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月日誌~念佛入門~11

觀月日誌~念佛入門~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盲點

 如果要挑起淨土行者的煩惱,就會以一心不亂來難為你;如果有心要拉人進來搞小圈圈,就會說觀經的十念必生,那麼我們在這二個極端,如何思惟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呢? 從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原文來推敲,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往生比較符合上輩,中輩往生特別提到化佛來接引,下輩往生則於夢中,由這些細節,應該就足以解釋阿彌陀經的往生標準與無量壽經的上輩往生互通,也與觀經中的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同理。如果這樣的解讀是這正確的,那麼一心不亂即是念佛三昧的境界,這確實非尋常修行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超高的標準。

raw-image


 從觀經的下品中生與下品下生二段經文來理解,下品中生已是地獄火現,這與楞嚴經所述的十因六報情形類似,而下品下生理應有更嚴重的情況,卻僅有一句「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要從這個「苦逼」來理解倒底有多苦?比較合理的思路就是比下品中生的地獄火現更苦吧!而這裡的盲點是,從前後經文來看,這二種品位都需要善知識的臨終開示,在地獄相現前時,下品中生要聽得進,下品下生要念得出,才能感得佛的接引,這要說阿彌陀佛很慈悲,是很對,百分之百認同,在「地獄相現前」時聽得進念得出,就能得到感應,當然是佛對造業眾生無盡的慈悲,但很重要再提醒一遍,可不可以先告訴我,「地獄相現前」時、眾苦逼迫不遑念佛時,到底有多苦?逼到什麼程度?

 那麼我們與一般的佛教徒一樣,修行得這麼辛苦,難道淨土法門不是易行道嗎?其實「修行」這件事,本來就是佛教徒的本職,除非你是離開佛教自創的宗教,那就尊重您的看法,不然只要是佛教徒,本職就是修行斷煩惱開智慧,各自所用的法門不同而已,更何況在淨土中,接受佛菩薩的教化,還是依「聖道門」的路子,菩薩六度萬行一樣少不了,見思塵沙無明也都要斷,分段生死變異生死,即使在淨土有佛力加持,也是要分分突破的。而在娑婆易行這件事,淺的指生死的了斷,深的指菩薩道的實踐,由佛力加持的深淺廣狹程度不同,不需要把一個「易」字無限放大,沒有意義。須知例如無量壽經所云:「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這是「難行道」的廣大功德,不得不讚嘆,不是嗎?


avatar-img
逸蓮精舍~念佛人的家
10會員
73內容數
念佛人的家,有關念佛修行,逆流而上的點點滴滴。 也會寫一些有關運動健康相關的紀錄。 其他生活中的心得日誌。 註:由於談的佛法心得比較多,不適合營利,所以就暫時以多寫文章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吊詭的提問(3) 建道場度眾生 問題敏感省略  建道場與度眾生,都是功德無量的菩薩事業,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菩薩事業也可能是擔誤修行的元兇。 從自修行的角度來談,我對自己的觀察,「容易退轉」終究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也因此我時常勸人要有每日功課,每日念佛等等,這也是堅持蕅益大師所說的每日念
吊詭的提問(2) 念佛感應  問:有不少地方,大量的運用念佛感應故事來增強念佛人的信心,請問如何看待?
有幾個吊詭的提問,只能是簡述自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正確的答案,因此如果認為這些問題對您的修行有很深遠的影響,那麼更精確的理解還是留給大家繼續反覆參詳吧! 問:如果大家都修學淨土宗,那麼佛法豈不是會更快走向滅亡?
吊詭的提問(3) 建道場度眾生 問題敏感省略  建道場與度眾生,都是功德無量的菩薩事業,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菩薩事業也可能是擔誤修行的元兇。 從自修行的角度來談,我對自己的觀察,「容易退轉」終究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也因此我時常勸人要有每日功課,每日念佛等等,這也是堅持蕅益大師所說的每日念
吊詭的提問(2) 念佛感應  問:有不少地方,大量的運用念佛感應故事來增強念佛人的信心,請問如何看待?
有幾個吊詭的提問,只能是簡述自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正確的答案,因此如果認為這些問題對您的修行有很深遠的影響,那麼更精確的理解還是留給大家繼續反覆參詳吧! 問:如果大家都修學淨土宗,那麼佛法豈不是會更快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