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國中之國──佤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攸關緬甸和平進程的「21世紀彬龍第2次會議」5月24日在首都奈比多舉行,如所預料成果有限,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緬甸境內武力最強的少數族裔武裝力量佤邦聯合軍(佤聯軍)在會前與另外幾個武裝力量組成聯合談判團,要求必須修改全國停火協議(NCA)中的一些條款。

 

在前述會議舉行之前,佤聯軍已於3月間在佤邦首府邦康召開少數族裔高峰會,研擬出自己版本的全國停火協議草案,並且送交緬甸軍方及全國和平和解中心(NRPC)。只不過雙方對達成和平過程的認知頗有差距,最終導致「21世紀彬龍第2次會議」無功而退。

 

那麼,佤聯軍究竟是何方神聖,敢於跟緬甸政府軍對嗆?

 

簡單地說,佤邦是緬甸14個邦、省中,唯一一個中央政府幾乎完全無法管轄的地方,而在緬甸的邊區政治中,又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是緬甸中央政府或軍方,都不敢輕忽。造成這個現狀,自有其歷史源由。

 

由於佤邦的通用語言是華語,政治制度與中國極為相似,如縣級官員有縣長、縣委書記等,流通的貨幣是人民幣,經濟文化與中國雲南聯繫十分密切,電話通訊採用雲南的區域號碼,當地的手機信號也都由中國移動和網通提供,甚至領導人都取的是中文名字,所以很多人都誤認為佤邦人就是華人。

 

其實,佤邦人並非中國人,他們屬於孟族語及高棉族語的部族,在緬甸境內最相近的是帕朗族(Palaung),其次就是孟族(Mon)。中國境內也有佤族,大約40萬人,但他們屬於雲南境內的少數民族,跟漢族無關。

 

佤邦分為北佤、南佤兩部分,北佤與中國接壤,面積大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佤與泰國和寮國相鄰,著名的「金三角」即位於此,面積1.4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主席鮑有祥,副主席肖明亮,總部設在北佤首府邦康

 

北佤的疆域主要是被稱為阿佤山(Wa Hills)的山區,自古以來就是化外之地。在英國殖民緬甸期間,殖民政府在北佤山區的唯一活動,就是每年一次前往與中國接壤處舉行升旗儀式。即便如此,升旗的隊伍都要有重武裝保護,才敢前往。

 

1935年到1936年間,英國的艾斯林委員會曾經赴阿佤山和中國邊境勘界,中、英雙方在1941年認可所勘定界線,但阿佤山也只是名義上屬於英國、緬甸,實際上則是三不管地帶。

 

英國殖民政府在1947年提出邊陲地區調查報告,指出阿佤山「不向中央政府繳納歲收……沒有郵局……唯一的醫療設施是由邊境警察前進駐所提供……還有就是中國的無照醫生」。

 

當時佤邦確實曾派出3位代表前往彬烏倫縣(Pyin Oo Lwin)出席調查委員會聽證,而他們與委員的對答,很大程度反映出雙方的巨大差距。

 

委員:你們希望跟其他人建立任何形式的聯繫嗎?

昆賽(佤邦代表):我們不想加入人何人,我們一直很獨立。

紹瑙升(佤邦代表):佤邦是佤邦,撣邦是撣邦,我們不想進入聯邦制的撣邦。

委員:你們希望佤邦有怎樣的未來?

紹馬哈(佤邦代表):我們從來沒想過,因為我們是很野蠻的人,我們從來沒想過要成為什麼行政區,我們只想做自己。

委員:你們不想要好的教育、衣服、食物、房子、醫院?

紹馬哈:我們是很野蠻的人,不喜歡這些東西。

 

回頭再看這些對話,是會感到有點滑稽,但也確實反映出佤邦人根本不認為自己是緬甸人。

 

1950年代中國內戰爆發,一支國民黨部隊敗退進入阿佤山區,對佤邦賴來根本性的改變。簡單地說,中國共產黨為了要剿滅國民黨軍,決定扶植緬甸共產黨。1968年1月1日,緬甸共產黨開始對國民黨的據點發動攻擊,當時的緬共部隊除了政委是緬共的人,作戰的士兵幾乎全為中國的「志願者」。到了1970年代早期,緬共部隊已經奪取了阿佤山區,才開始徵召緬甸人入伍,不久之後,緬共部隊就幾乎全換為佤族人了,但中國仍然一直提供武器、裝備,使得緬共部隊很快就成為緬甸境內戰力最強的少數族裔武裝力量。

 

1989年4月1日,時任緬共人民軍中部軍區副司令的鮑有祥,率中部軍區全體官兵「起義」。17日,在緬共中央警衛旅政委羅常保等人的「內應」下,包圍了緬共中央所在地邦康,扣押了緬共主席德欽巴登頂及其它中央領導人,並很快地將這批領導人全部送入中國境內的孟連縣。4月22日,成立了以趙尼來為總書記的「緬甸民族聯合黨」和鮑有祥任總司令的「緬甸民族聯合軍」。總部設在與中國西盟縣僅一江之隔的困馬小蘭寨,當時的聯合軍兵力有15000人。

 

有很多跡象顯示,前述的起義是中共在後策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無意再向緬甸輸出革命,而是希望開放邊界貿易,覬覦緬甸的豐富資源,所以才設法把意識型態濃厚的緬共領導人趕下台,送到中國去「退休」,讓鮑有祥等親中的少壯派上台。當時「被退休」的緬共領導人之一塔金巴登(Thakin Ba Thein)就曾經怒言,「我們不想變成修正主義者」,亦即暗指毛澤東後的中國已成修正主義。

 

幾乎是同時,前述鮑有祥領導的「緬甸民族聯合軍」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交換條件是佤邦可以保有他們所擁有的35000平方公里領土以及武器、軍隊。自此,佤邦就成了緬甸境內的國中之國,有自己的行政機構、學校、醫院、銀行……,中央政府基本上對其無任何節制力。佤邦的情況,就整個亞洲歷史來說,都具有相當獨特性,唯一比較類似的,就是當年泰米爾之虎曾經統治過斯里蘭卡的一部份,但泰米爾之虎已在2009年遭斯里蘭卡政府軍剿滅。

 

現在,佤聯軍已發展到35000人之眾,北佤指揮部設在邦康,鮑有祥擔任部長兼北部軍區司令,南佤指揮部設在累三哨,部長魏學剛兼任南部軍區司令,鮑有祥之兄鮑有義但任書記兼南部軍區政委。

 

多年來基於戰略考量,中國一直在各方面支撐佤邦及佤聯軍。英國「詹氏防衛週刊」網站曾在2013年報導,佤聯軍已經在中國幫助下獲得有武裝的直升機,這些中國方面提供的米─17「河馬」中型運輸直升機兩側有武器掛架,攜帶天燕─90空對空飛彈。米─17直升機不攜帶武器的情況下最多可以裝載3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比美國的UH─60「黑鷹」的運載能力更強,使得佤聯軍可以快速移動地面作戰部隊。

 

佤聯軍也在中國的協助下,建立起肩射式防空火箭系統,對緬甸政府軍的低飛攻擊戰機構成很大的威脅。佤聯軍也有相當數量的迫擊砲、火箭發射器,甚至還有輕型坦克。邦康的佤聯軍總部也建有直昇機升降場,機場外的標示牌就是中文寫的「飛機場」。

 

中國支撐佤邦,有其必要的戰略考量,佤聯軍更是中國與緬甸折衝時的有用槓桿。佤聯軍跟前述泰米爾之虎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無路可退,但佤聯軍一旦失利,便可退入中國, 而且只要一發生戰爭,就必定會有大批難民越界進入中國。這些,都使得緬甸政府軍在企圖發動均士行動時有投鼠忌器的顧慮。幾十年來,阿佤山從無人管治地帶歷經國民黨、緬共乃至於現在的佤聯軍,緬甸中央政府就是一籌莫展。

 


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文字編輯:Wendy Ch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東屏的沙龍
93會員
207內容數
在台灣,多數人都認為東南亞局勢不明且難以捉摸,而比起其他地區的國際新聞,東南亞相關的議題和版面也少上許多,且大多倚賴外電,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東南亞議題對鄰近的台灣來說,可以借鏡也能作為參考,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梁東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8/16
本人梁東屏是「方格子」前身「SOS」創始作者之一,但近半年來未收到「方格子」方面的任何費用,但同一時間還陸續收到來自「方格子」的讀者訂閱通知。 本人在大約一星期前已經通知「方格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準備再發五至六篇稿子(給已付費者一個交代),就要停止專題,希望「方格子」不要再接受新訂戶,同時協助我關
2019/08/16
本人梁東屏是「方格子」前身「SOS」創始作者之一,但近半年來未收到「方格子」方面的任何費用,但同一時間還陸續收到來自「方格子」的讀者訂閱通知。 本人在大約一星期前已經通知「方格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準備再發五至六篇稿子(給已付費者一個交代),就要停止專題,希望「方格子」不要再接受新訂戶,同時協助我關
2019/07/21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簽署備忘錄,宣布以「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零一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計達六百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一百二十八種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
Thumbnail
2019/07/21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簽署備忘錄,宣布以「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零一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計達六百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一百二十八種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
Thumbnail
2019/07/21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六月二十二日到泰國首都曼谷出席第三十四屆亞細安峰會期間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訪問,在被問及何時交棒的敏感問題時表示,「我已經承諾將會引退,並讓安華繼任總理」。他接著表示馬國政府需要三年時間,將國債從目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減少至百分之五十四。CNBC記者隨即問他是否會繼
Thumbnail
2019/07/21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六月二十二日到泰國首都曼谷出席第三十四屆亞細安峰會期間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訪問,在被問及何時交棒的敏感問題時表示,「我已經承諾將會引退,並讓安華繼任總理」。他接著表示馬國政府需要三年時間,將國債從目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減少至百分之五十四。CNBC記者隨即問他是否會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羅興亞危機導致民主女神光環落盡,而國內民族衝突的紛擾、軍人的政變、國外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大國在印太地區的競逐,再再牽動這個位處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這個國家為何至此?政變後將走向何方?又會牽動哪些變動?本文藉由介紹《變臉的緬甸》這本好書,娓娓敘說近代緬甸的內外變遷,並反思台灣與緬甸民主化後的不同。
Thumbnail
羅興亞危機導致民主女神光環落盡,而國內民族衝突的紛擾、軍人的政變、國外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大國在印太地區的競逐,再再牽動這個位處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這個國家為何至此?政變後將走向何方?又會牽動哪些變動?本文藉由介紹《變臉的緬甸》這本好書,娓娓敘說近代緬甸的內外變遷,並反思台灣與緬甸民主化後的不同。
Thumbnail
緬甸,國土面積比法國大一點,人口6000多萬,夾在中國印度兩大文明之間。自1962年政變之後,軍政府長期執政,國內推行「大緬民族」主義,不僅使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面臨迫害,更是間接導致了各地衝突不斷...
Thumbnail
緬甸,國土面積比法國大一點,人口6000多萬,夾在中國印度兩大文明之間。自1962年政變之後,軍政府長期執政,國內推行「大緬民族」主義,不僅使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面臨迫害,更是間接導致了各地衝突不斷...
Thumbnail
將近四十年間,一場幾乎不為世人所知的內戰,已經撕裂緬甸。緬甸的少數民族組成國內四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持續為了爭取自主而戰;某些族群甚至希望尋求脫離。從一九八○年起,以泰國清邁為基地,我持續報導這場內戰,也數度探訪泰緬邊界的反抗軍營地。
Thumbnail
將近四十年間,一場幾乎不為世人所知的內戰,已經撕裂緬甸。緬甸的少數民族組成國內四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持續為了爭取自主而戰;某些族群甚至希望尋求脫離。從一九八○年起,以泰國清邁為基地,我持續報導這場內戰,也數度探訪泰緬邊界的反抗軍營地。
Thumbnail
 今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緬甸第二特區(北佤)在鄰近緬、中邊界的首府邦康組織了閱兵式等各項活動,慶祝佤邦聯合軍(佤聯軍)成立三十週年,並邀請了緬甸政府、軍方、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中國政府、外國駐緬大使、聯合國組織以及各路新聞媒體參加。其中包括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曾經代表緬甸前軍
Thumbnail
 今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緬甸第二特區(北佤)在鄰近緬、中邊界的首府邦康組織了閱兵式等各項活動,慶祝佤邦聯合軍(佤聯軍)成立三十週年,並邀請了緬甸政府、軍方、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中國政府、外國駐緬大使、聯合國組織以及各路新聞媒體參加。其中包括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曾經代表緬甸前軍
Thumbnail
 近幾個月以來,跟緬甸國防軍發生最多次衝突的就是新興的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若開軍。現在,更讓緬甸國防軍寢食難安的是,若開軍顯然已經獲得了若開邦人民的擁護,若開軍總司令敦篾年(Tun Myat Na
Thumbnail
 近幾個月以來,跟緬甸國防軍發生最多次衝突的就是新興的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若開軍。現在,更讓緬甸國防軍寢食難安的是,若開軍顯然已經獲得了若開邦人民的擁護,若開軍總司令敦篾年(Tun Myat Na
Thumbnail
 今年一月四日緬甸獨立日,若開軍對布帝洞鎮(Buthidaung)四個邊界警察哨所發動攻擊,造成十三名邊界警察身亡,緬甸國防軍隨後發動猛烈攻擊,並且動用了空軍,才迫使若開軍退兵,並於次日釋放了俘虜的
Thumbnail
 今年一月四日緬甸獨立日,若開軍對布帝洞鎮(Buthidaung)四個邊界警察哨所發動攻擊,造成十三名邊界警察身亡,緬甸國防軍隨後發動猛烈攻擊,並且動用了空軍,才迫使若開軍退兵,並於次日釋放了俘虜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