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說書人】圖解台灣建築史系列——你家的事說給你聽(卷二)

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上一集,我們講到大航海時代,歐洲人乘風破浪的來到台灣,完成了島嶼第一代建築的代表作。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接下來的漢人移民,為台灣引入的中式建築吧!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囉!

 

raw-image

 

1662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1662年到1683年為台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明鄭時期。自明鄭時期開始,漢文化建築開始進入台灣。

 

其實在明朝末年,就陸續有中國東南沿海的閩粵漢人,冒著生命危險渡海來台討生活。初期先民拓墾而居,通常就地取材,像是將黏著性高的泥土摻入稻稈夯實、利用模板製成土磚,陰乾後便可建成土角厝;南部則因竹材取得容易,房子大多用長直的竹子編成網狀物,建成「編竹夾泥牆」,成為當時臺灣農家社會常見的建築形式。

 

raw-image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記者蔣繼平攝影。

 

編竹夾泥牆。縱向為木樑或竹管,中間空隙以細竹編成網狀固定,兩面再以灰泥粉刷抹為牆壁。

 

 

raw-image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土角厝。選擇黏性較高的土壤,混入稻草成磚,曬乾後會變得很堅硬。

 

明清時期福建(閩)和廣東(粵)地區漢人移居台灣,觀察此時的台灣建築,會發現一件特別的事:閩南式建築數量遠遠超過廣東式建築,原因就在於清朝頒布的《渡台禁令》!

 

清領初期對居於島上的居民們充滿戒心,在施琅的建議下禁止沿海人民渡台。其中廣東東部的人民過去屢次幫鄭成功軍隊對抗清兵,為防止台灣重新成為反清基地,《渡台禁令》的第三條明示「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所以閩南移民數量遠高於廣東移民,台灣閩南式建築也較為普遍。


1875年《渡台禁令》取消後,來台的閩粵移民持續增加,定居的所在由最早的台南地區擴展至整個西部平原,又蔓延至東北部的宜蘭——明清共歷經三百多年,使閩粵文化得以在台灣各地生根茁壯成為主流。然而,台灣與中國環境、建材與歷史發展上的差異,讓台灣傳統建築雖脫胎於閩粵建築,仍日漸發展出自己的樣貌。

 

閩粵建築風格特色比一比

 

閩南式建築是台灣最常見的傳統建築,其以土角壁(土磚)和紅磚為主要建材,主要為單層樓、木架構為建築基礎,強調屋脊及屋面的曲線。通常屋簷較平緩、到左右兩端才略為起翹,外觀上的特色以「瓦片覆蓋的斜屋頂」、「木板組成的門窗」、「屋簷下的亭仔腳」為主。

 

而廣東式建築(也就是台灣人常稱的客家建築),因為和閩南地緣相近、文化融合,建築形式基本上相去不遠,但相較於閩南式建築,廣東式建築的風格較為簡樸內歛——譬如常用卵石牆基屋頂的材料多用青灰瓦,牆面多數仍會搭配閩南紅磚,也喜用較大面積的白灰牆或灰磚等台南三山國王廟是目前台灣唯一留存的廣東式廟宇,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廟宇,它的建築式樣、裝飾都很樸實,正是廣東式建築的特徵。

 

 

raw-image

 

大致而言,漢文化傳統建築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講究對稱:不論是平面格局或立面外觀,都有明顯的中軸線,強調左右對稱。

 

二、朝向平面擴展:一般民宅以「合院」為基本配置單元,當空間不敷使用時,就以合院為基礎向外延展,形成多院落多護龍的平面空間變化,而非加高建築。

 

三、反映倫理尊卑觀念:愈接近中軸的房間地位愈尊;正廳及寺廟的大殿,屋頂的高度最高、使用的材料最講究,外觀也最宏偉。

 

raw-image

 

四、運用自然材料:建屋就地取材,使用土、石、木、竹等自然材料,或磚、瓦、白灰等加工程度低的建材。

 

五、木結構精神:不同西方的屋架,漢文化發展數千年的榫卯結構,使建築完全不用一根釘子,卻可將所有構件牢牢組合在一起。

 

raw-image

圖片來源:壹讀網站

 

榫卯為榫頭卯眼簡稱。構件的凸出稱為榫,亦稱作榫頭;凹入稱為卯、卯眼,亦稱作卯口、榫眼等。

 

 

明清建築的功能與類型

 

明清時期的建築,依功能性大致可分為:宅第建築、庭園建築、文教建築、廟宇及紀念性建築

 

一、宅第建築:民宅最基本的形式是「三開間」的「一條龍」式。民宅的建築風格反映了上述的反映倫理尊卑觀念,中間為堂,是全棟建築的中心,供奉神佛和祖先。左側居住大房,右側居住二房。若兩端各再加一間,則稱「五間起」。

 

而民宅大致分為兩種——

  • 院落式:一般百姓的純住家建築。依外貌不同分單伸手、三合院、四合院三形式。單伸手型是只有單側護龍的住宅,三合院則呈「ㄇ」字型,四合院呈「口」字型。中間空地稱為「埕」,是家戶曬稻穀的地方。

 

raw-image

圖片來源:輯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著。

 

  • 連棟式街屋:臨街的店舖住宅建築。通常屋身很長,可達三四進,每一進都可以有獨立用途,因此又被稱為『透天厝』。左右兩戶共用一面牆,前面是店舖,為了讓客人比較接近貨物,通常街屋前面會設置連續的迴廊供行人行走;中間是天井,後面為住家,特別適合城市商人居住。

 

raw-image

圖片來源:輯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著。

 

二、庭園建築:王府重臣、富商階級,除了正式宅第外,還會廣築庭園做為交際應酬的空間,代表建造者的身份與地位。

 

三、文教建築:文教建築包括孔廟、書院。孔廟為祭祀所用,跟中國配置大略相同,殿內祭拜孔子、朱熹及許多先賢,建置上有萬仞宮牆,象徵孔夫子的德高識深,還有泮池泮宮等,因古時候的學校是四面環水,取其意象。書院則採合院形式,以中央講堂為中心,左右兩側為學生使用的學舍,後堂為行政空間和師長居所。

 

四、廟宇建築:台灣寺廟非常多,總體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平面格局:

  • 雙殿式──即四合院平面,有正殿、前殿與左右廊。
  • 單殿式──只有正殿,有時殿前有亭子,稱為拜亭。
  • 三殿式──包括前殿、大殿與後殿,是大寺廟的格局。
  • 合院並連式──三座廟並列,形成許多庭院,如北港朝天宮。
  • 大殿居中式──大殿獨立在中央,被前後殿及護室所包圍,如臺南孔廟。

 

raw-image

圖片來源:輯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著。

 

五、紀念性建築:包括——

 

清領前期:市街隘門反映社會實況

 

台灣傳統建築亦隨著社會環境與風氣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市街建築」和「防禦性建築」兩種建築特色的出現,就非常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實況。

 

清領前期,台灣人口漸多,商業日益興盛,從事買賣的商店通常連排成街而非獨門獨戶,逐漸發展出繁榮的「市街」。當時考量台灣的氣候,採用斜屋頂遮蔽強烈的陽光,並空出「亭仔腳」方便雨水流動——這樣的街屋形式源自炎熱多雨的華南地區市鎮,並且由漳泉移民帶來台灣。

 

由諺語「一府二鹿三艋岬」描述清領時期三大港市與市街的盛況,可想像當時鹿港商家滿溢,每戶所能佔據的店面便十分狹小,為增加居住空間,只得將屋長加深,而形成長條形街屋。而熱鬧的大街上巷道狹窄、屋頂彼此相連、行人在下行走見不到光,鹿港的市街因此而被戲稱為「不見天街」!

 

raw-image

圖片來源:國家藝術基金會。

 

同時期,分類械鬥是十分普遍的社會狀況,無論是民宅或市街都很重視防禦設施。當時的市街會將巷子設計得非常曲折迂迴,避免敵方輕易追上。而村落或城市街道巷弄也會設置「隘門」作為普遍的防禦建築——當打輸人家、情勢不妙,就趕緊跑回家裡把隘門關上,所謂「怙惡不過隘門」,就是形容這樣的狀況。

 

隘門的形式有磚石造的牆門、單開間或兩層樓的門樓,除了防範族群衝突外,也可在平日入夜後關閉以防止盜賊,確保居民安全。一般民宅屋上多設有小孔門,以便對敵方拋石頭、澆熱水。另一種可供「火銃」等火器向外射擊的孔門則稱「銃眼」。

 

raw-image


開港通商:西化建築因應而生

 

1858年,英法聯軍大敗清廷,陸續要求簽署《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台灣安平、滬尾、雞籠、打狗4個港口開港通商,英、西、德、法等外國人陸續進入台灣。

 

當時駐台的外國人也將自己原鄉的建築風格帶入台灣,像是位於高雄的「英國領事館」,英國領事館採取「陽台殖民地式樣」,建築裝飾上有花欄石雕及圓拱設計,四周外牆有連續的半圓拱。一般性的建築,亦有教堂、洋行、傳教士住宅等等,大多有磚造拱圈、迴廊、台基挑高等西方建築特色。

 

raw-image

圖片來源:美麗台灣心視界

 

英國領事館有著殖民地外廊式建築風格,正立面強調對稱,整體構成為明顯的屋頂、屋身、基座的三段式作法。英國領事館之主要特徵在拱廊,正立面迴廊入口及轉角柱採併柱,餘則為單柱,柱式形式簡潔。

 

raw-image

圖/取自維基百科

 

台南神學院及辦公大樓,採西方宗教建築一貫的哥德式尖塔、尖拱造型,尖拱窗上的四葉形裝飾,也是哥德式建築型態,而其屋頂則採用台灣傳統屋瓦。

 

總結來說,現今存在的許多廟宇、古厝大多是明清時期留下的建築風格,漢文化建築隨漢人開墾與明清政權統治而穩定發展,直到清領後期,國際情勢起了變化,也為這個時代的建築風貌注入不一樣的色彩,開啟了西式現代建築進入台灣的起點。休息一下,下一集會講到台灣建築史上最複雜最難的日治時期,我們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文化銀行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avatar-img
144會員
22內容數
一直以來各家媒體都有自己喜歡的議題跟立場,傳統媒體有的天空藍、有的大海藍,有的綠的像尤加利葉。隨著網路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獨立的線上媒體誕生,議題開始被分的越來越細。例如:專注勞動議題的「苦勞網」、農業議題的「上下游」。媒體就像一塊土地的守護者,一個地方的母親,站在那樣的立場上,為它發聲。然而,那些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卻沒有一個專屬於他的母親。因此「文化銀行」希望能夠成為台灣第一個專注談傳統文化的媒體,成為傳統文化的集散地,長時間的累積,並且把這些時代的碎片重新拾起,交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化銀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不同族群的人們居於寶島上,隨著不同的文化及自然環境,逐漸發展出多元的建築型態。這麼多的歷史建築,到底建造的文化背景是什麼?今天就跟著文化銀行,把橫跨兩岸三地、穿越不同時代的台灣建築史,一起說給你聽吧!</p>
<p>「在日治時期的時候,金紙製造是被禁止的,我手上的這隻錘子,就是當時用來偷做金紙的器具。」皇民化運動時,日本政府對台灣傳統民俗極其打壓,不罰燒金紙的人,只罰製造金紙的人。</p>
<p>翁水千回憶,在防空洞躲避八二三砲戰的日子中,他就就著煙硝味及窗戶照進的微弱天光,抄謄這本傳授自父親的寸白簿,沒想到這麼一用,就是一輩子。</p>
<p>不同族群的人們居於寶島上,隨著不同的文化及自然環境,逐漸發展出多元的建築型態。這麼多的歷史建築,到底建造的文化背景是什麼?今天就跟著文化銀行,把橫跨兩岸三地、穿越不同時代的台灣建築史,一起說給你聽吧!</p>
<p>「在日治時期的時候,金紙製造是被禁止的,我手上的這隻錘子,就是當時用來偷做金紙的器具。」皇民化運動時,日本政府對台灣傳統民俗極其打壓,不罰燒金紙的人,只罰製造金紙的人。</p>
<p>翁水千回憶,在防空洞躲避八二三砲戰的日子中,他就就著煙硝味及窗戶照進的微弱天光,抄謄這本傳授自父親的寸白簿,沒想到這麼一用,就是一輩子。</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南島民族源自於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一詞,語言學者依據他們對世界語言所建立的分類系統,將東自南美洲旁側的復活節島,西抵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北至臺灣的地區,視為南島語的分布範圍。
Thumbnail
比起「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事,作品中「不自覺記錄」下來的風景是什麼?如果有一天「這裡」消逝了,你會記得怎麼重新建造它嗎?本次解謎相談室,我們將會嘗試用評論的方式進入一本小說.....
Thumbnail
文章裡有小娜系列的前導動畫,和解說與未來展望,希望大家看得開心,謝謝大家。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南島民族源自於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一詞,語言學者依據他們對世界語言所建立的分類系統,將東自南美洲旁側的復活節島,西抵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北至臺灣的地區,視為南島語的分布範圍。
Thumbnail
比起「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事,作品中「不自覺記錄」下來的風景是什麼?如果有一天「這裡」消逝了,你會記得怎麼重新建造它嗎?本次解謎相談室,我們將會嘗試用評論的方式進入一本小說.....
Thumbnail
文章裡有小娜系列的前導動畫,和解說與未來展望,希望大家看得開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