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造訪京都,就是秋天的事情。走入日本國門,馬上就在航廈間的空橋上,看見一色楓樹立在兩廂,以為迎賓。秋天的京都是非常宜人的,如果雨水不是很多的話,高高的澄藍天色,配上金黃的銀杏、艷紅的楓葉,可以說一年四季裡頭,秋天的顏色是最滿的了。
走過清晨的東本願寺,聽晨鐘幾響,呵一口不算太冷的寒氣,儼然就是最適合亞熱帶子民的氣溫;早一點7、8月還太熱,晚一些12月就太冷了,秋天算是剛剛好的季節。
以火為名的祭典,在日本的佛教或神道教都很常見。火在神道教的立場,有潔淨的功能,尤其是舉行儀式用的「忌火」,特別要用古人鑽木取火的方式引燃,才有清淨神聖的效驗。佛教一邊持咒,一邊燒焚木牌的密教護摩,也有靠火焰與煙塵之力,將人世間的願望與功德傳至十方諸佛菩薩及諸眾生的意味在。
京都北部的鞍馬火祭,屬於神道教的儀式,由岐神社舉辦;鞍馬火祭固定在每年10月22日的晚上6點開始,而同一天的上午,正好就是時代祭;也就是說一天光是趕這兩場盛會,就可以從早玩到晚了。鞍馬火祭都會鬧到午夜一點左右才結束,結束的時候通常也沒交通工具回京都市內了,建議就在鞍馬住一晚,隔天還可以去貴船逛逛。
火祭的功能主要是除障消災,鞍馬火祭的起源更是和平安時代的地震、世族內鬥有關;火祭也帶有祈求豐年、諸事順利等不同層面的意義在。
最特殊的就是火祭本身即有「除滅火災」的功能,從事紙張書籍類、布疋紡織類等各種怕火的行業的人,最適合參加火祭。但是火就像水能載覆一樣,廚師業、烘焙業這些靠火吃飯的人,如果祈求神明讓自己用火如神,相信也能收到一點效果才是。
鞍馬的火祭。Photo source : 截圖自Youtube
鞍馬山為《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的重要場景,劇中有一段時間柯南和平次在那附近追蹤犯人;想對京都有更深的認識,其實也可以從電玩、動漫、電視影劇等作品著手,讓京都的街道、建築、自然風景等等,透過影像畫面呈現在眼前,會比看照片看圖書更有效果呢!
附近景點:崇奉天狗的鞍馬寺,以尊天為信仰對象,傳說戰神源義經七歲入山,向天狗東光坊學習各種知識與戰鬥技術,所以後來即使面對朝廷重臣平清盛也毫無畏懼。因此,日後將領為了祈求武運長久,都會上鞍馬來,求尊天庇佑。
看過《惡女花魁》或《藝伎回憶錄》的人,應該對那雙每次走路都得滑行碎步的超高木屐很有印象吧?兩名女童子領在前頭,一名壯漢擎著巨傘,花魁腳下拖拉一雙高木屐,用緩慢而莊重的特殊步伐,屏氣凝神地走著。這種出來露臉見客的活動,稱為「花魁道中」或「太夫道中」;花魁是江戶人的說法,太夫則是京都人的用詞,指的都是最高位階的妓女。所謂的最高位階,已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精通,且鮮少賣身,賞臉陪喝就要幾十萬還可以挑客人的那種層次。
從前的道中單純是為了拉抬花魁的聲勢,現在為了壯大總體觀光的效益,道中的活動不再是由花魁太夫所屬的茶屋店家自行辦理,往往還會結合地方政府、寺院神社、民間組織團體的集資集力來完成。譬如一次在三十三間堂,看見對街法住寺的方向人潮湧動,跟上前去湊熱鬧,才知道原來碰巧趕上了太夫道中。
2005上演,由章子怡主演的《藝妓回憶錄》。Photo source : 截圖自Youtube
因為道中在寺院舉辦,因此隊伍除了基本的女童和壯漢之外,最前方領路的還有一位身披華麗金欄袈裟的僧人。和尚跟太夫這樣僧俗二元的組合,著實令人感到奇特,不免想到高知縣的那段膾炙人口的民謠歌詞:「土佐高知的播磨屋橋邊,看見和尚在買髮簪呢!」(描述竹林寺僧侶陷入愛河,在播磨屋橋邊的商店為心愛的人買髮簪,被人看見了)。
日本人不只追求寂寥空無的境界,也對花魁太夫的濃豔典雅頗有好感,經常會發現日本人的美學觀念其實是華美與蒼涼並存的,像極了真實的人生。而自古就懂得建立名人墓所,靠著類似中國衣冠塚的概念來推動當地文化認同感與知名度的日本人,就在京都嵐山的清涼寺,替傳說中的夕霧太夫蓋了一個沒有存放骨骸的墓所,供人憑弔祭拜她那充滿傳奇又短促不滿30歲的太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