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裡頭的八點檔:教你看懂名畫的愛恨情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董悠悠被誤診的藝術史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

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
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世鉅論呢?

屬於美術課常被借去趕主科的年代,所以這種教人如何看懂藝術的書,現在都會成為選書的優先排序。
話不多說,重點直接圈起來:

|構圖:交會與錯開之間,是我的立場|

這本書的副標是:「跟著藝術女偵探破解十八幅名畫懸案

我對藝術史真的不夠熟,所以選的名畫有大半都沒看過,為什麼選擇這些名畫倒不見得與時代或畫派有關係,反而跟作者想表達的意見相侔。
這本書在解釋畫的涵義時,常常利用輔助線強調「人物視線」或「物件位置」,這些隱而不顯的 線條,通常就是畫家想傳達的意念。

例如 尚_歐諾列_福拉哥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的《門閂》,畫布左半部的床簾、枕頭、蘋果,暗示著右半部壁咚接下來的發展。
又例卡斯帕_大衛_弗里德利希 Casper David Friendrich 《霧海上的流浪者》,眾山脈的輪廓線匯集到中心的畫家身上,去掉了中景,讓超出現實的景象投影出人對於這世界的掌握,既能無限卻同時脆弱。

|物什:在說與不說之間,是我的辯證|

作者於法國馬賽大學主修藝術史,所以掌握了畫裡頭的蛛絲馬跡,濃縮了藝術史恆久以來的「象徵」讓讀者手握鑰匙。
這些謎題在不熟悉西方文化前,只是毫無意義的配飾,一旦知道這些物件出現其實都是公式,那麼一幅畫的意義穿紙可破。

例如 尤金_德拉科拉瓦 Eugene Delacroix《自由領導人民》,位於畫面最高點的「女神」戴著的「弗里吉安帽」就是被解放奴隸的必備配件,「赤腳」讓這個具象化為自由的女主角具有神性。

在《加布莉埃爾_德斯特蕾和姊妹維亞爾公爵夫人》裡,左方的妹妹維為何要捏著右方姊姊加的「乳頭」呢?
搭配後方女僕在縫製的嬰兒用品,乳房的女性特徵暗示的是懷孕生子。
姊姊手上拎著的戒指,象徵著母憑子貴的情婦有可能被扶正為皇后。

古斯塔夫_莫洛 Gustave Moreau《伊底帕斯和斯芬克斯》,藉由弒父取母的伊底帕斯與出謎考驗路人的九頭蛇姊姊斯芬克斯,在岩上對決,暗示了命運以其多變的樣貌挑戰人類。
花瓶上的蝴蝶被柱上毒蛇狠盯,可口的無花果竟生於鮮血骸骨上的懸崖邊,這些華麗的誘惑一個不慎,都是惡毒的深淵。

|筆法:在點與光之間,是我的劃線結論|

怎麼畫,畫什麼,最後都得回到:為什麼畫?

喬治_秀拉 發明的「點彩法」,以並置原色讓顏色更凸顯,更貼近真實光照效果,其中代表作為《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然而這種點點圈圈圓圓的畫法想強調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19世紀末的巴黎活在工業革命後的「美好年代」,但繁榮只是加劇了階級的隔閡,美好只存在於一瞬間。
也有人說,這些點就像被標準化的人們,但這些點的集合卻讓人們看不清楚彼此面貌,於是疏離只會越來越擴散,我們都只活在自己的下午裡。

這本書其實很代表著中國前幾年「知識經濟」的樣貌:絢爛吸睛的題目、綜合細節的懶人包、獨樹一幟的結論。

因為是不熟悉的題材,所以讀起來興味盎然。但上網搜尋作者的專欄與影片後,反而有點打折扣。
這類「快讀」是近年來的大熱,對於不熟悉的領域,以這樣的方式快速切入,能描繪出浮泛的印象;但若要很紮實地一步步,建立對於藝術的鑑賞,恐怕還需要很多很多書來相互佐證,避免貽笑大方。

這系列開始我們不讀大部頭,就這樣緩步進入畫裡頭、畫家生平,乃至藝術史吧!
如果你對這系列也感興趣,我們就下次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ㄓˊ感書店的沙龍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04.06參加邱奕霖 老師讀書會記錄心得, 今天畫的是比較右腦的書, 上一季介紹讀書會邏輯性的書之後, 這一季主要是在圖像繪畫的部份。 很適合很喜歡畫畫的人,一起來學習畫畫。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 在你身上施加「不會畫圖」的詛咒的人是誰? 愛薇絲認為可能是你的......
Thumbnail
2023.04.06參加邱奕霖 老師讀書會記錄心得, 今天畫的是比較右腦的書, 上一季介紹讀書會邏輯性的書之後, 這一季主要是在圖像繪畫的部份。 很適合很喜歡畫畫的人,一起來學習畫畫。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 在你身上施加「不會畫圖」的詛咒的人是誰? 愛薇絲認為可能是你的......
Thumbnail
甚麼是創作?你們不要再相信網上大部份的胡址,那是浪費青春! 時常都聽到近似的『高深境界』,以『甚麼是時間』為例,有一個人 說過:『時間,你不問得我的時候我知道,當你問我的時候卻惘然』 。大概好像是愛恩斯坦或甚麼哲學泰斗說過的話,我也懶得去查。因 為那更似文字上的弔詭,說了等於沒說。 我到方格子沒有多
Thumbnail
甚麼是創作?你們不要再相信網上大部份的胡址,那是浪費青春! 時常都聽到近似的『高深境界』,以『甚麼是時間』為例,有一個人 說過:『時間,你不問得我的時候我知道,當你問我的時候卻惘然』 。大概好像是愛恩斯坦或甚麼哲學泰斗說過的話,我也懶得去查。因 為那更似文字上的弔詭,說了等於沒說。 我到方格子沒有多
Thumbnail
連假之前從市圖借來的小說都沒好好認真看,今天翻到了粉紅合歡這一本,好不容易看了第一章,內容還是很灰色,不過這本書有配圖耶! 封面也是同樣的筆法,繪師應該是同一人吧?但是書末並沒有看到圖畫的作者,但是有美編的名字。1991年的小說算算也過30年了,這類的配圖看起來很復古。小說沒看完,看到這種筆觸我會想
Thumbnail
連假之前從市圖借來的小說都沒好好認真看,今天翻到了粉紅合歡這一本,好不容易看了第一章,內容還是很灰色,不過這本書有配圖耶! 封面也是同樣的筆法,繪師應該是同一人吧?但是書末並沒有看到圖畫的作者,但是有美編的名字。1991年的小說算算也過30年了,這類的配圖看起來很復古。小說沒看完,看到這種筆觸我會想
Thumbnail
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02.《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03.《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04.《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0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藝術史到當代評論】 ​
Thumbnail
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02.《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03.《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04.《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0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藝術史到當代評論】 ​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Thumbnail
《The Art of Rivalry》,翻成中文應該是「競爭的藝術」,但編輯卻給它起了個很有創意的譯名:「藝敵藝友」,既是諧音又切合原名,具有高效行銷語彙之姿。
Thumbnail
《The Art of Rivalry》,翻成中文應該是「競爭的藝術」,但編輯卻給它起了個很有創意的譯名:「藝敵藝友」,既是諧音又切合原名,具有高效行銷語彙之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