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資料的廣角鏡與望遠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認為,人腦天生會去尋找各種意義與連結,例如聽到上司講話會推測他的情緒或喜好,或是媒體名嘴很容易針對各政治人物的言論做延伸性的解讀,在金融領域的技術線圖容易讓人潛意識裡做出趨勢延伸的推論。


股市資訊的呈現方式,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投資人的觀點;如果先看到一張呈現漲勢的線圖,還沒有仔細掌握其他資訊前,可能會讓投資人潛意識認為它是好的投資標的,或是覺得企業可能營運狀況不錯,或是有甚麼基本面的轉機。


實際上常見的財經名人文章通常就是這樣的邏輯推論,當股價表現亮眼就代表企業的營運績效不錯,或是營運調整而有了轉機,或是推論產業有了新的趨勢方向,當股價亮眼就值得繼續投資;但真的是如此?有些時候是,有些時候不是。


若投資人潛意識的判斷受股價表現(技術線圖)的影響,無形中輕忽了其他資訊,很容易做出失誤的判斷。
人們通常不會因為看到一雙漂亮的眼睛,就認定整張臉都很美,因為有可能嘴巴或鼻子比例不對,使得整體看起來並不漂亮;不過,股市裡常有人看到線圖漂亮,就認為前景光明,認定具有投資價值。


股價表現(或是技術線圖)是各種因素綜合呈現的結果,但追蹤股票要看的是各種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包括營收獲利財務或籌碼等都很重要,技術線圖只是其中一項資訊,必須整體一起判斷。

 

個人的整理資料型式是用簡單的程式與連結,把幾個資料放在同一個畫面:包括幾個籌碼數據與圖形,營收,融資,EPS,營業利益率,毛利率,技術線圖,盡量像是使用廣角鏡把較多的資訊一起納入。

raw-image

與一般網站或資訊軟體的差異在於,我同時把幾項與股票表現相關的重要資訊放在同一個畫面,同時接收幾項資訊而不單只看單一項資訊,像是廣角鏡與望遠鏡頭的差異,當頭腦裡的天性要找尋意義與連結時,不會只受到技術線圖的影響,還有其他資訊可以提供不同的觀察角度,整體綜合一起判斷。

 

一般網站的資料通常是一次顯示單一項資訊,包括技術線圖,營收,法人買賣,融資,獲利,毛利率....等等,要去點擊連結或輸入代碼才會一一呈現,像是用望遠鏡看資料,一次只會看到局部畫面。


人的腦袋可以短期記憶或處理的項目數量,大約在八或九個項目,例如電話號碼就是7~9個數字,若再多幾個數字,人腦就記不住了。
一般狀況是投資人要看幾個資訊畫面,就得點擊幾個連結,或是輸入幾次的股票代碼,慘的是點擊到第五六個連結之後,已經忘了第一個看到的資訊了,而且還只是一檔股票的資訊,如果追蹤的是二三十檔或更多,真是要感嘆,怎麼腦容量沒辦法像半導體一樣有摩爾定律而不斷擴增;有時候投資不順利的原因之一,是被過於龐大數量(也是貪心)的資料壓垮。

 

用簡單的程式與連結這樣設計的背後邏輯在於,頭腦在尋找股價表現的意義與連結時,可以同時看到較多資訊而不會只受單一項資訊而誤判,也節省需要多次點擊連結或輸入代碼的時間;單一股票的資訊項目很多,要在單一畫面呈現那些項目,則有賴背後投資邏輯的取捨,思考哪些項目對於投資決策是最重要的關鍵。


資訊軟體開發者很容易就可以做出類似的畫面資料,但他可能缺乏適合的投資邏輯,以致於未必能選擇合適的資料呈現,而另一方面,具有投資邏輯的投資者則相對缺乏資訊程式能力,在資訊的整理方面可能相對缺乏效率。

 

一直找不到適合自己使用的資訊軟體,後來只好自己用簡單的程式來達成這個目的,一個簡單的資訊畫面,背後隱含著一些看不到的設計邏輯,但重點不在於程式軟體,重點在於資料整理模式及其相對應的投資邏輯。

 

上面附圖是台積電的資料,可以看到基本面表現優異,包括營益率或毛利率都創近幾季新高,但籌碼面卻有隱憂,大戶與外資近期都在賣股票,散戶與融資倒很響應張董事長的號召。
今年除息後尚未填息,但從籌碼角度看(大戶+外資) VS. (散戶+融資),力量差距顯而易見,填息路恐有點坎坷。

 

以下是新聞摘要:
張忠謀激動 籲台灣人多投資台積電(2017年06月09日 蘋果日報)
張忠謀難掩激動:「這不是我們要的,也不是我們所選擇的,這是台資所選擇的!希望台灣的投資人多投資台積電,每天都有機會,對台積電有信心的話,多投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1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派-avatar-img
2020/04/26
上過兩個高手的課,一個不看技術籌碼面,純粹的看基本面股價,另一個會看法人籌碼面,因為如果法人在賣,很容易造成股價下跌一陣子,因此暫時避開。但不管誰的方法都一定看基本面。
avatar-img
王俊忠的沙龍
132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王俊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投資必須思考未來前景,要想多遠的未來呢?是在既有的知識、經驗之下可以想得到的未來,例如可以猜想到關稅實施之前,會有商家囤貨,於是關稅實施之後可以看到出口、企業營收下滑,景氣數據轉弱,這就是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未來,股市也反映了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2025/04/30
投資必須思考未來前景,要想多遠的未來呢?是在既有的知識、經驗之下可以想得到的未來,例如可以猜想到關稅實施之前,會有商家囤貨,於是關稅實施之後可以看到出口、企業營收下滑,景氣數據轉弱,這就是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未來,股市也反映了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2025/04/29
理論是見到股價逆轉就趕快退場並不會造成虧損,實際是多數人會對於情勢的變化視而不見,原本以為可以從短線價差獲利,後來變成不賣就不虧損,被迫成為長期投資,這是缺乏對於機會與風險的合理選擇與取捨。
Thumbnail
2025/04/29
理論是見到股價逆轉就趕快退場並不會造成虧損,實際是多數人會對於情勢的變化視而不見,原本以為可以從短線價差獲利,後來變成不賣就不虧損,被迫成為長期投資,這是缺乏對於機會與風險的合理選擇與取捨。
Thumbnail
2025/04/28
景氣循環是來自於資源配置失當,自由貿易時期可以藉由價格機制調整供需,不過在貿易戰的環境下供需雙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供需失衡,價格機制也無法平衡供需差距,悲觀的角度可以說美中兩大經濟體正在戳破過去以來的繁榮泡沫,進行資源重新配置。
Thumbnail
2025/04/28
景氣循環是來自於資源配置失當,自由貿易時期可以藉由價格機制調整供需,不過在貿易戰的環境下供需雙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供需失衡,價格機制也無法平衡供需差距,悲觀的角度可以說美中兩大經濟體正在戳破過去以來的繁榮泡沫,進行資源重新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技術線型的盲點是,線型類似的股票,後續未必會有類似的股價表現,有些股票跌深會反彈,有些股票只會繼續躺平,有些整理後可以發動漲勢,有些只是繼續整理,判斷個股能否有較好的表現,還是需要其他不同層面考量。
Thumbnail
技術線型的盲點是,線型類似的股票,後續未必會有類似的股價表現,有些股票跌深會反彈,有些股票只會繼續躺平,有些整理後可以發動漲勢,有些只是繼續整理,判斷個股能否有較好的表現,還是需要其他不同層面考量。
Thumbnail
血哥我是學商科出身的,也曾在會計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閱讀報表、判讀公司發展非常擅長,有時候甚至還能早一步得到公司派的消息,但我最終卻選擇走技術分析這條路,是純技術分析操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深刻的明白:這才是市場上的真理! 技術分析是什麼? 基本面和消息面有用嗎? 交易決策樹
Thumbnail
血哥我是學商科出身的,也曾在會計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閱讀報表、判讀公司發展非常擅長,有時候甚至還能早一步得到公司派的消息,但我最終卻選擇走技術分析這條路,是純技術分析操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深刻的明白:這才是市場上的真理! 技術分析是什麼? 基本面和消息面有用嗎? 交易決策樹
Thumbnail
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為了應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必須具備資訊力與分析力這兩項武器,本篇針對前者再多做一些說明。
Thumbnail
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為了應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必須具備資訊力與分析力這兩項武器,本篇針對前者再多做一些說明。
Thumbnail
除了如上篇那樣的學術分析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探討股價走勢,本篇從以下兩點作出發,並帶點資料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做探討:技術指標的運用,與外在因素的作用(包含市場消息、公司基本面等)。
Thumbnail
除了如上篇那樣的學術分析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探討股價走勢,本篇從以下兩點作出發,並帶點資料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做探討:技術指標的運用,與外在因素的作用(包含市場消息、公司基本面等)。
Thumbnail
人的頭腦對於圖像理解的速度比較快,看到股價K線波動時,還來不及理性考慮基本面的情勢,就先感受到市場的恐懼(或貪婪),並依照直覺而執行交易,造成追高殺低的虧損
Thumbnail
人的頭腦對於圖像理解的速度比較快,看到股價K線波動時,還來不及理性考慮基本面的情勢,就先感受到市場的恐懼(或貪婪),並依照直覺而執行交易,造成追高殺低的虧損
Thumbnail
「股票不是要看線嗎?」這是我在很久以前對股票的認知。
Thumbnail
「股票不是要看線嗎?」這是我在很久以前對股票的認知。
Thumbnail
基本分析存在什麼樣的缺失? 技術分析又有什麼樣優點呢?
Thumbnail
基本分析存在什麼樣的缺失? 技術分析又有什麼樣優點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