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要會聽音樂、看電影、點菜與旅行?

 

編輯世界是感性的國度,在其中理性並不重要,偏見才是王道

 

「編輯」這個詞很微妙,既是名詞也是動詞(出版社編輯正在編輯一本書),看似有清楚的定義,卻很少人能說出編輯到底在幹嘛。可能是因為編輯太多種,出版社有編輯,雜誌有編輯,網站、粉絲團的小編職稱上也是一種編輯,相同職稱做著不同的事,我們卻都叫編輯。

 

做雜誌出身的我,入行時就聽過「書和雜誌編輯很不一樣」的說法,至於到底哪裡不一樣,直到現在都還是個謎。我猜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好的雜誌編輯未必能勝任書籍出版工作,反之亦然,而臉書粉絲團小編,又是不同於紙本的另一個網路江湖了。

 

多少謎題以編輯之名而行

 

講到編輯,大部分的印象都和稿子連在一起,坐在電腦前看著word檔,修飾文句意義,在文章不疑處有疑,為內容的正確性、邏輯性、可讀性而奮戰。但如果你問編輯上班在幹嘛,大概百分之八十不在稿子前,而在敲通告、聯繫作者譯者推薦人、約採訪跑記者會、和美術設計開會、跟網站工程師溝通,甚至支援現場活動。

 

編輯,編輯,多少謎題以你之名而行。日本編輯之神見城徹《編輯這種病》寫那些大牌作家如何折磨自己,經典故事是石原慎太郎得到芥川賞成名後邀約不斷,見城徹為了爭取為石原出書的機會,在他面前把〈太陽的季節〉、〈處行的房間〉兩篇小說一字不漏的背完,來證明自己多麼有愛,石原因此願意寫書讓他出版。這故事看得我們好感動,但臺灣出版社編輯很少有這種和作者的互動關係,完全無法做為工作參考。

 

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當我們討論愛情》的極簡文體成名,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寫文章並不極簡,而是被編輯(我們都不記得的Gordon Lish)大幅刪改之後才變得極簡。這個故事不只臺灣的編輯無法參考,真正的編輯是否能做、該做這種事,都是可以爭議的問題。

 

即使不談遙遠國度裡傳奇編輯的編輯傳奇,當編輯想腳踏實地學工作方法時,同樣是出版社編輯,陳穎青的《老貓學出版》和陳夏民的《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談的工作方法很不同;都是雜誌編輯,黃威融的《雜誌俱樂部招生中》、王聰威的《編輯樣》和康文炳的《編輯七力》彷彿在敘說不同比賽。更別說藤本泰的《雜誌上癮症》和深澤慶太的《編輯時代》,裡面每位總編輯和設計總監都在做不一樣的事,大概編輯是種十人十色的工作吧。

 

話說回來,如果編輯的定義如此模糊,要做的事又如此不清楚,難道文章標題是寫爽的嗎?不,讓我們暫且把編輯的技巧、技能與技藝撇在一邊,先來聊聊編輯的個性。

 

理性客觀毫無幫助,偏見個性決定全部

 

是的,當編輯一定要有個性。無論出版、雜誌還是網站編輯,都需要放棄客觀,進入主觀,編輯世界是感性的國度,在其中理性並不重要,偏見才是王道;正確答案無關緊要,個人的選擇理由才是精華(你可以不用認同,因為這也是我的偏見)。

 

編輯是某個前提之下的挑選,挑選出來感動別人。你為什麼出這本書而不是其他?為什麼找這個作者不找別人?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做這個題目?為什麼在這裡放這個資訊而不是其他資訊?編輯不是客觀沒有目的的紀錄,而是主觀狹隘偏見的產物,需要個性、需要與眾不同、需要好奇、樂趣與感動。

 

「編輯的偏見」是我成為編輯後學會的第一句話(這絕對是誇大,因為我不想做理性描述)。當被問到:「為什麼你做這個題目、為什麼找這個作者?」的時候,要能說出:「因為我的偏見。」而偏見並非不需要道理,只是不需要理性客觀中立的道理,而是需要你「自己」的道理。

 

編輯不是有標準答案的實驗,編輯絕對需要張飛戰岳飛。地球上有最堅硬的物質,但周杰倫哪一首歌最好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哪首歌最好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歌對你個人生命帶來什麼改變,對社會時代有什麼衝擊,在某個情境下(例如失戀)竟然會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你說周杰倫第一張專輯最棒,因為創造了一個時代;我說《葉惠美》才是王道,誰能以母之名做出專輯?他說和初戀女友一起看的無與倫比演唱會永遠無法取代……這些對客觀理性毫無幫助的爭議,才是編輯世界裡的精華區。編輯不是樂評在頒金曲獎,而是在創意的地毯上打滾,拚死找出有趣的說法,設法努力感動別人、引起共鳴,這就是編輯的戰鬥能力。

 

個性來自生活,來自音樂電影吃飯旅行

 

編輯要聽音樂,編輯要看電影,編輯要會點菜,編輯要愛旅行。因為偏見需要個性,個性來自生活,上班賺錢可以給你競爭力,但很難像聽音樂、看電影、吃飯旅行那樣給你個性。擁有競爭力,保持客觀中立沒有想像中困難,要以自己的道理說出狹隘主觀的偏見感動人,也沒有想像中簡單。

 

編輯聽音樂,不只聽歌好不好聽,還想聽出這首歌為什麼在這張專輯的這個順序?這首歌在歌手的創作脈絡裡是什麼位置?反映了什麼時代意義?歌詞由誰寫,歌曲由誰作,編曲為何如此,歌手曾在哪一場演唱會因它而落淚,又是為了誰?

 

(請回答,你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做這本書,為什麼找這個作者)

 

編輯吃飯時要搶著點菜,判斷現場多少人,能吃幾道菜;該選雞肉還是牛肉,清燉還是紅燒,湯要大碗還是小碗,小菜怎麼搭配?甚至該選哪個地點的哪家餐廳,都和編輯工作有相關。

 

(請回答,這個題目要用什麼樣的圖文配置,照片怎麼拍最有感覺,找誰採訪或邀稿,如何在期限內達成)

 

編輯當然不是樂評、不是影評、不是美食家或旅遊部落客,但編輯是說故事的人,用視覺元素與文字吸引人、感動人的人。看到一個動人的電影片段,編輯想到的是這個鏡頭到底怎麼拍出來?導演為何這樣拍,配樂為何這樣選,我在什麼情況下被觸動,可能還能感動誰?

 

(請回答,你為何在這個位置、用這個方式、呈現這些資訊)

 

雖然編輯是什麼沒有定論,編輯的工作幾本書都說不完,但一個編輯一定隨時都在編輯。編輯要有個性,編輯會喜歡聽音樂、看電影、點菜和旅行。

 

延伸閱讀:

非人文背景的我,怎麼成為作家啦?

我怎麼學寫作:觀察、理解、好奇心,比文筆更重要

有時候我覺得是文學選擇了我:一個偏執寫字狂的自白

 


封面圖片來源: via pexels  CC0

撰文:劉揚銘

編輯:陳欣瑜

本文轉載自:十二道人情味

 

以筆為勺 · 細火慢熬

十二道人情味

 

十二道人情味
十二道人情味
十二道人情味致力烹飪出散發人情味的文章以及挖掘社會議題脈絡之報導。在重理工輕人文的臺灣社會,邀請大家一同上桌,關懷土地與人們、友善生活,慢慢地品味我們以筆為勺、細火慢熬的濃郁故事。請盡情享用:http://thedelicious12.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