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隨筆」?

為什麼是「隨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呼!寫文章真是比寫程式還要燒腦、燒時間。一開始是沒想到要寫這「隨筆」的,是有天程式寫著寫著,腦海中就冒出這麼個想法來,要把跟Python交往的過程寫下來。

要寫,那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寫?當然啦!第一個要排除的,就是寫太技術化硬梆梆的內容。除了官網外,網路上已經有許多非常棒的教學網站以及技術分享的論壇、部落格,再寫技術性的文章實在是沒啥好玩的,也自認沒那個功力寫得比人家好。那要寫什麼呢?既然是要寫交往過程,那就寫心路歷程吧!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想到、碰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樣子認識的Python,應該會比較深刻、比較立體。

要寫的內容決定了,那題目呢?要用「雜記」還是「隨筆」?以前看書、看文章從來也不會想要搞清楚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反正管你是雜記還是隨筆,內容有趣比較重要。現在要定自己文章的題目,那可就需要搞清楚了。搜尋了一下網路上的文章,看了老半天,只知道這是兩種文體,然後就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感覺上,「雜記」會讓我覺得就是刻意要記錄些什麼,有壓力,不喜歡!「隨筆」呢?感覺上就是隨興的寫、沒壓力的寫,喜歡!那就用「我的Python學習隨筆」吧!

avatar-img
ysf的沙龍
15會員
140內容數
寫點東西自娛娛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sf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花了些時間,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總算把Python呼叫函數時引數的傳遞方式給徹底搞清楚了。
呼!折騰了好久,終於徹底搞清楚pygame的各個blend mode所用的計算式,到底是長啥樣子了。
在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的[第四章]4.3節時,原書提到,在使用Java的ArrayList時,如果用迴圈一面走訪一面又移除其中的元素,那會有難以察覺的問題存在。寫個小程式測試的結果發現,Python的list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花了些時間,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總算把Python呼叫函數時引數的傳遞方式給徹底搞清楚了。
呼!折騰了好久,終於徹底搞清楚pygame的各個blend mode所用的計算式,到底是長啥樣子了。
在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的[第四章]4.3節時,原書提到,在使用Java的ArrayList時,如果用迴圈一面走訪一面又移除其中的元素,那會有難以察覺的問題存在。寫個小程式測試的結果發現,Python的list也會有一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