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學寫作:觀察、理解、好奇心,比文筆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時候寫不出東西,不是寫作能力的問題,而是觀察得不夠仔細,對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入。

 

如果國文老師知道我從事文字工作,一定想問一句:「後來怎麼了?」

 

高中第一次作文課,老師給我57分不及格。身為一個文組學生,數學57分已是我高中三年最高分,可喜可賀,但同樣的分數出現在作文簿裡,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現在我還記得那個作文題目是「家」,老師評語是「文不對題,不知內容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

 

又有一次作文題目叫「啟程」,我始終吐不出半個字,老師看不下去,第一堂下課時間對我說,可以參考同學怎麼寫,看完後我還是頭腦打結;第二堂下課,我只有一張白紙和一樣白的臉,老師安慰我:「你回家寫吧,明天再交就好。」

 

記得最後我交了一篇「如果地球形成時,不是剛好和太陽保持這樣的距離,就不會有人類也不會有我,可見啟程很重要」之類的作文,得到幾分我不敢記得,但我想,老師是用最溫柔的眼光閱讀的吧。

 

高中三年,我覺得作文寫得不錯時,通常分數很低;以為寫得很爛的時候,分數反而高(說高也就是七十分左右的程度而已),連下筆都有困難,完全無法預測走向,更別說把文章寫好了。直到上了大學才出現轉機。

 

爬梳資料、理出頭緒,有看法想說出口

 

大一必修國文課,老師有一次出題:「論國防」。十八歲的宅男哪懂什麼國防?我看著題目一片茫然,只好硬著頭皮把從三國志電玩、歷史漫畫裡學到的故事拿來用,想不到竟被老師說「引用歷史故事佐證自己的觀點,滿有趣的。」

 

從那刻起,我才知道原來作文就是寫故事、舉出有趣的例子(以這點來說,必修國文課至少對我是有意義的)。而我最喜歡看的歷史漫畫、小說、遊戲、影集裡面,不就有滿滿的故事能用嗎?遇到作文題目,講幾個和題目相關的故事就好,我終於找到一種表達自己意見的方法,能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到了研究所寫論文,花一年爬完五萬字之後,覺得人生寫字的配額已經用完。第一次的作品當然不好看,但有其中一段被老師說:「你這是抄誰的想法,為什麼沒附註解?」結果那是我整理歸納許多資料之後得到的結論,算是一點個人小發現,不是引用誰的文章,也沒辦法附註解。

 

「你整本寫得最好的一段就是這裡,原本想說一定是抄來的,想不到是你自己的,那不錯啊!」老師說。然後我知道,原來爬梳資料、理出頭緒,產生一個想法,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是一件好事。

 

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我有了想寫點東西的欲望,但離會寫文章,還差得遠。

 

畢業之後,很幸運得到一份採訪編輯的工作,每個月重複著採訪與寫稿。一開始只能「受訪者說什麼,我就寫什麼」。後來才學會把採訪內容當成材料之一,加上自己額外找來的資料,拼湊起來形成一個想法,先試著把這個想法說得順暢、有邏輯、有條理(設想自己是完全不了解這件事的人,要怎麼解釋才能聽懂),行有餘力時,再想想怎麼寫才能吸引人繼續看下去(多看電影、多看小說會有幫助),終於慢慢練出寫文章的能力。

 

我最羨慕那些十幾歲就會寫東西的人,都不需要我這種笨拙的摸索過程。走上文字工作這條路,只是在求學過程中發現寫東西很有趣,又得到一個可以每月練習寫上萬字的職業而已。

 

多方觀察、深入理解,設法讓笨蛋也能看懂

 

有些朋友問我文章應該怎麼寫,能不能教他們的孩子寫作文。在我的學習過程中,寫文章說難很難,說簡單好像也很簡單,沒什麼捷徑,寫作最重要的是「有想說的話,而且想讓別人聽懂」的動機──別意外,有些人只想說,不管別人聽不聽得懂的。

 

此外,寫文章也可以不靠「文筆」。通常愈用華麗的字詞來堆砌,只顯示寫作者內心沒想清楚而已(比如:「品嚐那對味的甜,迷戀空間蘊藏的舒坦,時間慢慢流動以享受為單位,彷彿細品慢活人生」這段文字到底想寫什麼呢?大概是這個地方很假掰吧)。很多時候寫不出東西,不是寫作能力的問題,而是觀察得不夠仔細,對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入。

 

寫不出來,就多想想這件事有哪些可疑之處,或是哪些有趣的地方,好奇心很重要。如果沒有可疑也不覺得有趣,那絕對是你對它理解還不夠多、不夠深,這時絕對不能下筆,請先設法找更多資料,多看多讀,等到融會貫通,你的看法已經呼之欲出,不說出來都不行了。

 

舉例來說,就算一部電影讓你覺得很無聊,也可以想想為什麼它無聊,是它真的無聊還是你沒看懂,找十個影評的意見來看,找導演前前後後的其他作品來看,找導演的生平來研究他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等你看完這麼多資料,絕對是想寫一篇文章,而不是不知道怎麼寫了。

 

最後切記,如果你的文字不能讓國中二年級的學生看懂,那是你想得不夠仔細、寫得不夠清楚。寫作前,多蒐集資料、整理觀點,有輸入才有產出;寫作時,設法讓別人聽懂,清楚表達,不要用深奧的文字;寫完後還有餘力的話,能為文章加上一點趣味就更好了。

 

 

以筆為勺 · 細火慢熬

raw-image

 


撰文:劉揚銘

編輯:陳欣瑜

封面圖片來源: via pexels , CC0 License

本文轉載自:十二道人情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遺我雙鯉魚-avatar-img
2018/09/22
「很多時候寫不出東西,不是寫作能力的問題,而是觀察得不夠仔細,對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入。」 真是一語中的 。 我曾經因此陷入寫作斷線的困境 現在我幾乎都在讀 在思考 諸如 讀哲學 從新聞中反芻社會 在我的觀察與思維不夠豐富成熟之前 寫作反而成為最後才做的事
avatar-img
十二道人情味的沙龍
24會員
12內容數
<p>歡迎來到十二道人情味,一個關懷土地、友善生活、致力教育、挖掘社會議題脈絡的媒體平台。在重理工輕人文的臺灣社會中,邀請大家一同分享見聞與觀點,烹飪故事,品嘗文化,並從中找尋改變的契機</p>
2018/02/05
<p>秉持「有得賺有得玩」的心態,我時常藉由工作或是研究,順勢收集素材、相關語料和文本。而受訪者往往使用臺語回答我的提問,使我捉摸不著。不過我倒覺得慶幸,藉著研究生的身份,能夠深刻爬梳家族與家鄉的歷史。</p>
Thumbnail
2018/02/05
<p>秉持「有得賺有得玩」的心態,我時常藉由工作或是研究,順勢收集素材、相關語料和文本。而受訪者往往使用臺語回答我的提問,使我捉摸不著。不過我倒覺得慶幸,藉著研究生的身份,能夠深刻爬梳家族與家鄉的歷史。</p>
Thumbnail
2017/02/10
<p>沒有現代完備的技術,面對天災和艱困的生活環境,先人還是必須設法生活。水能供人體所需,柴火能將生食轉為熟食,溫飽三餐。水和火,是飲食的基礎,也是探究早期鄉村生活樣貌的線索。</p>
Thumbnail
2017/02/10
<p>沒有現代完備的技術,面對天災和艱困的生活環境,先人還是必須設法生活。水能供人體所需,柴火能將生食轉為熟食,溫飽三餐。水和火,是飲食的基礎,也是探究早期鄉村生活樣貌的線索。</p>
Thumbnail
2017/01/29
<p>「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接連幾年臺灣青年展現了強大的社會力,電臺也決定推出一個「世代溝通」的節目。秉持青年的熱血與「微憤青」的視野,在議題選擇上多元而且大膽,希望聽眾在放鬆之餘可以有一點知識上的收穫。</p>
Thumbnail
2017/01/29
<p>「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接連幾年臺灣青年展現了強大的社會力,電臺也決定推出一個「世代溝通」的節目。秉持青年的熱血與「微憤青」的視野,在議題選擇上多元而且大膽,希望聽眾在放鬆之餘可以有一點知識上的收穫。</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如果生命中有件事可以完全獨立於競逐和比較,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如果生命中有件事可以完全獨立於競逐和比較,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最近,有收到家長的詢問,關於小孩的作文書寫,家長們覺得有難度,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太喜歡寫作文,遇到寫作文的功課,立馬出現三條線,求救爸爸媽媽,不知如何下筆,作文~~真的很難嗎?究竟有多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最近,有收到家長的詢問,關於小孩的作文書寫,家長們覺得有難度,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太喜歡寫作文,遇到寫作文的功課,立馬出現三條線,求救爸爸媽媽,不知如何下筆,作文~~真的很難嗎?究竟有多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在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通常以優劣排序的話分別會是聽、讀、寫、說這個順序,原因無他,大致歸咎於不夠靈活的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問題和影響。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讓自己喜歡上某個影集,就會在編追劇邊模仿主角說話的語氣這種情境之下自然而然地讓口說也跟上進度,當然想說一口流利的英文還是得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就像喜歡
Thumbnail
在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通常以優劣排序的話分別會是聽、讀、寫、說這個順序,原因無他,大致歸咎於不夠靈活的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問題和影響。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讓自己喜歡上某個影集,就會在編追劇邊模仿主角說話的語氣這種情境之下自然而然地讓口說也跟上進度,當然想說一口流利的英文還是得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就像喜歡
Thumbnail
嗨大家,我是三寶腦師,你懶惰,但美麗的作文小精靈。 教作文這些年,我發現學生寫文章犯的錯誤都很相似,因為我非常非常懶,決定把這些問題彙整,並寫出一系列攻略,以後直接丟網址給學生,就能省下唇舌,這系列會每週發佈一篇,持續到今年年底,如果想知道怎麼培養作文力,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嗨大家,我是三寶腦師,你懶惰,但美麗的作文小精靈。 教作文這些年,我發現學生寫文章犯的錯誤都很相似,因為我非常非常懶,決定把這些問題彙整,並寫出一系列攻略,以後直接丟網址給學生,就能省下唇舌,這系列會每週發佈一篇,持續到今年年底,如果想知道怎麼培養作文力,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我更加開始思考以前不曾思考的問題、我更加重視每一次與人相處的情緒、我更加重視每一口飯菜的味道、我更加重視生活的景色蘊藏的美意。 「寫作,豐富了我的生活;而我的生活,則成了我豐富文章的泉源。」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社群的座右銘是:「用寫作累積有感足跡、讓感動昇華優質生活。」這是一個很棒的正向循環。
Thumbnail
我更加開始思考以前不曾思考的問題、我更加重視每一次與人相處的情緒、我更加重視每一口飯菜的味道、我更加重視生活的景色蘊藏的美意。 「寫作,豐富了我的生活;而我的生活,則成了我豐富文章的泉源。」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社群的座右銘是:「用寫作累積有感足跡、讓感動昇華優質生活。」這是一個很棒的正向循環。
Thumbnail
他說:「記得手上永遠有一本書,我能教給你們的也就這些,再多的,我也教不了。」
Thumbnail
他說:「記得手上永遠有一本書,我能教給你們的也就這些,再多的,我也教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