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緬甸內戰現場:那迦人

2019/08/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由於明顯是一趟不法之旅,我們通常合作的報紙或雜誌都不願資助這趟採訪。最後籌到了幾篇文章的預付款,我們保證一回來立刻就寫。手上的錢足夠在印度待幾個月,倘若一切依計畫行事,最晚四或五月,趕在六、七月雨季開始之前,我們就能跨過邊界,抵達克欽人在芭蕉山的大總部,往東九百公里就是中緬邊界。
將近四十年間,一場幾乎不為世人所知的內戰,已經撕裂緬甸。緬甸的少數民族組成國內四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持續為了爭取自主而戰;某些族群甚至希望尋求脫離。從一九八○年起,以泰國清邁為基地,我持續報導這場內戰,也數度探訪泰緬邊界的反抗軍營地。
一九八一年的一次採訪中,我遇見了當時擔任撣邦軍密碼員的森倫,這是緬甸少數民族撣族的游擊隊。兩年後,一九八三年二月,我們結婚,她也脫離叢林生活,變成一名攝影師。我們一起採訪報導泰緬邊界許多武裝反抗團體,包含克倫族(Karen)、克倫尼族(Karennni)、孟族(Mon)與帕歐族(Pa-O)。
採訪旅程精采有趣,但我們心裡總覺得,若真想確認對仰光中央政府來說,緬甸反抗勢力究竟是無關痛癢的偏遠騷擾,抑或有能力在國家未來中扮演合法角色,前往主要反抗團體所在的緬北地區一探究竟,勢在必行。
曾在撣邦軍六年,森倫比我更能掌握國家內部的複雜情勢。即便如此,她也未曾進入克欽獨立軍掌控的克欽邦。緬甸的克欽族人數雖然只有一百萬左右,卻廣泛認定是擁有長久驕傲傳統的武力民族,如同尼泊爾的廓爾喀人(Gurkhas),兩次大戰期間都服務於英軍之下。克欽人的反抗運動一般認為是緬甸少數民族軍隊中最強大的,擁有將近八千名武裝士兵。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外國記者曾經進入他們的領域。
當時還有強大的緬甸共產黨,上萬名部隊占據撣邦東部緬甸中國邊境上兩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區域。一九四八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後不到數個月,緬甸共產黨就舉槍反抗,這是世界上最後僅存的共黨武裝反抗運動之一。
我們離開曼谷前就意識到武裝反抗團體正在醞釀一次重大聚首。泰國邊界上所有反抗團體都預備長途跋涉到克欽反抗軍總部芭蕉(Pa Jau);克欽人邀請民族民主陣線旗下各成員前往北方策略重地共同商討局勢,民族民主陣線是由克欽獨立軍、撣邦軍與七支同盟反抗軍組成的組織。甚至有謠言指出,將成立柬埔寨式的反抗軍聯盟,包含民族民主陣線中的民族團體與意識型態上的對手緬甸共產黨。多年來,甚至幾十年來,緬甸內戰深陷泥沼;反抗軍內部四分五裂,無力對仰光中央政府形成一股統合的威脅力量;而緬甸政府軍雖有人力與傳統武器上的優勢,也在各處戰場疲於奔命,未能取得全面勝利。
預期情勢將有重大發展,我們決定在這個時間點前往緬北。我們希望趕在民族民主陣線代表團之前抵達芭蕉。
我們花了幾個月時間研究地圖與舊旅行紀錄,多數是二次大戰期間留下軍隊從印度進入克欽山區的最後一批紀錄。最後發現我們沒有其他選擇。
一開始,我們曾思考隨泰國邊境的民族民主陣線人員一同前往芭蕉,但很早就放棄這個計畫。前往北方克欽邦的路途中,我們將跋涉穿越撣邦,這是東南亞主要鴉片產區金三角的一部分。這裡有大群私人傭兵,我們的出現會引起他們注意。少了我們,民族民主陣線代表可以輕鬆移動;我們同行很可能會響起警報。
我們很清楚一九七二年隨撣邦軍進入撣邦的兩位英國電影工作者,亞德里安.科威爾(Adrian Cowell)與克里斯.孟吉斯(Chris Menges)所發生的事。他們原本計畫在撣邦軍中待六個月,拍攝關於金三角的電視紀錄片。十八個月後他們終於返回泰國,期間緬甸軍政府多次試圖暗殺,不同毒梟試圖綁架。雖然他們最終安然無恙全身而退,但類似的冒險想法並不誘人。
另一條比較簡單的路線,是穿越中國雲南省。昆明有好幾條路通往偏遠崎嶇的中緬邊境關口,部分是由克欽獨立軍控制,其他則由緬共把持。雖然喬裝成平民的游擊隊能夠相對自由地穿越開放的邊界,外國記者卻是另一回事。跟我們討論行程的克欽獨立軍泰國代表懷疑中國當局會讓我們穿越,更別說還要從原路返回。令人遺憾地,我們必須放棄這條路線;雖然目前為止這會是最簡單的選擇。
最後剩下從印度進入緬甸的路線,大致與二次大戰期間同盟國由日本手中奪回緬甸的路線相同。這條路的修建,穿越崇山峻嶺的國際分水嶺帕特開山脈(Patkai Range),沿著胡康河谷(Hukawng Valley)濃密森林而下,進入現在是緬甸克欽邦首府的密支那(Myitkyina),再由此前往中國邊境。
這件重大的道路修建工程是由美國將領「醋喬」約瑟夫.史迪威將軍(Joseph ‘Vinegar Joe’ Stilwell)發起,並勉力促成,因此這條路以「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聞名於世。此外由於公路始於阿薩姆邦(Assam)的鐵路小城雷多(Ledo),因此也稱為雷多公路(Ledo Road)。
從地圖上,我們發現實際跨越邊界應該不成問題,因為帕特開山脈有許多祕密路線。一旦穿過邊境,跨越緬甸西北部的欽敦江(Chindwin River),我們就能安全進入此行主人克欽反抗軍的控制領域。
這塊區域中,緬甸政府的存在僅限於較大的軍區城鎮與城鎮間的連通道路─數量少且距離遙遠。泰國的克欽獨立軍聯絡人警告我們,部分雷多公路甚至已遭叢林吞沒,胡康河谷到密支那的主要路線上則滿布緬甸軍營,附近鄉村地區倒是安全。
雖然帕特開山脈高聳蠻荒,但一路上的主要困難並非來自地理挑戰,或是躲避緬甸政府軍的刁難。問題在於我們必須穿越整個印度東北地區,才能抵達緬甸邊境,而這塊地方是禁止外國人進入的區域。
印度極東的那迦蘭邦(Nagaland)與曼尼普爾邦(Manipur),多年來因為印度軍與分離主義那迦游擊隊之間的持續戰爭,而對外關閉。過去曾是觀光勝地的阿薩姆邦,面對從鄰近人口過剩的孟加拉大批湧入的「非法移民」,當地阿薩姆人掀起大規模暴力抗議後,也在一九八○年初宣布為禁止進入區域。
我們的目標是與那迦蘭的部落游擊隊建立聯繫,這群人在印緬邊界兩側活動,能夠協助我們穿越印度東北的管制區,跨越帕特開山,進一步聯繫克欽獨立軍。
那迦游擊隊的領袖主要由印度側的部落民組成,從一九五○年代中就開始發起長期卻顯然無效的獨立戰爭。那迦人屬於蒙古人種,信仰基督教,二十世紀初在美國浸信會傳教士影響下改宗,卻也加深了他們獨立族群認同的信念。
那迦人過去在印度側與印度軍隊進行戰鬥,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印軍一次有效攻勢將他們趕到國際邊界的另一側,藏身緬甸境內。緬甸西北區域的偏遠部落民也是那迦人,未受外界文明影響,甚至直到最近都還保存著獵人頭習俗。
在緬甸西北受到保護的基地中,那迦游擊隊安全遠離邊界對側的印度軍,也遠離仰光的中央政府。他們時不時向印度境內發動各種襲擊,再撤回藏身地,行動包含突襲印度的軍事補給,針對那迦人與非那迦人對手發動政治暗殺,偶爾也搶劫銀行補充財庫。
雖然克欽獨立軍與那迦人是完全不同的反抗運動,前者是聯合民族民主陣線成員,要求緬甸聯邦中的自主權,而非獨立;然而兩個反抗團體間的歷史連結,卻是我們希望加以利用的。
一九六七至一九七七年的十年間,數百名那迦族游擊隊長途跋涉穿越克欽邦,前往中國。雖然身為狂熱基督徒,並非共產黨人,他們在中國接受政治與軍事訓練。一路上,克欽獨立軍總是護衛著這些那迦游擊隊。
一九七○年代末,毛澤東死後政策轉變,中國人切斷對那迦人的援助。但那迦人持續上到克欽領域,徒勞無功地向中國人請求援助,失敗後則轉向克欽人。我們知道克欽獨立軍偶爾提供武器彈藥給那迦人,即便兩個團體的政治目的不同。
我們見過階級最高的克欽軍官是克欽獨立軍參謀長劭邁少將(Zau Mai),他曾於一九八四年祕密訪問泰緬邊界。他給了我們一封介紹信,邀請我們前往克欽邦。這封信以克欽語寫成,提及外國友人「約翰.漢彌爾頓」─這是我們同意用來混淆印度軍警視聽的化名,以防計畫走漏,同時也讓緬甸當局摸不著邊。由於先前諸多關於緬甸的報導,他們非常熟悉我們的名字;事實上自從一九六二年奈溫將軍(Ne Win)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以來,任何外國記者都不受這個自我封閉的軍事政權歡迎。
有這份文件在手,我們相信那迦人應該不會拒絕提供協助,他們也不想得罪克欽人。因此我們信心滿滿前往印度,相信將能完成必要聯繫。我們只需要找到能聯繫上那迦地下反抗軍的人,將這封信傳出去。
由於明顯是一趟不法之旅,我們通常合作的報紙或雜誌都不願資助這趟採訪。最後籌到了幾篇文章的預付款,我們保證一回來立刻就寫。手上的錢足夠在印度待幾個月,倘若一切依計畫行事,最晚四或五月,趕在六、七月雨季開始之前,我們就能跨過邊界,抵達克欽人在芭蕉山的大總部,往東九百公里就是中緬邊界。
若無法照計畫時間走,我們將面對重大困境。首先雨季將讓八、九月的叢林寸步難行。同時森倫也將生產。
離開曼谷時,森倫已經懷有兩個月身孕,然而為了避免讓事態更加複雜,我們並未公開此事。我們事先詢問克欽獨立軍聯絡人,他們領域中一般醫療設備的情況如何。他們說總部設有一間醫院,設備完善,人員精良,包含助產士。我們不太憂慮,也很期待讓第一個孩子在緬甸出生。畢竟,這也是森倫的出生地,而我長期對這個國家懷有深刻情感。
一九八五年三月八日在加爾各答,我們開始尋找可能與那迦人接頭的人。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一部了解緬甸內戰實況的政治經典報導
《中國的印度戰爭》柏提爾.林納,記者生涯代表作
一塊被世人遺忘40年的翡翠大地、一趟穿越密林與深谷2275公里的長征之旅 30萬文字與近100張照片,記錄緬甸人民歷經內戰的磨難 戰地記者林納攜家帶子深入緬北,鎮日上演跟政府軍貓抓老鼠的遊戲 竄改簽證、變裝易容、偽造文書樣樣都來! 只為忠實呈現內戰下,各少數民族軍區與緬甸共產黨的第一手實況。
購書連結:Lin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馬可孛羅
馬可孛羅
馬可孛羅 Marco Polo Press, Inc. 一個以旅行、旅行史、旅行文學為主的出版社。 歡迎追蹤FB、IG,新訊息不定時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