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街頭教室:你幫助的人,最後會幫助這個世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他的學生尊稱他為「Uncle」,一切都是從2013那年冬天開始的。

 

早上7點的微微晨曦中,馬路上逐漸湧現車潮。早起的德里人趕著出門上班,學校門口車水馬龍,嘟嘟車人力車校車上載滿學生,一部分父母上班前送孩子來上課。他們穿著純白的長褲,整齊劃一的制服,戴著名牌,慢慢走進學校。

 

而在新德里南方Vasant kunj的一處人行道上,汽車卡車腳踏車從八方湧來,喇叭聲此起彼落,伴隨車輛廢氣;人來人往的路邊,髒亂的路面,一群孩子正在鋪地,一個男人熟練的架好黑板,他們正準備上課,沒有桌子電風扇——事實上,這是一間學校。

 

教師是68歲的Shyam Bihari Prasad。2013年退休的他,曾經是電信公司的副總經理,退休後搬到新德里與女兒同住。一日,當他在廟裡拜拜時,遇到了這些乞討的孩子。他買了些餅乾給他們,並很快意識到,與其給這些孩子們錢財,不如教育他們,這才是長久之計。這些孩子並非遊民,他們的父母很早就必須出門工作,把孩子鎖在門外讓他們自生自滅,上學前、下課後的時間,這些孩子們就在廟前乞討食物果腹。

 

起初,沒有墊子也沒有椅子,孩子就站在人行道上課,由老師口頭講述課程。課程包括印度文、英文、數學與社會科學,所有東西都是附近居民或過路人捐贈的。四年之間,孩子數量快速成長,現在他每天教授約35~40個孩子。

 

raw-image

孩子們從無到有的開啟學習之路,所有與教學使用的東西都來自捐贈(圖與文中的孩子無關)。Photo source:Brian Glanz @ flickr by c.c. 2.0

 

孩子就像海綿,你給什麼,他吸收什麼,尤其經濟情況不佳的孩子更是如此。在這個階級固定的國家,要轉換階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幾乎是唯一的途徑。而除了教育,還需要極佳的運氣。

 

根據統計資料,德里約有十萬名街頭兒童。大部分流落街頭的原因都是家庭因素。他們行乞、賣藝、販賣小商品,如國旗、氣球或小手工藝,長大點就會去打工,絕大多數沒有受過教育。印度擁有大量青年勞動力,但不是所有勞動力都有工作可以果腹,更多的是勞動力荒廢。他們茫然地蹲在路邊,像雨天的青蛙。窮是種遺傳病,千秋萬代惡性循環,要掙脫這樣的命運至少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

 

底層心聲:受教育能幹嘛?

 

我想起家裡的pressman。北印度人有個癖好,衣服要熨過才穿,一方面熨衣服的成本實在低,許多人抱著不燙白不燙的心態,另一方面也因印度衣服需要熨燙過穿起來才挺,直接造就熨燙業的興起。他有個兒子,叫Vishnu(毗濕奴),對,就是那個到處搞事的萬能大神的名字。

 

幾年前在電梯裡遇過他們兩個。父親正忙著到處配送熨好的衣物,兒子攔著電梯等父親回來,那時候的他真小。前陣子再度見到他,是在一個昏昏欲睡的下午,他幫爸爸送衣服,幾年的時間,個頭長得挺高的。我給他一塊巧克力餅,言談之間,他說現在只有放學後才會幫忙工作,父親堅持他必須上學,雖然鄰居跟隔壁攤販總嘲笑他們:「念什麼書,平白損失人手!」

 

「有閒工夫上學,不如多熨幾件衣服,還不如咱家兒子能幫忙做事。大家都窮的響叮噹,認命吧!」即使旁人總這麼說,但是他喜歡上學,喜歡學新的東西與書的味道,也喜歡吃橡皮擦(誤)。

 

我說:「我們能幫你什麼?」,他笑笑的舉起待熨的衣服說:「有啊,這個。」。尼采說過:「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接受任何一種生活。」晚上經過攤子,看到Vishnu在小燈泡下寫作業,旁邊趴著妹妹,父母正忙著熨燙更多衣物。

 

像Vishnu這樣的孩子不是特例。他們不是狹義上的街頭兒童,相比流落街頭的孩子,他們有家。這些父母大多擔任體力勞動工作,如菜攤小販,女傭,裁縫,清潔工人等……他們乾癟的手腳、黝黑的皮膚,像極了滷過的東山鴨頭。他們是這個國家的底層人士,是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勞動力。這些工蟻供養上層中產階級,廣泛分佈於社會各個角落,他們的存在卻近乎蒼白。

 

對這些人來說,受教育能讓他們真正得到什麼?

 

得到有更好的生活,更開闊的視野,獲得自己人生更多的主控權。

 

你幫助的人,最後會幫助這個世界

 

有了教育基礎,在這個人力資源爆表的國家,男孩將來能成為司機,警衛,公司服務生或是店裡的雜記,只要比現在好一點,一切都能慢慢好起來。女孩有機會獨立自主,在這個女權低下的國家中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提高自我價值,降低被父母像牲口一樣賣掉的機會。

 

天助自助者。見識是知識的限制,教育能提升個人知識。一個接受過教育的人,可以在這過程中得到基礎,進而向上念大學,一舉脫離底層人士。沒有興趣向上發展的人,可以藉著基礎教育提升自身素質,得到溫飽的機會。

 

不求拜將封侯,但求養家糊口。

 

Shyam Bihari Prasad與學生們的紀錄影片。

 

在影片的最後,Shyam Bihari Prasad先生笑著說:「So long as I am healthy, I will continue this.」語氣裡帶著滿足。

 

你幫助的人,最後會幫助這個世界。

 


 

封面圖片來源:Sumanth Garakarajula @ wikimedia by c.c. 2.0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p>印度人的雙眼之所以吸引人,在於他們充滿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就是一個拉人力車的大哥,他背後都能有段不足為人道的辛酸事。我想告訴你,我的故事,以及他、她和它們的。</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印度 NG人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在這兄弟姊妹節這天,家族的姐妹為族裡的兄弟在右手腕綁上手環。一般相信,如果姐妹為兄弟戴上手環,將來會受到兄弟的保護。在儀式的最後,姐妹餵兄弟一塊甜點,而兄弟贈與紅包表示感謝。這個被傳承多年的節日,體現印度家庭觀念,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羈絆。</p>
<p>每對異國婚姻都會面對這樣的情況,以為只要結束遠距離,幸福就近在眼前。你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但其實當你翻過山後,卻發現,原來這山重巒疊嶂,從來沒有結束的時候。</p>
<p>在這兄弟姊妹節這天,家族的姐妹為族裡的兄弟在右手腕綁上手環。一般相信,如果姐妹為兄弟戴上手環,將來會受到兄弟的保護。在儀式的最後,姐妹餵兄弟一塊甜點,而兄弟贈與紅包表示感謝。這個被傳承多年的節日,體現印度家庭觀念,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羈絆。</p>
<p>每對異國婚姻都會面對這樣的情況,以為只要結束遠距離,幸福就近在眼前。你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但其實當你翻過山後,卻發現,原來這山重巒疊嶂,從來沒有結束的時候。</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圖片來源:博客來) 前言──什麼是「巨頭」? 在二十一世紀,人們似乎已經習慣自己擁有做決定的選擇權,大從工作種類與人生目標,小至商品選購與晚餐品項,我們可以從輕易獲得的無數資訊中,眾裡挑一,找到最滿意也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然而,是我們選擇這些事物,還是這些事物「被」送至我們眼前「強迫」我們選
Thumbnail
其實我很好奇,當大家都在欣賞工讀生精湛的演出時 占了這麼好的位置的你,卻在拍攝? #工讀生很難過 #他需要鎂光燈 多羅滿賞鯨 電話:03-8333821  line@:@xvi3160b  http://www.turumoan.com.tw . #Hualien  #Taiwan  #wee
Thumbnail
2038年,臺北。   我從仁愛圓環附近的大樓走了出來。在很年輕的時候,我記得那是一家叫做「誠品」的書店,24小時營業的創舉,吸引了許多夜貓子,如我,在那裡午夜流連,而現在,別說「誠品」這名,就連「書店」這個詞兒都沒有人在使用了。   我走到敦化南路和忠孝東路口,馬路的對面,記憶中曾是某間知名蛋糕店
Thumbnail
當我暫時擺脫這些問題的瞬間,有種令人慚愧不已又荒謬至極的感覺襲上心頭:「本應該以存好心的角度去看待的事情,怎麼演變成害怕被偷竊、怕被欺騙、怕助紂為虐的擔憂?」 也許最後的的結果僅是一念之間的個人選擇,然而站在一面傾倒的感性面前,理性以更為強硬的姿態,硬生生介入、武裝起多數人的柔軟......
Thumbnail
●2017皇冠小說-J.P.德拉尼【之前的女孩The Girl Before】佛格特街 1號,你真正可以改變的人只有自己 平常讀書的時間不多,總想依賴閱讀時的暫時平靜時光,放空進入小說情節的世界裡安撫自己。偶而有些書會讓我棄之可惜卻讀來煩悶,有些書卻在一翻開就漸入佳境….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圖片來源:博客來) 前言──什麼是「巨頭」? 在二十一世紀,人們似乎已經習慣自己擁有做決定的選擇權,大從工作種類與人生目標,小至商品選購與晚餐品項,我們可以從輕易獲得的無數資訊中,眾裡挑一,找到最滿意也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然而,是我們選擇這些事物,還是這些事物「被」送至我們眼前「強迫」我們選
Thumbnail
其實我很好奇,當大家都在欣賞工讀生精湛的演出時 占了這麼好的位置的你,卻在拍攝? #工讀生很難過 #他需要鎂光燈 多羅滿賞鯨 電話:03-8333821  line@:@xvi3160b  http://www.turumoan.com.tw . #Hualien  #Taiwan  #wee
Thumbnail
2038年,臺北。   我從仁愛圓環附近的大樓走了出來。在很年輕的時候,我記得那是一家叫做「誠品」的書店,24小時營業的創舉,吸引了許多夜貓子,如我,在那裡午夜流連,而現在,別說「誠品」這名,就連「書店」這個詞兒都沒有人在使用了。   我走到敦化南路和忠孝東路口,馬路的對面,記憶中曾是某間知名蛋糕店
Thumbnail
當我暫時擺脫這些問題的瞬間,有種令人慚愧不已又荒謬至極的感覺襲上心頭:「本應該以存好心的角度去看待的事情,怎麼演變成害怕被偷竊、怕被欺騙、怕助紂為虐的擔憂?」 也許最後的的結果僅是一念之間的個人選擇,然而站在一面傾倒的感性面前,理性以更為強硬的姿態,硬生生介入、武裝起多數人的柔軟......
Thumbnail
●2017皇冠小說-J.P.德拉尼【之前的女孩The Girl Before】佛格特街 1號,你真正可以改變的人只有自己 平常讀書的時間不多,總想依賴閱讀時的暫時平靜時光,放空進入小說情節的世界裡安撫自己。偶而有些書會讓我棄之可惜卻讀來煩悶,有些書卻在一翻開就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