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旅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跟母親旅行結束後,回台灣朋友第一個邀約是看海底總動員二,尋找多莉。

看著藍色的小魚在大海盈盈的螢幕上,健忘而喜憨地勇往直前,多莉這條失憶的傢伙身邊總有擔心的朋友小丑魚馬林、章魚哥臭臉一路幫她。觀眾哄堂地笑,我卻時不時整個心揪在那裡。

又忘記了嗎。嗯,應該記不住的吧。噢,老天,還好她想起來了──還好她身邊有人幫她牢牢記住。還好她身體記得,不要讓自己一個人。

最後藍色的多莉跟著輻射而開的小貝殼記號,找到失散多年爹娘的時候,我一方面早就從隱隱約約場景暗示,知道他媽的導演又要餵我狗血騙眼淚了,還是無法抑制地哭,哭泣事小,最糟糕的是,完全忽略身邊可能是久旱逢甘霖的約會對象,一整個矜持無法。

是吧,為人子女,有個健忘、或可能開始遺忘的家人,何嘗是幽默的事。

笑不出來──藍色多莉,是憂鬱的暗喻吧。一個不好,就是有伍迪艾倫抖動嘴角冷笑的藍色茉莉。妳記得藍色茉莉嗎?美麗大氣的凱特布蘭琪,片尾在公園長椅上劈頭散髮,腋下全濕,失心的樣子。伍迪艾倫,太壞,太壞了。

回到我跟母親的基本設定,今年我三十一歲,她六十。

而我母親的母親今年八十六,已然開始遺忘世界諸事務數年。

多年前幾次忘記爐火上的滾水後,眾女兒們宣告老母失憶的事實,從員林小鎮帶至台中老人安養院照顧,然而外婆仍然不時趁看護不備,在老人們放風散步時出走。多年來我們早已試著不讓自己成為疲於奔命在街頭馬景濤式吶喊的晚輩角色。更多時候,我是困惑──「阿嬤,你要去哪裡」──這個都市的街頭是否隱含了我們未曾辨認出來的暗號,一個鳥鳴,一棵樹,某種食物的香味,等等等等,牽引妳用纖瘦的身體,一步走過一步,一個街角和街角。

raw-image

作畫:蕭嘉猷(毛奇爸爸)

妳還記得紅綠燈的規則嗎?

妳還能辨認車流的潛規則嗎?

我們擔心,好奇,並感恩一次又一次,上天與路人待我們如此寬厚,能夠順利帶妳回家。

老外婆至此,我的媽媽作為飽受失蹤老母驚嚇的女兒,也未雨稠繆起來。她很堅持,要拉上我一起出門旅行,並獅子大開口,說過年妳要跟男人出遊就出遊吧,反正妳不回來省得親戚問問題,特休要留給我,我們母女一起出去玩。

說的正面些,她這是希冀在她人生的記憶撲滿裡,多放些硬幣。留待未來提領,要麼,放著、搖一搖聽了也有聲響,聊勝於無。

其實關於旅行,我常氣她可以不負責任地把傷腦筋的事情丟給我,比如找路,安排行程,她只需要指出她想看的事物:美術館、景點,然後一路用相機掘取風景。可是在旅程結束的時候,我開始回想我們一起走過的路頭,才會驀然想起,她可能不只是一位母親,她更多時候是一位畢業自美術系的前文藝女青年,把第一個月的工作薪水全部拿來買西洋畫冊那種。這位文藝女青年在進入職場,走入婚姻,有了孩子之後,關於生命本質的需求仍須舒展。而她樂於將這樣舒展的需求任性地寄託在她的孩子身上,我不能不感到信任的厚度,即使時常伴隨氣盛的不耐。

所以說到底,成年親子旅行展現的是另一種意義與可能性:不只是玩賞風景而已,而是在異地的新鮮與陌生當中,錯置地解離親子角色。照顧者與備照顧者、旅伴、朋友、交換風景的人、擁有共同生活經驗的人,我們深知彼此的弱點和性格上的稜角。我們知道彼此的糗事和長處,我們溝通風景,看情況試圖要對方接受自己對世界詮釋的版本。

我們從現在開始尋找回憶,所以我們出門遠行。

一如荷馬史詩《奧德賽》揭示的是,所有的遠行都是為了回家,那怕是無意。殺掉心中的父親吧,旅行讓我重新理解媽媽,一次又一次。

訂閱「家族食光:爸爸、媽媽與我的關鍵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毛奇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p>從生活的關鍵字──家人、料理、旅行等出發,書寫迎向老年的父母與作為觀察者的兒女,思考家族的意味。</p>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倘若女人或一位母親,其實都需要出走,那麼 1970 年代的梅英只能走到離家幾公里內的密屋,而清茂騎著腳踏車並不困難地一探究竟;2000 後的媽媽具備了開車、航班劃位等更多元的交通技能,不需要外力協助也就無需交代,走得更靜也走得更遠,我和弟弟極其困難地欲辨認母愛,而我們終究追不回這位媽媽。
Thumbnail
倘若女人或一位母親,其實都需要出走,那麼 1970 年代的梅英只能走到離家幾公里內的密屋,而清茂騎著腳踏車並不困難地一探究竟;2000 後的媽媽具備了開車、航班劃位等更多元的交通技能,不需要外力協助也就無需交代,走得更靜也走得更遠,我和弟弟極其困難地欲辨認母愛,而我們終究追不回這位媽媽。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爸,我屢次假記憶魔術召出你,是想將你牢牢記下,或反覆以我的意識增修刪改你,到最後,你會不會成為一個我永遠記得,卻半點都不真實的人?我懷疑我的記憶,勝過懷疑你。
Thumbnail
爸,我屢次假記憶魔術召出你,是想將你牢牢記下,或反覆以我的意識增修刪改你,到最後,你會不會成為一個我永遠記得,卻半點都不真實的人?我懷疑我的記憶,勝過懷疑你。
Thumbnail
近來的經驗都跟記憶有關。 昨天回家看媽媽,覺得媽媽說話的詞彙變多了,除了聽力沒有很好,但用寫字都能溝通,自己好奇媽媽有些記憶退化了,但字都看得懂,也會常提起阿嬤。 日前趁著開學前帶媽媽去野柳走走,似乎也連接了她某些的記憶,感覺當時媽媽的神情跟氣色都明顯的轉化了。 昨天回家再跟媽媽坐在一起,除了跟她匯
Thumbnail
近來的經驗都跟記憶有關。 昨天回家看媽媽,覺得媽媽說話的詞彙變多了,除了聽力沒有很好,但用寫字都能溝通,自己好奇媽媽有些記憶退化了,但字都看得懂,也會常提起阿嬤。 日前趁著開學前帶媽媽去野柳走走,似乎也連接了她某些的記憶,感覺當時媽媽的神情跟氣色都明顯的轉化了。 昨天回家再跟媽媽坐在一起,除了跟她匯
Thumbnail
近年媽媽在敘述事情已經退化很多,有時想要什麼東西,會一直嗯嗯啊啊的說不清楚,已經九十幾歲的媽媽,耳朵也重聽,所以回家看媽媽要溝通有時需要透過書寫。 疫情這兩年,媽媽都在家中,於是希望趁自己開學前,帶媽媽出去走走,因為疫情仍需注意,因此想說帶媽媽去空曠的地方,主要還是去透透氣。 我說:會壓,妳呢?
Thumbnail
近年媽媽在敘述事情已經退化很多,有時想要什麼東西,會一直嗯嗯啊啊的說不清楚,已經九十幾歲的媽媽,耳朵也重聽,所以回家看媽媽要溝通有時需要透過書寫。 疫情這兩年,媽媽都在家中,於是希望趁自己開學前,帶媽媽出去走走,因為疫情仍需注意,因此想說帶媽媽去空曠的地方,主要還是去透透氣。 我說:會壓,妳呢?
Thumbnail
由小說躍上螢幕的影視作品很多,原著被改編的幅度比例各有不同,全片劇情內容彰顯「選擇、勇氣、矛盾、新生」的主題,從第一集起猶如背後靈的老爸默默陪伴著家人,不時以溫柔的叨唸對白表達對家中三個女兒的陪伴。而我們在天之靈的親人,或許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你我左右…
Thumbnail
由小說躍上螢幕的影視作品很多,原著被改編的幅度比例各有不同,全片劇情內容彰顯「選擇、勇氣、矛盾、新生」的主題,從第一集起猶如背後靈的老爸默默陪伴著家人,不時以溫柔的叨唸對白表達對家中三個女兒的陪伴。而我們在天之靈的親人,或許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你我左右…
Thumbnail
時光流逝,曾經的春青暴衝,遺憾失落,傷心痛苦,什麼都過去了。沒什麼好說的,不用說都懂。 媽媽靠著自己的大姐坐在樹下,她驚濤駭浪追求過的愛情與夢想,滾滾而逝,不再有騷動。 原來歲月真的能夠撫平傷痛嗎?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嗎?如果忘不了,如果痛不好,那就再等十年,十年後就不痛了。
Thumbnail
時光流逝,曾經的春青暴衝,遺憾失落,傷心痛苦,什麼都過去了。沒什麼好說的,不用說都懂。 媽媽靠著自己的大姐坐在樹下,她驚濤駭浪追求過的愛情與夢想,滾滾而逝,不再有騷動。 原來歲月真的能夠撫平傷痛嗎?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嗎?如果忘不了,如果痛不好,那就再等十年,十年後就不痛了。
Thumbnail
「有些事情能夠忘記就不要想起!」我要說的不是什麼「不要想太多」「你要忘記那些事才能往前」這種在心裡有傷的狀態給人的勸告,也不是那種遺忘歷史曾經帶來的那些教訓!「記憶」這個功能留給需要留在心底的,其他不是太重要的事,忘記了就忘記了。記憶和時間一樣,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想專注也想關注的事情上就可以了。
Thumbnail
「有些事情能夠忘記就不要想起!」我要說的不是什麼「不要想太多」「你要忘記那些事才能往前」這種在心裡有傷的狀態給人的勸告,也不是那種遺忘歷史曾經帶來的那些教訓!「記憶」這個功能留給需要留在心底的,其他不是太重要的事,忘記了就忘記了。記憶和時間一樣,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想專注也想關注的事情上就可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