中央打羽毛球雙打,好像只是一般社區閒暇的午後。倒數之後進入的是有點窒息、被各種標籤纏繞的人生片段。
Thumbnail
去年從兩廳院的史蒂芬尼克雷的《群像》認識臺灣的編舞家劉奕伶。他當時在群像中是以排練指導的身份參與,看完《群像》讓人很想再持續追蹤後續的創作。 看得懂,而且很好看的現代舞。觀眾從後台走上台面對一千四百多個觀眾席,望著展演廳滿滿的紅座椅,這是平常身為觀眾很難看到的景色。
Thumbnail
《勥姆仔欲起行》是一個現實與魔幻交織的黑色喜劇,由死去的「勥姆」,在被鬼差帶走之前,不斷吹噓著自己的「豐功偉業」:她有五個兒子,不是做老師,就是在銀行上班。而五個媳婦,也都在她的「教導」下,乖得像貓一樣。並且一直對鬼差說,自己的葬禮一定會是全村最風光的,她要好好看她的葬禮,確認她的葬禮比死對頭鄰居春
Thumbnail
在群體之中,個人是怎樣的存在? 當「我」跟從了眾人,我,還是我嗎? (擷取自TIFA 節目介紹) 表演現場 一言以蔽之,這是從小到大我們經歷的所有人際關係。 即使已經握有導聆人提供的謎底,觀看的過程不失解謎感,現代舞對我,仍然像夢境一般。光影轉換迅速夢的氣氛,不知道段落從那裡開始,又為何到了這裡。
Thumbnail
好巧!去年我也參與了青銀有約活動,三場精彩表演和活動夥伴之間的互動,至今仍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很開心看到你也在方格子創作!
看劇時想到社工的家庭系統理論,很想幫他們畫出家系圖和家庭動力、次動力的關係。尤其是湯泉宮家宴上,看似無心但句句踩在痛點上的爭吵。正是因為家人間知根知底,吵起架來特別有殺傷力。 歷史,是由贏家來定義是非功過。但家庭中的紛擾有贏家嗎?家史該由誰來定義呢?
Thumbnail
之前聽過鍾玉鳳的其他演出,覺得琵琶的跨界嘗試已經超越音樂而是哲學般的思辨。看到青銀共創旅伴分享看完演出的心得,用認識自己來切入跨界,覺得是很精準的說法;正是因為夠認識自己,才能在跨界中找到角色與定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