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嘻哈樂史 Vol 13:暢銷金曲〈The Breaks〉,揭開嘻哈音樂的新紀元
付費限定

嘻哈樂史 Vol 13:暢銷金曲〈The Breaks〉,揭開嘻哈音樂的新紀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鼎鼎大名的「水星唱片」(Mercury Records),在1945年由博爾亞當斯(Berle Adams)、雷葛林伯格(Ray Greenberg)、厄文葛林(Irving Green)與亞瑟塔爾瑪基(Arthur Talmadge)這4人所創辦。早期他們以發行爵士、藍調、古典、搖滾和鄉村音樂為主,成為當時美國數一數二大的音樂廠牌;而後在1972年、1998年與2014年,水星唱片分別被寶麗金唱片(Polygram)、The Island Def Jam Music Group以及Island Records等集團收購。目前則由環球唱片旗下所屬的Island Records擁有。

水星唱片曾經掌握了搖滾天團「邦喬飛」(Bon Jovi)、節奏藍調要角「布萊恩麥肯奈特」(Brian McKnight)、爵士鬼才「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P-Funk傳奇「Parliament」等藝人和樂團,在美國現代音樂發展的長河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70年代,水星唱片敏銳的音樂品味嗅到了紐約街頭正有一股全新的音樂風氣逐漸蔓延開來,他們的星探也藉由排行榜、電台播歌、音樂派對等多元管道的探聽,帶回了足以印證「嘻哈音樂」即將在未來成為宰制音樂市場的證據。

將嘻哈帶往主流

唱片公司的高度注意、經紀人羅素賽門斯(Russell Simmons)超群交際手腕的推波助瀾,年僅20歲的克提斯.重擊(Kurtis Blow順利地於1979年入主水星唱片,成為該唱片公司史上第一位簽約的饒舌藝人,同時也是饒舌發展史中第一個擁有主流廠牌合約的饒舌歌手。

這樣的意義對於饒舌圈來說非同小可,因為能夠被主流認定,這項樂風才有普及於世的可能,而也因為被大唱片公司認可,饒舌歌手才真正地被定義為「市場可接受的歌手形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4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吳念達的沙龍
51會員
30內容數
我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以及歷史的脈絡,將這個黑人特有的文化呈現給台灣讀者,讓稍有了解的人可以有系統地深入探究、讓不了解的人能有機會接觸這個獨特的音樂。最重要的,這是一段台灣在音樂書寫上一直沒有補齊的鴻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念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1983年,對整個嘻哈音樂圈來說,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捩年份。這一年,嘻哈音樂從所謂的「Old School」時期進入到了「New School」時期,並於音樂、歌詞、穿著上,皆發生了重大的轉變。</p>
<p>閃手大師與憤怒五人組(Grandmaster 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從1970年代後半開始,成為嘻哈音樂中不可忽視的超級要角,同時也可以算是此文化的開山鼻祖之一;而當時間慢慢進入到1980年代之後,他們總算在1982年推出了首張正式專輯《The Message》。其中的同名歌曲〈The Message〉蘊含大量的社會反思和批判,讓嘻哈與饒舌音樂逐漸步向一個新的時代。</p>
<p>因為〈King Tim III (Personality Jock)〉以及〈Rapper&#8217;s Delight〉的出現,所謂的MC或是Rapper開始逐漸奪取了嘻哈音樂派對中的目光,成為了場景中的要角、圈子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以充滿律動感的「唸」歌,搭配上詼諧與幽默的韻腳點綴,慢慢地將所謂「饒舌」這門藝術發揚光大。</p>
<p>1983年,對整個嘻哈音樂圈來說,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捩年份。這一年,嘻哈音樂從所謂的「Old School」時期進入到了「New School」時期,並於音樂、歌詞、穿著上,皆發生了重大的轉變。</p>
<p>閃手大師與憤怒五人組(Grandmaster 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從1970年代後半開始,成為嘻哈音樂中不可忽視的超級要角,同時也可以算是此文化的開山鼻祖之一;而當時間慢慢進入到1980年代之後,他們總算在1982年推出了首張正式專輯《The Message》。其中的同名歌曲〈The Message〉蘊含大量的社會反思和批判,讓嘻哈與饒舌音樂逐漸步向一個新的時代。</p>
<p>因為〈King Tim III (Personality Jock)〉以及〈Rapper&#8217;s Delight〉的出現,所謂的MC或是Rapper開始逐漸奪取了嘻哈音樂派對中的目光,成為了場景中的要角、圈子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以充滿律動感的「唸」歌,搭配上詼諧與幽默的韻腳點綴,慢慢地將所謂「饒舌」這門藝術發揚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